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桐城人物

苏拓夫

[公元1905年-1942年]

苏拓夫为[公元1905年-1942年]

  苏拓夫(1905--1942) 原名苏贯中,出生在安徽省桐城县石溪街,父母早亡,幼时在亲朋资助下读过几年私塾。因目睹旧社会的黑暗,愤愤不平。他发奋读书,又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1926年秋,他去武汉中央农-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回桐城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桐城地区早期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共桐城浮山区区委委员,桐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桐城、庐江县做地下工作,发起了高河埠民众“闹米荒”的斗争,遭国民党通缉,先后两次被捕入狱。1933年被派往铜陵县开展工作,任铜陵县委书记,曾发动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抗租抗息,为发展党组织作出了贡献。后因组织部长叛变,党组织遭破坏,便转至青阳县境内,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他主动设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中共皖南特委领导下,积极从事青阳地方党组织的重建活动。在任中共青阳工委副书记期间,很快开展了青阳地下党工作、-工作,使青阳的抗日运动出现令人鼓舞的局面。1939年1月被派往新四军军部学习,8月,调任繁昌县委组织部部长,秋,他创建了大小洲游击队(30多人),组建了沿江游击队(20多人)。1940年2月调任泾、旌、太县委书记。皖南事变后,右臂膀受伤致残。1941年7月再次调到繁昌,任繁昌敌后县委书记。他受任于危难之际,在斗争极其尖锐、情况错综复杂的敌后,经常风餐露宿,历经艰险,为恢复和创建敌后党组织及民主政权,作出很大贡献。1942年元月初,他在鸭棚嘴主持会议,突遭敌袭。在危险时刻,他独自一人去给县委其他成员送信,不幸在路上与土顽汪惠泉部遭遇。由于叛徒指认,当场就被-,在他的0和大腿上连刺三刀,左耳也被割掉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割下挂在耳根上,他浑身是血,令人目不忍视,随即被押往泾县监狱。敌人百般折磨他,但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共产主义信念。1942年7月11日在南陵县八都何村英勇就义。 经历历史事件:

皖南事变 (公元1941年)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