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张振山

[公元1903年-1930年]

张振山为[公元1903年-1930年]

  张振山,字应川,1903年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县(今临汾市)韩村。1919年考入临汾县省立第六中学,曾参加临汾学生声援北京五四-的--活动。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书籍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刊、党报以及其它进步书刊纷纷传入临汾。1923年,在临汾山西省第六中学就读的张振山联络进步同学,先后创办了《新声周刊》《新镜》等进步刊物。1924年寒假期间,张振山又创办了“新新书社”,经销《响导》《新青年》《中国青年》《中国农民》和《民国日报》报刊等。张振山还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积极探索革命真理。但当时由于-在晋南地区流行,张振山在思想上也受到-的影响。
  1924年12月,中共太原支部书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傅懋恭(彭真)到临汾开辟工作。傅懋恭到临汾后,住进“新新书社”,同张振山等人深入交流,向他们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并就青年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开展讨论。经过傅懋恭耐心细致的工作,张振山排除了-的影响,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春,张振山赴太原向傅懋恭汇报临汾-情况和自己的思想变化,在太原由傅懋恭介绍加入共青团,并根据共青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指示,返回临汾组建共青团临汾支部。张振山返临后,在省立六中秘密发展徐亚桑、高琦、高珠、杨一木、段家绂、张希骞、张德含、王枫宸、高翔千(女)、席海全等先进青年加入共青团,并于1925年春成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临汾支部,从干部上为中共临汾地方组织的诞生做好了准备。
  1925年6月初,五卅运动席卷全国,张振山​​召开共青团临汾支部紧急会议,作出发动、组织临汾各学校学生-的决议。他带领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在学生的影响下,各界人士和一些手工业者也积极投入这一斗争,极大地激发了临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热情。
  1926年春,经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张振山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不久,又吸收徐亚桑、李少卿、段家绂、刘临科等人入党,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临汾支部。张振山担任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于同年7月领导临汾城乡人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张振山在《新声周刊》上撰文揭露阎锡山当局征收“富户捐”的反动实质,并带领党员和团员深入临汾周围的吴村、金殿、大阳等集镇沿门串户,发动群众。在张振山领导下,临汾支部秘密举办了三期农运训练班,培养抗捐斗争的领导骨干,相继成立了区、乡、村农民协会。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反抗。烈日当头,张振山带领几千名农民群众冒着酷暑到临汾县政府,高呼“我们穷人不出富户捐”的口号,抗议捐款征税。群情激昂,迫使当局放弃了向穷人摊派“富户捐”的要求,已经收取的如数退还。抗捐斗争取得了胜利。
  声势浩大的抗捐斗争,造就了一批先进分子,为中共临汾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王权五、亢玉兰(女)等人就是在此期间由张振山等吸收入党的。不久,景仙洲、秦金榜、雷荣时、杨一木、杨子珍、赵志英、李耀庚等人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党员队伍的扩大,急需建立健全党的领导机构,支部这一组织形式已不适应斗争的需要。1926年秋冬,在张振山主持下,中国共产党临汾县第一次党员大会在汾河以西的界峪村秘密召开,会议按照中共四大通过的党章,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临汾地方执行委员会,研究了党组织在临汾的具体工作方针和行动纲领,作出了《关于在临汾开展-和农民运动的决议案》。临汾地委下辖市面支部和农村支部张振山。担任地委书记,同时兼任市面支部书记。大会还决定成立共青团临汾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也由张振山担任。
  中共临汾地委成立后,张振山等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临汾县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春,阎锡山当局为阻止北伐军入晋,命令晋南镇守使丰玉鹏征夫3000余人,加固临汾城墙,挖掘护城壕沟,广大民众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张振山等深入城壕工地,一面做工,一面宣传发动,组织罢工。2月26日,临汾城民工举行总罢工,广大民夫肩扛铁锹镐头,高呼“打倒军阀”、“反对强迫民夫挖城壕”的口号,沿街-,罢工取得胜利。通过反挖城壕的罢工斗争,党组织在农村群众中扩大了影响,树起了威信。在张振山等人的领导下,临汾县农民运动蓬勃展开。1927年上半年,全县有农民协会近百个,会员发展到10000余人。
  在张振山的领导下,中共临汾地委又同阎锡山管辖的临汾县政府展开了争夺区级领导权的斗争。1927年春,在临汾反动当局搞的所谓“民选区长”竞选中,中共临汾地委将计就计,巧妙斗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投票。临汾地委提出的李吉轩、李少卿、李耀庚、王权五等区长候选人,分别当选为临汾县一、三、四、五区的区长,成功地使全县五个区中四个区的领导权掌握在共产党员手中。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阎锡山于同年夏在临汾、太原等地缉捕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笼罩着古城临汾。张振山主持召开中共临汾地委紧急会议,决定张振山、张德含、亢玉兰(女)等地委负责人和高翔千(女)、杨子珍等党员经永和县过黄河转移至陕西;临汾地委其他负责人转移到乡下隐蔽。同年6月,张振山、张德含、高珠、高馥宇、杨子珍在永和县黄河边被捕。在张振山的掩护下,亢玉兰、高翔千化装为姐弟走脱。1928年3月,张振山被押往太原地方法院监狱。张振山和战友们在狱中进行了-斗争,后被转送陆军监狱。在陆军监狱,他带领难友读书学习,咏歌赋诗,锻炼身体。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百般折磨,张振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得到的只是“不知道”三个字。1930年2月,在山西省党组织的营救下,张振山出狱,后被安排到河南开封南汉宸处做地下工作。同年3月8日,他在开封难民收容所再次被捕。11日,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来源:中国军网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