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人物

李永深

李永深为

  广州美术学校教授、研究生导师谢伦和在李永深作品集《山鸣谷应》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永深先生是位能耐寂寞与孤独的画家······永深先生不慕名利,寂寞地、真诚地作画,深信他在艺术天地里能迎来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李永深出生在荷塘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小酷爱书画。因地处农村,书画方面的资料很难找到,更不用说有老师指点了,自学之路举步维艰。因此,他每逢进城第一件事便是逛新华书店,见到喜爱的书,不管当时条件多么艰苦,总要把书买回来。工余饭后,李永深总是废寝忘食,像是着了魔一样阅读。
  学画入门易,但艺无止境,要成为真正的画家是难事。由于他从未进过美术学院,也未经专门训练,走自学之路只能以造化为师,以大自然为友,寻思、实践、探索,摔跤走弯路,跌倒又爬起,其中滋味不言而喻。为提高创作水平,李永深多次赴湘西、张家界、泰山、黄山等地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古今贯通,中西融合,曾跑过多少路,爬过多少山,看过多少书,吃过多少苦,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速写本是李永深创作的源泉。无论在哪里,只要灵感一来,不管是风景还是人物,他都要在速写本上把它记下来,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有时他也给农村老大娘画像,她们都觉得画得不错,后来便有人出钱请他去画,三元、五元不等。初次尝到画画挣钱的甜头,李永深不亦乐乎,慢慢地竟把画画当成了职业,经常背着画夹走村串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至后来周边地区的供销社请他画大型广告画,给各大队部画毛主席像,一时间名声大震,成了方圆几十里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他的名气逐渐传到了当时的涟源县城,被县文化馆领导发现,通知他去参加县文艺创作学习班。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他的美术作品入选了当时的县、地、省美术展,并列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得以有机会多次赴长沙、广州等地参观全国美术作品展,欣赏名家名作。1987年,李永深被市文化局录用,安排在市文化工艺美术厂上班,后来调市湘剧院搞舞台美术,从此走上了专业创作之道,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艺术创作。经过学习和取经,李永深的创作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品相继在国内外展览、发表和获奖,多件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所收藏,艺术作品集《山鸣谷应》获得了各方好评。
  李永深平日少言寡语,深居简出,长年专注于艺术创作。艺术都是相通的,除画画外,李永深对民间剪纸艺术尤有兴致。他的剪纸作品《摇钱树》、《西湖借伞》两次进入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新春》作为1981年第一期《新湘评论》的封底,入选《中国当代剪纸家》和《中国书法百杰》邮政明信片。李永深对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作品很有自己的特色。
  李永深自谦道:“丹青不知人已老,弹指间已届古稀,搞了几十年书画,虽积稿满籯,却无几件满意之作,心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