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人物

曾毅之

[公元1906年-1934年,革命烈士]

曾毅之为[公元1906年-1934年,革命烈士]

  曾毅之,原名绍南,1906年10月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县沉潭乡庞田村的贫苦农民家庭。
  曾毅之从小就养成了同情弱小、不畏-的倔强性格。1922年,他在南乡西塘寺读高小时,同学们曾要求校长撤换阻挠学生参加反帝-的教师杨泽唐。不料校长反诬学生“闹事”,扬言要开除王泰安等同学。曾毅之得知后义愤慎膺,立即带领全班同学涌进校长室,提出严正的质问,终于迫使校长将杨泽唐解聘了事。1923年,有一次县督学卢一更来学校视察,在训话时说什么五四运动是青年“闹事”的运动,反教会是学生“不安本分”等。这事激起他和同学们的无比气愤,他当即与20多名同学退出会场,以示 。这天晚上,他还将学校用来招待卢的一只蒸鸡浇上煤油,弄得卢不欢而去。
  同年秋,曾毅之高小毕业,考入长沙育才中学。在校期间,他是学校-的积极参与者。1924年夏,他按照学校党组织的部署,回乡作了一个假期的农村社会调查,受到了党组织的好评。返校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曾毅之毕业回家,应聘到庞田小学任教,并从事秘密发展农会会员的活动。北伐军进驻醴陵后,他当选为南二区上半境第八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积极开展农会工作。为了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他和曾道一带领农会会员到地方豪绅家清仓,造册登记,并将这些余粮用来对缺户进行调剂和平粜,保证了农民群众度过1927年春荒。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曾毅之调任南三区区委委员,在熊家塘的屈子冲(区委机关所在地)一带秘密从事组建农民武装的斗争。9月,他调任南三区区委书记。当时,土豪劣绅在反动军阀的支持下,飞扬跋扈,十分嚣张,到处捉拿革命群众。11日晚,他按照县委部署,亲率农民武装30余人,将罪恶累累的大劣绅刘巽生、丁宴汤处决。不久,南三区的武装扩展为游击营,有枪100余支,各乡也建立了共近万人的赤卫队,并在清水江的龙塘日夜赶制梭镖、大刀、“雷大炮”等武器。1928年初,他带领全区3000多名农民武装,配合各路农军,两次攻打县城。在此期间,他还应约同高小同学、“清乡队”头目张际泰举行谈判,责令张际泰把枪交出一部分给农民;不干涉农民对土地的分配。张际泰不接受条件,反而纠集两万多人的军队“进剿”南三区。曾毅之率领游击队和赤卫队将张际泰打得狼狈逃窜,缴枪10多支。1928年4月,国民党当局调集两万多人的军队对醴陵苏区实行血腥的-,大批农会干部被杀害了,形势迅速恶化。他转移到萍乡、攸县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11月,他率游击队200余人打回醴陵南乡,镇压了泗汾“挨户团”主任刘锡图。但不久,游击队在船湾的牛角塘遭到罗定部的围攻,队伍被打散。他又只身转移到军山冲曾远环家隐蔽,然后去江西莲花一带,寻找党的组织。
  1930年10月,曾毅之受湘东特委的派遣,来到攸县主持党的工作,并被任命为中共攸县县委书记。1931年6月,他调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在他当县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新的工作方法,其内容主要有︰一、各乡均建立列宁室,组织列宁主义研究组、白区工作研究组、反帝工作研究组,学习研究列宁工作作风;二、各机关、支部都办墙报,开展编墙报、读墙报活动;三、各机关、部队建立读书班,开展读书活动,特别是为红军家属耕田砍柴;四、开展革命建设活动,各区委、支部都成立竞赛委员会或竞赛组,在一段时间内,定出几项党内和党外的工作,制订竞赛。到期后,必开会议,评论优劣;五、建立轻骑队(即纪律检查组),检查各机关、部队、支部执行纪律情况,以克服官僚习气、消极怠工和享受腐化等恶劣现象。1932年3月湘赣省委部署苏区的永新、吉安、茶陵等11个县,就党的建设、扩大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各项群众工作的三个月竞赛活动期间,他领导的茶陵县各项工作均名列前茅,特别是发展党的组织,超额完成任务,被评为第一名。
  这年6月,湘赣省委又部署用7月到9月共3个月时间,开展内容为扩大红军与拥军工作,扩大与整理地方武装工作,积极向外发展与建立党在白区 中的工作,领导苏维埃建设运动与执行各种法令,加紧党的建设运动与巩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工会运动、反帝运动和妇女工作等8个方面的竞赛,并规定每项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他回县后,立即发动干部群众制定各项措施,很快掀起了区与区、乡与乡、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竞赛热潮。在湘赣省委10月份评比中,茶陵县发展党组织工作列第一,扩大红军和群众工作列第二,扩大整顿地方武装列第三,发展苏区列第四。综合各项工作作总的评判,茶陵居第一,被誉为模范县。这时,湘赣省军区将茶陵地方武装组建新编独立第三师,他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仍主持茶陵地方工作。不久,新编独立第三师编入红八军。
  1933年6月,曾毅之却被湘赣省保卫局以“AB团”分子的罪名被逮捕。原来,他在来茶陵前,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分子执行“肃反”扩大化,使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中一些负责同志先后被错杀,搞得人心惶惶。他来茶陵以后,曾在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会议上,严正地提出搞“肃反”必须实事求是,慎重从事,不准搞逼供,不得随意抓人,更不得随意杀人。正由于他敢坚持原则,在茶陵县基本上纠正了乱捕乱杀现象,保护了一批革命同志;但也冒犯了省委一些坚持错误路线的人,有的批评他“右倾”,有的甚至说他是“-的同伙”。入狱后,在审讯中,曾毅之一再申辩自己既不是“AB团”分子,也没有同情-,只不过坚持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德——实事求是。1934年8月,红军开始长征前夕,他与其他7位同志同时在永新县牛田惨遭杀害,时年28岁。
  1951年,中央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湘鄂赣分团负责人谭余保,奉党中央指示,主持为曾毅之的冤案平反昭雪的工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张茂信 (1906~1935)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周玉麟 (1906~1928) 山西省晋城市
张锡瑗 (1906~1929) 北京市房山区
张锡龙 (1906~1933)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
朱子和 (1906~1927)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
周安灿 (1896~1934)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张经伟 (1888~1934) 湖北省天门
张天松 (1909~1934) 革命烈士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
张洪万 (1900~1934)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赵宝成 (1902~1934) 革命烈士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
颜文斗 (1909~1934) 安徽省合肥肥西县
+ 更多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