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滨州市> 邹平人物

赵炳睦

赵炳睦为

  赵炳睦,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山东省济南市邹平县人,中共党员,初小文化,1953年参加工作。曾任怀柔县益民铁业社职工、怀柔县农机厂钳工、一车间工改组组长、修理班班长。时任怀柔县农机厂一车间工改组组长。
  赵炳睦在工作期间,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注重技术革新,始终为试制农业机械及厂内各项技术攻关努力工作,为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做贡献。1958年怀柔县委要求做一台矿石粉碎机,这一任务交给了赵炳睦。对矿石粉碎机他从来没有见过。在没有现成图纸、没有规格材料的情况下,他和几位工友边画图边算尺寸边制作,没有规格钢材,就用废道轨代替,经过八昼夜的苦战和反复改进,终于制造出了矿石粉碎机,一天能粉碎8吨矿石,提高工效近百倍。清华大学、北京市丰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云南省等地都来参观学习,给予很高评价。
  赵炳睦任怀柔农机厂一车间工改组组长期间,开动脑筋大搞技术革新,在支援农业、试制农业机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和同事一起先后成功地进行了抗旱水罐、水箱、机引平地耙、山地犁、105型割晒机、切脱机、铡刀机、脱粒机、饲料粉碎机、中耕施肥机、四行小麦播种机、改进式八行播种机等十几项技术革新项目。为了实现拖拉机修理、旧件修复、新件制造三条线,加快农机修理速度,他带领全组同志大搞革新,仅1977年,他和同事一起就进行了曲轴金属喷镀、支种轮磨和田,后桥磨合器,拖链轮轴拆装台、大梁液压铆钳等六项重大革新,效果显著。如后桥磨合,之前是装好引擎开车磨合,发现问题再拆下引擎修理,装卸一次就得两个人干两天。有了后桥磨合器,不再用引擎磨合,大大节约工时。又如拆卸拖链轮轴,过去四个人用大锤砸,用四个小时,拆下来的轴绝大多数报废,现在有了拆装台,两个人用几分钟就能拆下来,提高工效40多倍。而且拆下来的拖链轮轴还可以修复再用,这样不仅解放了重体力劳动,加快修理速度,而且降低修理成本。铆一台拖拉机大梁,过去十几个人干一天,质量还不好,革新成液压铆钳后,四个人半天就铆完一台拖拉机大梁,提高工效7倍,而且质量非常好。他发明的“液压式镗孔机床”在1979年顺利投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他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有力地推动了怀柔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959年,赵炳睦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1965年评为北京市农业先进生产者,1979年被评为北京市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劳动模范,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