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唐山人物

王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王德民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王德民(1937.2.9-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同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曾任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独立推导出取代“赫诺法”的地层测压计算公式,命名为“松辽法”,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上个世纪70年代,发明了一整套偏心配产配注工艺,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六分四清”分层注采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1979年至1985年,提出并组织了以转变采油方式为核心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采油”系统工程以及”5000万吨10年稳产工艺规划”,针对难于开发的表外储层等薄差油层,发明了限流法压裂改造油层工艺技术,使大庆油田增加可采储量6亿吨,为持续高产稳产做出了杰出贡献;1986年至2000年,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面临的问题,提前开展了提高采收率的室内和现场试验,首次提出了粘弹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大幅度提高了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并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了注聚合物后出现的地面流程不适应和井下管柱严重偏磨的若干难题,建成了世界上应用聚合物驱油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工艺最先进的三次采油生产基地,使大庆油田5000万吨年产量连续稳产了27年,创出了世界同类型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效果最好的佳绩;21世纪以来,致力研究的泡沫复合驱、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新工艺,目前已投入应用性试验。由于在油田开发方面的开拓性贡献,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24项。享誉国际石油论坛,荣获了世界石油工程师学会(SPE)“杰出会员奖”和“提高采收率开拓奖”,并被授予“终身会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获7项国外专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译作5部。200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