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人物

徐凤仙

[公元1922年-1991年]

徐凤仙为[公元1922年-1991年]

  徐凤仙(1922~1991),女,小名水清。浙江宁波人。著名甬剧演员。3岁丧父,5岁随母学滩簧。民国18年(1929年),拜著名艺人柴彬章为师,唱四明南词。民国20年,又师从张德元,改学宁波滩簧。民国24年,参加甬江歌剧班,改艺名徐凤仙。民国26年后,在宁波兰江戏院演唱《双落发》、《卖草囤》、《游码头》滩簧戏。演唱腔圆宇清,表演优美,在宁波乡村一带颇有声誉。民国31年春,应邀来上海皇宫剧场参加改良甬剧的演出,先后演出《孤女魂》、《金生弟》、《华姐》等剧目。把沪剧、锡剧和四明南词的曲词融合在演唱中,突破滩簧戏的陈旧唱法,为开创甬剧“新基本调”奠定基础,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贺显民合作,在唱腔上将原来定弦2~6音的老板胡,改为5~2音的二胡,加强唱腔的旋律性。同时取消幕表戏,采用剧本制,制订演出制度,提高演出质量,使甬剧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1950年5月,建立凤仙甬剧团,率团到杭州等地上演《小二黑结婚》和《毒》,演出相当成功。1952年与贺显民一起对甬剧音乐改革进行探索,引进西洋乐器伴奏。次年,凤仙甬剧团与生生甬剧团合并,改名凤笙甬剧团,在上海皇后剧场演出。
  1955年,徐凤仙加入堇风甬剧团,在舞台上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尤以《半把剪刀》中的陈金娥,演得栩栩如生,得到观众赞扬。1962年3月,堇风甬剧团赴北京演出《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剧目,-、周扬、夏衍等观看演出。凤子、陈刚等戏剧家撰文对徐凤仙的表演给予很高评价。
  “文革”中,徐受-离开舞台。1976年后奔走于上海与宁波间,为培养甬剧青年演员积极工作。1979年10月,应邀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5年,参加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热烈欢迎。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