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张汉俊

[公元1906年-1928年]

张汉俊为[公元1906年-1928年]

  张汉俊,又名张育顺,化名李大德,1906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黄家寨。1924年张汉俊在西安第一农业职业学校读书时,深受进步老师赵葆华器重,后被选派到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返回陕西。
  1927年1月,张汉俊被党组织派到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工作。2月初,他与江雄风奉命去户县解决宋村民众与当地驻军的冲突,深受民众支持。中旬,中山学院召开筹备大会,决议成立招生、事务、教育三个委员会,张汉俊被推选为校招生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委员会委员。这时,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又积极协助史可轩、李林、邓希贤(小平)、许权中等筹备中山军事学校。5月开学后,张汉俊任第二大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主要担负军事技术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他言传身教,带领学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
  7月,冯玉祥电令中山军事学校与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队合编,由史可轩率领,开赴河南,妄图消灭这支革命武装。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计就计,同意该部离开西安,但绝不出潼关。中旬,张汉俊随部队由西安草滩乘船东下。30日,史可轩被富平美原镇驻军田生春杀害。部队一时群龙无首,反动分子大肆煽动,有的乘机离开部队。张汉俊与其他共产党员干部一起,拥护许权中为总指挥,维护了部队的团结与统一。几天后,部队暂时接受冯子明改编,番号是暂编第三旅,移驻临潼关山镇,许权中任旅长。部队内部决定取消中山军事学校名义,改编为教导营,高致凯任营长,张汉俊任副营长。不久,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成立旅党委,高文敏任书记,张汉俊与许权中、杨晓初、高致凯为委员。张汉俊一方面积极协助高文敏、高致凯做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部队遵守群众纪律,发现并培养积极分子,努力扩大党、团组织;一方面配合许权中从严训练部队。每到一地,张汉俊与其他同志积极向群众宣传,并主动承担招兵、训练、警戒等任务。然而,潜伏在部队内的特务分子与反动势力内外勾结,妄图杀害许权中,进行-暴-动。张汉俊与其他共产党员协助许权中断然处死了国民党特务惠介如,驱逐了一些反动分子,粉粹了敌人的阴谋。部队进驻洛南县三要司镇后,在旅党委的领导下,张汉俊参与了部队内部整顿工作,撤换了一批不称职或思想落后的下层军官,提拔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担任基层领导工作,并在驻地向农民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农民协会,惩办土豪劣绅。
  1928年4月1日,中共陕东特委成立。为了加紧培养渭华地区农民武装骨干力量,从渭南、华县选派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去许权中旅受训。许旅派遣张汉俊与其他几位同志负责军训,将三四十名受训人员编为一个新兵连,带到三要司东边一个小村庄,天天坚持训练。
