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谢灵顿

[公元1857年-1952年]

谢灵顿为[公元1857年-1952年]

  谢灵顿(1857~1952)
  英国生理学家。1857年11月27日生于伊斯灵顿,1952年3月4日卒于伊斯特本。
  个人履历
  1876年起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学习;
  1880年前往剑桥,成为凯厄斯学院的成员;
  1885年取得医学士学位,翌年获医师资格,然后回到圣托马斯医院任讲师;
  1891年任伦敦大学兽医院布朗研究所的教授和所长;
  1895年起任利物浦大学教授、牛津大学教授;
  1920~1925年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
  1894年谢灵顿发现支配肌肉的神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引起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纤维。他证明在反射活动中,当一群肌肉兴奋时,相对的另一群肌肉就被抑制。这种交互神经支配理论被称为谢灵顿定律。他把感官分为3类,并阐明了突触的功能。
  贡献与荣誉
  他首先划出大脑皮层的运动区,进而确定了控制身体各部分感觉和运动的区域。他于1906年出版的《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一书,对现代神经生理学特别是脑外科和神经失调的临床治疗,均有重大影响。此外,在布朗研究所工作时,在研究霍乱和白喉抗毒素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由于在研究神经系统功能上的杰出成就,与E.D.阿德里安同获193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生理学家。1885年毕业于凯厄斯学院,取得医学士学位;
  1891年任伦敦大学兽医院布朗研究所的教授和所长;
  1895~1913年任利物浦大学教授;
  1913~1935年任牛津大学教授;
  1920~192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他一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脊髓反射生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与他的名字分不开;
  1894年他发现支配肌肉的神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将兴奋信息传至大脑,从而决定了肌肉的紧张度;
  1893~1909年与其合作者发表了14篇关于交互神经支配的论文。他证明在反射活动中,当一群肌肉兴奋时,相对的另一群肌肉就被抑制。这种交互神经支配理论被称为谢灵顿定律。由于对牵张反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及对于在丘脑水平上横切脑干的动物进行观察的结果,他首先体会到牵张反射在姿势调节中的重要作用。证明了去大脑僵直是一种脊髓反射。由于他对脊髓反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奠定了研究运动和姿势调节的反射基础。他还将牵张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从而提出对感受器分类的看法。根据刺激的来源及感受器所在位置,谢灵顿将感受器分为外感受器(如视、听、嗅及皮肤等感受器)、内感受器(如感受内脏器官发来的冲动信息)以及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和迷路等感受器)。他首先划出大脑皮层的运动区,进而确定了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区及运动区。在总结过去工作基础上。
  主要著作
  1906年谢灵顿出版了《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专著。此书影响深远,对现代神经生理学,特别是脑外科和神经失调的临床治疗,均有重大影响。由于谢灵顿在神经系统研究工作的杰出成就,1932年与阿德里安(E.D.Adrian)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谢灵顿相关

世界上最伟大的100位科学家

  同年(公元1857年)出生的名人:
爱德华·埃尔加 (1857~1934) 英国作曲家、指挥家 欧洲英国
罗伯特·贝登堡 (1857~1941) 欧洲英国
保罗·杜美 (1857~193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13任总统 欧洲法国
韩国钧 (1857~1942) 抗日英烈
沈肇洲 (1857~1929) 琵琶大师 江苏省南通海门
+ 更多公元185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
杨载雄 (1881~1952)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燕云程 (1901~1952) 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
阚朝玺 (1888~1952) 辽宁省盘锦盘山县
姜大同 (1912~1952)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
张文铸 (1886~1952) 重庆市巫溪县
蔡国梁 (1912~1952) 福建省厦门市
+ 更多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