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人物

田锡唐

[公元1927年-2007年]

田锡唐为[公元1927年-2007年]

  田锡唐教授1927年4月1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哈工大焊接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因患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30日12时逝世,享年80岁。
  田锡唐教授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53年毕业于哈工大研究生班,1952年开始任教于哈工大焊接教研室,历任焊接教研室主任。田锡唐教授1980-1988任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IIW)理事,中国委员会主席。1987-1994任全国高等院校焊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他还曾任第八机械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第七机械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田锡唐教授是我国著名焊接专家,在焊接结构强度和变形控制方面有突出贡献。曾负责解决我国多起重大焊接结构脆性断裂事故。他系统地研究了焊接接头的高梯度宏观力学不均匀性对焊接结构的断裂、疲劳、蠕变以及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提出必须考虑不均匀性对断裂推力的影响,改变了过去只强调不均匀性对断裂韧性的影响的片面观点,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因此,他被国际焊接学会第X委员会推荐为综合报告员,并被聘为“焊缝及热影响区断裂力学测试工作组”成员,在国内外工作会议上多次做特邀报告。1961年,他克服国外技术-,成功解决了三门峡水电站大型分瓣转子工地拼焊变形控制关键问题,1966年他率领课题组开发出了船舶外壳水火弯板新工艺,该项技术直到今天仍然还在各大造船厂发挥着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他领导解决了 超高强钢壳体的低应力断裂问题,研制出了控制 铝合金壳体焊接变形和提高接头性能的多种新工艺和新设备。他指导解决了921工程KM6空间环境模拟器大型容器焊接变形问题,受到了国防科工委和航天部的高度评价。在田锡唐教授的带领下,哈工大焊接结构研究室成功解决了我国神州系列飞船的焊接制造技术关键,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哈工大赢得了崇高的声誉。田锡唐教授著书三本,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研究生28人。
  田锡唐教授1990年获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9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78年“水火弯板新工艺”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8年“碾压法消除焊接变形工艺及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他还是享受突出贡献津贴的专家。
  田锡唐教授也是我国著名的焊接教育家,他是哈工大乃至中国焊接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多年担任教研室领导工作,在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焊接技术人才。在教研室工作中,团结教研室全体教职工,发挥大家积极性,使教研室成为团结向上的坚强集体,走在全国焊接专业的前列,焊接专业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田锡唐教授一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教育和科学事业,富于创新、勇于拼搏,几十年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坚持原则,勇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
  田锡唐教授对教学、科研上的贡献,以及他的高尚人品,不愧为哈工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代楷模。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他将永远激励我们为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振兴努力奋斗!
  同年(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毕华林 (1927~2007) 山东省烟台市
叶尚辉 (1927~2018) 浙江省宁波
段一士 (1927~2016)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北京市
尼伦伯格 (1927~2010) 美洲美国
他宁·盖威迁 泰国第14位首相 亚洲泰国
+ 更多公元192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7年)去世的名人:
叶彦谦 (1923~2007) 浙江省衢州开化
毕华林 (1927~2007) 山东省烟台市
史济湘 (1921~2007) 上海市
李宗明 (1918~2007) 消化病学专家 重庆市渝中区
杨胜 (1919~2007) 江苏省无锡滨湖区
阮图南 (1935~2007)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 更多公元200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