  月底,军训结束,旅党委指示张汉俊率领这支农民武装开往渭华地区。张汉俊欣然受命。为了行军方便,他将三四十人编为一个排四个班,途经洛南县城,到达县城西北的保安镇。第二天早上赶到秦岭山中的西坪村,准备休息片刻,吃点干粮,突然,号角齐鸣,数百名红枪会员携带大刀、长矛围拢过来,堵住路口。张汉俊十分恼火,急忙率部逼近。守在路口的红枪会员一齐举起刀枪,连声喝问︰“干什么的?站住!”张汉俊镇静自若,不慌不忙地掏出一片纸,递给一个为首的。这个小头目并不识字,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下,犹豫起来。张汉俊瞅准时机,拔出手枪,厉声喊︰“冲过去,挡我者死!”他身后的队员一齐端起枪,威风凛凛地冲过路口。红枪会员无奈,只得让开。这时,红枪会大头目江秃子赶来了,假惺惺地训斥了部下几句,带着笑容向张汉俊赔礼道歉,殷勤地邀他们去附近一座古庙里吃饭。张汉俊一眼看穿了江秃子的阴谋,便将计就计,答应在这里吃饭,但只是命令队员们一律在庙外吃饭,用饭时枪不离手,并在附近派出岗哨,严密监视村中的动静,使江秃子的阴谋未能得逞。
  5月1日晚上,张汉俊率部出了秦岭北麓桥峪口,秘密赶到华县高塘西边的堡子底村。
  张汉俊到达渭华地区后,化名李大德,不顾疲劳,立即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主动要求立即投身渭华农民武装起义的行列。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这支经过训练的农民革命武装于5月2日晚在堡子底集中。张汉俊宣布了革命纪律和行动时应注意的事项,遂率队直奔渭南在西原尤河川王村附近,遇到地主武装毒打一农民,张汉俊大吼一声,开枪击毙一团丁,其余惊慌四逃。队员们奋勇直追,赶散这股敌人。中午,张汉俊率队赶到西原阳郭镇,群众见了自己的武装,个个笑逐颜开,拉着队员们的手,问长问短。
  张汉俊率部配合起义,赶到数里以外捕捉国民党区长李玉林、牛星照,李、牛闻风逃遁,队员们抄了牛的商号,把东西分给群众。5月4日,张汉俊又率领赤卫队参加三张镇群众暴-动大会。他们在群众配合下,闯进伪警察局,收缴0;后又冲进厘金分局,抓获罪恶累累的分局长,押赴大会斗争后并当众处死。接着,张汉俊率队攻击大王庄地主民团,捣毁民团老巢,收缴长枪数支,敌四散而逃。他们又连续作战,攻击地主武装,摧毁敌基层政权,捣毁粮款征收机关,四处捕捉恶差,抄杀恶霸、豪绅,使反动派惶惶不安,纷纷躲逃。他们在捣毁土豪巢穴后,打开粮仓,把存放多年的粮食分给群众。群众深受鼓舞,纷纷拿起刀、枪,加入自己的武装。
  5月初的一天早上,在尤河川的望岗岭,中共渭南县委组织部长何寓础代表陕东特委宣布,这支革命武装正式定名为陕东赤卫队,并授予缀有镰刀斧头的队旗一面。张汉俊与薛自爽分任正副大队长,冯养浩任党代表,下辖三个中队和一个大刀队,全队共有五六十人,直属陕东特委领导。
  陕东赤卫队正式成立后,高举革命义旗,驰骋于尤河两岸,猛烈地打击敌人。5月7日,党组织在尤河川白庙召开群众起义大会,遭到敌冯子明部袭击。张汉俊率赤卫队一部奋力阻击,掩护群众撤退。随后,张汉俊率赤卫队上了塔山,建立革命军事据点,继续开展武装斗争。
  陕东赤卫队移驻塔山后,人数增至100多人。张汉俊等根据战斗、宣传、供给几个方面增设了特务中队、运输队、交通队、参谋处、组织部、宣传部、交通部、油印处和小型枪械修理所。同时将三个中队与大刀队分别部署在半截山灵台寺、清明山、凤凰山和塔山,互成犄角之势;并在二郎庙、半截山、枣刺庵设立两套岗哨,昼夜监视山下的动静。
  面对发展壮大的赤卫队和有着高昂斗志的赤卫队员,张汉俊喜忧参半。他喜的是︰塔山,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山下无数农民的心扉,他们依赖它,关心它,对它寄予无限希望。他忧的是︰这支队伍经过训练的仅仅只有二三十人,大部分人不懂军事常识,缺乏战斗经验,而且还有一股刚刚收编过来的土匪,这些人纪律松弛,觉悟很低,有的还心怀异志,能不能应付新情况呢?张汉俊与其他同志交换意见,制定了训练活动计划。不几天,军事政治训练、革命纪律教育、配合群众开展斗争、建立红色革命政权搞得热火朝天。白天,赤卫队在半截山上设立练兵场,张汉俊言传身教,讲授军事常识,和赤卫队员一起摸爬滚打,练习射击、刺杀、投弹、警戒、进攻和撤退,培养赤卫队的战斗作风。晚上,张汉俊还兼任一部分政治辅导课,向队员们不断灌输革命思想,介绍赤卫队的性质、任务及作用,反复强调革命纪律以及赤卫队与民众的关系,要求全体队员不宿民房,不践踏庄稼,不乱拿群众东西。
  一天,赤卫队在尤河川活动时,一个队员趁夜深人静闯进一家民房,奸污了一个青年妇女。张汉俊闻讯,勃然大怒,立即集合全体队员进行追查,可是无人吱声。张汉俊叫受害者亲属指认。这当儿,他突然发现一个姓申的队员面如死灰,耷拉着脑袋,偷偷向后缩着。他心里早已明白了八九分,立即大声问︰“是谁干下的这缺德事,快站出来!”
