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上海>

杨奇逊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杨奇逊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杨奇逊(1937.10.30- )上海市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2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从事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特别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可靠性、微机保护算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等方面贡献卓著。独创性地解决了特大电阻接地故障距离保护这一世界级重大难题;他是中国第一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发明人,也是中国第一套成套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发明人。主持承担了“七五”重大科研项目50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发明创造以及推广应用使得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历史跨过了集成电路时代,直接进入微机应用时代。1994年创办四方公司并首创采用总线不出芯片的单片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能,并且将90年代国际上最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运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使其不再只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装置,而成为整个电力系统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智能单元,大大节省了变电站的占地成本和电缆敷设成本。1995年率先提出面向间隔的设计思想和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并率先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关键的通讯技术问题。大幅度降低了变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变电站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引领了变电站设计重大技术变革的新潮流。新一代微机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以其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很快迫使国外大公司退出了中国市场。
  作为教授,杨奇逊任教50多年,培养了大批本、硕、博学生。编著出版了 《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该书被国内高校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通用教材,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994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相关院校: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