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人物

汪菊林

[公元1919年-1985年]

汪菊林为[公元1919年-1985年]

  汪菊林(1919—1985)巴城勤丰村人,上过几年私塾,后辍学在家放鸭、看牛,长期务农。他从小爱好文艺,在田里耘稻耥稻常跟人家学唱山歌,镇上来了戏班和评弹,白天没有空,晚上必去看下半场不收票的放汤戏或听没有坐位的戤壁脚书,而且风雨无阻。由于长期受文艺戏曲的薰陶,汪菊林养成了对文娱活动的热爱与执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巴城的民歌和民间舞蹈在省文艺专家发掘和辅导下迎来了灿烂的春天,汪菊林成了主要的参与者之一。汪菊林天资聪颖,他编了歌颂巴城的舞蹈《渔篮花鼓》(后改名为《阳澄花鼓》)和《黄蜜露》。1959年,《渔篮花鼓》被选拔参加了江苏省群众文艺会演,获了奖,《黄蜜露》作为国庆献礼节目赴省城参加了汇演。汪菊林还能制作竹篮、漁篓和各种竹制用品,去市场变钱贴补家用。在业余文艺队里,他凭借自已一双巧手,扎了新年的龙灯獅舞,元宵夜各式各样的彩灯和节目中很多导具。
  巴城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如何打造好大闸蟹的形像,成为巴城的品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单一经济的情况下汪菊林却早已想到了,他别出心裁的扎了一盏大蟹灯,蟹灯此脚盆大。汪菊林受牵线木偶的启发,在蟹螯和蟹脚的关节部位用丝线扎住,穿在竹筒里,手执竹管牵动丝线,蟹的螯和脚就会一伸一屈活动,仿作大闸蟹爬行的姿态。尝试见效后,他编创一个由多人演出的《大蟹舞》,意慾在舞台上展示大闸蟹恣意横行滑稽可笑的形态。汪菊林的良苦用心得到了文化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演员同仁们的帮助,可是那时科技条件落后,登台试了好多次都难尽人意。尽管汪菊林的《大蟹舞》没有成功。。
  改革开放后,汪菊林迎来了新一轮春天,《渔篮花鼓》《黄蜜露》又相继登上县、市和省的舞台,可惜汪菊林在1985年过早的去世了,《大蟹舞》最终没有搬上舞台,成了他终生遗憾。现在科技发展了,进入了信息时代,难度再高的动作也能依靠科技手段办到,也许,《大蟹舞》终有一天会登在文艺舞台,以慰汪菊林在天之灵。


  巴城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巴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11.3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市区,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成湖环抱全镇,张家港、杨林塘、清水港、新开河、茆沙塘等航道纵横镇境。辖北潭、杨北、东河、三浜、沟巷、和平、黄泥、雉城、雉浜、杨木、枉金、宋家、联丰、勤丰、毛…… 详细++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