  姓申的队员看到受害人的亲属,浑身抖如筛糠,站立不稳,“扑通”跪倒在地,泪如泉涌。
  张汉俊厉声喝问︰“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申某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张汉俊深知申某出身贫寒,作战勇敢。可是,他更知道,在申某的后面还有十几名出身绿林的人正在注视着他呢!他扫了一眼愤怒的众人,痛心地说︰“我们拉起这支革命武装,是为了革命,为了群众,为了消灭军阀、-和恶绅。可是,今天有人竟违反纪律,干出伤天害理的事,败坏我们赤卫队的声誉,大家能容忍吗?成千上万起义的群众肯答应吗?大家说怎么办?”
  “坚决执行革命纪律!”众人一齐回答。
  张汉俊拔出手枪,处决了这个队员。
  1928年5月10日,张汉俊突然接到雷天祥率领百余人的部队,从洛南北出秦岭参加渭华起义的消息,立即赶到高塘镇与他接头。雷天祥原是西安中山军事学校第四分队队长,张汉俊的老部下,战友重逢,分外亲热。雷天祥详谈了受许权中派遣,带队出山的经过。张汉俊热情地介绍了渭华农民武装起义及陕东赤卫的活动情形,两人共同分析了形势,与党组织商定︰雷天祥率领的这部分人马暂不公开,只与陕东赤卫队联系。张汉俊了解到部队被褥不足时,立即派人去塔山驮运。不久,许旅大队人马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渭华地区,参加武装起义。张汉俊率领陕东赤卫队主动配合工农革命军活动。
  为了保卫红色革命政权,打击反动分子,消灭土豪劣绅。张汉俊率领赤卫队相继烧掉、捣毁渭华一带的华原、杨魏坡、中堡子及下城关等地教堂,撵走传教士,杀掉披着宗教外衣从事-活动的反动分子。有时,他们深入敌人腹地,割电线,砍电杆,捕杀恶差、散兵,攻击小股敌人,夺取辎重,使渭南县城里的敌人闻风丧胆,天未黑就关闭了城门。
  6月上旬的一天,渭南县保安团倾巢出动,从东原扑上来,逼近塔山。张汉俊率领三个中队立即下山迎击敌人,在桥南镇土桥与敌遭遇,展开激战。敌人自恃人多势众,疯狂发起进攻。赤卫队武器低劣,人数不多,被敌逼到桥东侧。张汉俊临危不惧,沉着指挥,与队员们拼命阻击敌人。中队长张绪昌、徐汉儒带头冲锋陷阵,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许权中、雷天祥闻讯带队赶来增援,敌人抱头鼠窜。张汉俊率领赤卫队与工农革命军一直把敌人撵到距渭南县城不远的龙尾坡下。
  敌人连续发动的两次进攻遭到失败后,仍不死心,准备大举进犯起义地区。渭华人民也积极备战,严阵以待。6月10日,张汉俊奉特委命令,率领赤卫队一部,与起义群众及工农革命军数千人在渭南东原举行声势浩大的--,沿途处死十多名豪绅,烧毁土豪房屋大小豪绅惊慌逃窜,逃不及的伏地请罪。
  6月20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亲自率队,兵分三路,以地主武装为前哨,大举进攻渭华起义中心地区,西路敌人扑上龙尾坡,直向塔山逼进。张汉俊远远望见滚滚的烟尘,立即命令山上的全体队员进入工事,阻击敌人。山下的敌人嚎叫着扑上来,张汉俊一声令下,手枪、步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丢下一具具死尸。张汉俊指示队员们拿出手榴弹,装好子弹,准备迎击敌人更疯狂的进攻。不料,敌人开炮了,炮弹在张汉俊和战友们身边0,顿时,山上变成一片火海。席棚起火了,窑洞炸塌了,古庙被摧毁了,工事变成了废墟,不少队员伤亡了,张汉俊严肃的脸色上带着异常的愤怒。
  这时,赤卫队被敌冲散,张汉俊身边只有十几名队员,战局极为不利。他遂命令身边队员边打边撤,并亲自断后。他们终于摆脱敌人,进入秦岭马峪里。喘息未定,一股地主武装又乘机围上来。张汉俊一马当先,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直向山里奔去。第二天,他们辗转到秦岭南麓两岔河地区,与唐澍、刘景桂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合。6月30日,驻洛南县保安镇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被敌包围,派人赶来告急,唐澍立即带领张汉俊和100余名战士驰往救援。第二天早上他们刚刚赶到保安镇便被敌人包围,唐澍、张汉俊分别指挥战士们与敌展开殊死搏斗。唐澍与大部分战士相继壮烈牺牲,张汉俊孤军作战,打死一个又一个敌人,最后弹尽被俘,当天遭敌杀害,年仅28岁。
  来源:中国军网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