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无为人物

胡竺冰

[公元1894年-1940年]

胡竺冰为[公元1894年-1940年]

  胡竺冰(1894~1940),名可之,字铸侬,出生于无为县白茆洲冒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乡村私塾,民国4 年(1915 年),他以突出的成绩考入当时安徽省安庆法政专门学校。
  民国7 年,胡竺冰在法政专门学校毕业,投身于“六·二”-和反对军阀的贿选斗争,并创办了《清议报》,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坚决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民国12 年返回家乡创办了“青年读书会”,传播革命真理。民国13 年夏,他又会同高莫适、李庶人等人在“青年读书会”的基础上创办了“私立义务小学”,专门吸收贫苦子弟入学。
  民国16 年3 月,北伐军第七军三师进军无为,成立以胡竺冰为主任委员的“无为县临时行政委员会”。接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他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残酷-。家被抄,门被封,胡竺冰-离开无为。
  民国17 年夏,胡竺冰经中共组织介绍至桐城县浮山中学。他与黄镇、郑曰仁等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中共安徽省委委员王步文在浮山中学隐蔽5 个多月,创建了当地的党、团组织,开展农-动,将革命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社会科学概论》等马列著作引进学校,还将王步文主编的《血花》报等刊物推荐给革命师生。
  民国18 年春,胡竺冰到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为党组织做宣传和联络工作。在交大工作时,他继续从事反帝反蒋拥共活动,并先后参加中共 组织的社联、左联和世界语学会等革命团体,与鲁迅、沈钧儒等时有来往。
  民国19 年12 月,无为县六洲-失败后,张恺帆等人遭到通缉,先后转至上海,胡竺冰设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利用各种条件保护他们,他用尽了所有积蓄,不惜卖掉御寒衣服,以致积劳成疾,自己患上严重的胃病和肺病。
  民国26 年“芦沟桥事变”后,胡竺冰抱病再返无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张恺帆、桂蓬等人从国民党监狱出来,胡竺冰把他们接到胡家瓦屋居住,调养他们在狱中历尽折磨的身体,一起研究抗日救亡工作,组建“抗敌后援会”、“青年救亡协会”等抗日组织。
  民国27 年,赴六安参加安徽省抗日动委会文化委员会工作,并与中共在大别山的联络处以及新四军四支队保持着频繁接触。同年10 月,通过安徽省动委会进步人士的举荐,胡竺冰接任无为县县长。胡竺冰接任县长时,安排胡德荣、吕惠生等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县政府工作,为新四军筹集大批物资和经费;组织以原常备队二中队、七中队为骨干的人民自卫军,将其中优秀青年和武器弹药全部移交给新四军;重新组建了无为县抗日动员委员会,领导全县的抗日救亡工作。由于胡竺冰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遭到了安徽省国民政府内-势力的憎忌攻击,上任仅20 天就被撤换。
  民国29 年,胡竺冰在国民党当局的-下,身患重病,在送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医院治疗途中逝世。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