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潼关人物

陶育劳

陶育劳为

  陶育劳,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陕西潼关人,大学学历,1984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历任潼关县农机公司经理、潼关县安乐乡副乡长、潼关县桐峪镇人大主席、潼关县代字营镇镇长、党委书记,2011年4月至今任潼关县三城联创办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
  陶育劳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研究政治理论,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论是搞农机,还是搞党建和政府工作,以多年陶冶铸就的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工作认真负责,扎实细致,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取得了显著业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称赞,并荣获众多荣誉称号。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农业普查先进个人;2003年至2010年连续被市县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201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发展贡献奖;2014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03年至2014年被评为目标考核优秀科级领导干部。
  勤劳苦干,心系农业做贡献
  陶育劳同志善于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并结合各种专业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有声有色的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1984年至1995年,陶育劳同志在县农机站先后任团支部书记和副经理。陶育劳同志是一位多面手,专业知识和文秘功底扎实,除了担任政工、文秘等繁杂工作外,还主动承担了单位的安全监理、农机等任务,工作中能以满腔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搞好各项工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平衡关系,搞好综合协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推动了全公司协调健康发展。上常向领导出谋划策,探讨公司发展方向,下常帮助职工解决 上和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年轻的他精力充沛,积极好学,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先后拟写机关材料达20余篇,编写《农机简报》和农机信息稿件50余篇。为了积极探索农机安全监管的新路子,经常带领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深入农机安全的重要区域、重要关口和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及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取得了连续五年无一农机伤亡事故发生的优异成绩。
  从事党务,探索提炼结硕果
  陶育劳同志勤奋好学是大家公认的,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在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无论工作多忙,他都要挤出大量时间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用理论知识和学习成果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从副乡长、乡长到党委书记、三城联创办主任这几十年时间里,他不停地思索、学习、探讨、实践、总结党务工作,在全县率先进行了乡镇干部“四教育”村委会换届选举、农民“六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学教活动等各项试点工作,给全县乃至全市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不但勤于动脑,也勤于动笔,先后撰写党建理论文章32篇,有效地指导了各项工作。他提出的党建工作“一课四查”思路,很好地解决了党员活动没场所、党日活动不经常、党建工作没经费、党建责任落不实等问题。他在秦东镇党员、干部中开展的“兴学建体”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学习教育活动。
  进村入户,设身处地解民忧
  陶育劳同志常常表示,希望永远和干部职工、老百姓保持亲密、亲近的关系,而不是只做高高在上的领导。他时常对干部职工、群众嘘寒问暖,每当得知群众有困难,或是过年过节,他都要到实地看一看,送去一些米、面、油等 必需品,尽最大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也知道这些帮扶只能解决一时的温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他非常注重教育、重视基础建设。在代子营工作期间,先后从国家、省上、市上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帮助群众打井、建校、修路,寻找新的种养殖门路,使代子营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代子营镇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委、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迎难而上,三城联创谱新篇
  陶育劳同志是实干型领导干部,他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对工作的要求是年年要有新成就,年年要有新亮点,年年要有新突破,年年要有新面貌。2011年4月他被县委、县政府调到三创办工作,三创办作为一个综合协调机构,可以说是“没钱还要干事,没权还要管事,没办法还要协调事”。而潼关县基础差、底子薄,工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创国卫工作进入到了攻坚阶段,繁重的任务没有吓退他,工作的实际没有搞垮他,巨大的创建压力没有压垮他,干起工作来他总是忘掉一切,三年多来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整假日,他用双脚丈量完了潼关的脚脚落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潼关东出口的垃圾沟在他手中转化成了漂亮干净、供群众休闲的紫云阁公园。潼关县城消灭了旱厕,公厕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潼关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全部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厂正常营运,医疗垃圾有专人处理,小摊小贩有人专门管理,油烟治理达标,燃煤锅炉全部改造等等,从省卫到国卫仅用短短两年,潼关就荣耀地迈进了国家卫生县城行列。工作中他能在学习外地创卫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改进,在改进中实践”,形成了一套潼关县的独特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五个一”,即:“形成一种合力,营造一种氛围,创新一种机制,建立一套制度,突出一种意识”。形成一种合力——上下联动,就是建立强有力的创卫机构,实施条块结合、分工有序的管理机制。营造一种氛围——全民创卫,就是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了解创卫,人人支持创卫,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局面。创新一种机制——多元投入,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资、融资进行县城建设。建立一套制度——长效管理,就是对城区进行环卫体制改革, 一系列长效管理办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突出一种理念——为民创卫,就是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建立“广泛吸纳意见,热情接待来访,快速解决问题”的创卫问题处置系统,不断丰富和深化创卫工作的内涵。通过他的努力、带动,潼关县2012年6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县城称号;2013年12月被全国爱卫办授予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创模工作于2013年6月通过了省级调研。
  表里如一,襟怀坦荡严律己
  陶育劳同志说党的科级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外,绝不能夹杂着别的东西。在工作和 中,要言行一致,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特别在自警方面,要牢固筑起反腐防变的精神防线,经得起新形势条件下面临的各种考验,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增强浩然正气,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注意戒骄戒躁,作风正派,从不以权谋私。他担任科级领导干部十几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 俭朴的作风,在住房上、 上,从不与他人攀比,保持着一份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从农机公司、乡镇到机关部门,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想尽办法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对干部职工,他以诚相待,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对工作,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努力拼搏、爱岗敬业。
  三十多年来,就是这些难能可贵的精神,使他脱颖而出,彰显奇秀,事业有成,不愧于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体现着时代特点和领导干部的风采。
  如今,他正带领着全体干部职工又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一个全新的事业,要求他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坚韧的内在毅力,立足求真务实,再度拚搏奋进,追逐更大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