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人物

朱继懋

朱继懋为

  朱继懋教授,1937年生,浙江绍兴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历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84年被国务院特批为教授,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4年荣获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1977年以来共获个人嘉奖16次。1986年以来任中国造船学会潜水器和水下工程学组组长。朱继懋教授长期从事潜艇、潜水器及水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是我国最早从事深潜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被著名深潜专家肖夫斯塔教授和许吕德教授等国际同行誉为"中国深潜之父",为我国深潜和大洋深水技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朱继懋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授,也是忠于祖国的知名科学家。他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从教40余年来始终全身心致力于我国深潜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所培养的30余名中外博士生、博士后在各自岗位上都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他的主要论著有《深潜器设计特征分析》、《深潜器设计的比重量分析法》、《潜水器自航模的操纵性研究》、《内破裂问题的计算预报与理论分析》、《用二相流理论来求解高压试验的内破裂问题》、《潜水器设计的CAD方法》、《潜体在多边界水域运动时的惯性力研究》、《潜水器设计》等10余本论著,其中《潜水器设计》是目前我国深潜器设计、开发、研究工作者的主要参考书之一。他非常注重学科和梯队建设,在他的引领下,建立了高水平的水下工程研究所,成功地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学校培养了一支理论水平高,科技研发能力强的技术梯队,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声誉。朱继懋教授带领着这支团队始终活跃在国内外深潜研究前沿,1982-1983年应骋为西德国家GKSS研究中心研究教授,1986年国际(MTS)海洋技术协会兼ROV委员,2002年起被选为国际水下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之一。
  朱继懋教授是我国深潜器及水下工程应用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潜艇与深潜器、大洋矿产资源开发关键设备、水下技术与工程等方面均具有突出贡献。朱继懋教授是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艇总设计师,提出"深潜器设计的比重量分析法"为潜水器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用遥控自航模试验替代全尺度飞艇模拟试验,既缩短试验周期又节省了费用。该成果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朱继懋教授主持研制的深海拖曳观察系统,使用图像压缩实时显示和数字传输技术,解决了电视信号在深海同轴电缆中传输的难题,在太平洋矿区筛选海底调查中为我国深海矿区取舍起了关键性作用。该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继懋教授主持完成了"浅海海底管线电缆检测和维修装置"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该装置采用两台首尾全回转推进器的设计,解决了装置自动跟踪管线和定位的难题。装置用缩尺1/8的船模模拟在风、浪、流作用下装置的各种操纵运动、管线跟踪、动力定位等智能控制运动试验。该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朱继懋教授主持国家十五专项课题"深海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及其后续的研制工作,其研究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朱继懋教授率先研制了MG-1型海缆埋设系统,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间大容量海底光缆(中日光缆)中方侧90公里的敷设,并产生很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并相继完成了ML-01、ML-02、ML-03海底电缆埋设系统及MP-01水下电动挖沟敷管系统的研制,自主开发了基于虚拟作业状态监控和海底管线、埋设机拖体与作业船配合的综合导航系统。这些埋设系统已先后完成了上海至嵊泗海底电缆埋设、崇明至长兴岛海底动力缆埋设、海南东方市油气管道的敷设等3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其中ML-02系统埋设电缆228公里,经济效益就达4213万元,获200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继懋教授主持完成的"浅海海底管线电缆检测和维修装置"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采用两台首尾全回转推进器的设计,解决了装置自动跟踪管线和定位的难题,该装置用缩尺1/8的船模模拟在风、浪、流作用下装置的各种操纵运动、管线跟踪、动力定位等智能控制运动试验,该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2000年主持完成了"深海潜网设备和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在模拟试验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潜网的设计参数,为国产深海潜网网架的制造、锚链系统设计和现场安装提供了方案,解决了在我国海域潜网养殖技术的装置及其抗风浪关键问题,同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五"国家重点推广的"863"产业化项目并获国家专利。
  2006年4月起,朱继懋教授任总设计师主持我国海底极限深度ROV的研制工作,这一任务的完成将使我国的深潜技术达到世界新的高峰。
  虽然朱继懋已过古稀之年,但以他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工作状态,和他的合作者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深潜事业开辟着一个更为宽广空间。
  同年(公元1937年)出生的名人:

黎昌履 湖北省武汉黄陂区
吕勇哉 浙江省嘉兴桐乡市
陶伯钧 (1937~2009)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
华宇清 浙江省宁波慈溪
胡景耀 浙江省宁波慈溪
+ 更多公元1937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