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人物

吴友孝

[公元1883年-1941年]

吴友孝为[公元1883年-1941年]

  吴友孝(1883~1941),字粹伦,巴城顾巷栅人。6岁迁居玉山镇大西门,入塾从胡幹臣受业。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学业卓然,冠诸弟子。15岁补博士弟子员。翌年,他继续从师,边执教课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江苏师范学堂速成科,潜心钻研数理化及日语,其治学精神、品德学业甚得学校器重。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因成绩特优,名列第一。是年8月,执教于昆山樾阁学堂。不满1月,奉命调任江苏高等学堂理化翻译。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高等学堂停办,旋应苏州省立第一师范、草桥中学之聘,任数理化及日语教员。其为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学生中威信极高。民国13年,毅然放弃原有优厚的待遇,回昆山创办县城第一所初级中学,任校长时,精于运思,勇于负责,敏于设计而慎于实行,可谓殚精竭虑,邑勉从事。对学生则注意全面发展,办学成绩斐然,课余时间成立丝竹、国画、篆刻和演唱昆曲、话剧等活动小组,躬亲执教。民国17年秋,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黄炎培、江问渔之聘,离昆赴沪任该社总务主任。翌年兼任上海澄衷中学数学教员。越三年,任该校教务长,不久又出任校长。在任内将学校办成为上海全市有名的学校之一。民国26年(1937),“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猛攻虹口,学校处于战火之中,学生放假,他一面遣散校工,一面收拾文件资料,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而家里之事全然不顾,待秩序稍定,便又努力于复校活动。面对物价不断上涨,为使在校教师安心工作,解除后顾之忧,他把教师的工资随着物价指数上升而增加,而他自己则甘居末位。他还从原先学校董事会所给的月薪中,拿出一千元捐给学校,作为自然科学奖励基金,每年将所得利息奖给优秀学生。民国28年12月12日,民国政府教育部发电褒奖他“认真办学、苦心撑持”。吴博学多能,精于理科,长于古文诗词,且擅昆曲,凡作词、填谱、拍曲、按笛无所不能。早在1921年,与著名昆曲家吴瞿安及俞粟庐、俞振飞父子为抢救昆曲,在苏州桃花坞五亩园创办“昆曲传习所”,他亲自动手刻印曲谱教材,还教唱“漁家乐”、“邯郸梦”等曲目,后来名伶辈出,被称为“传字辈”。吳粹伦在教育界功勋卓著,为人忠厚笃实,待人宽,律己严,其长者风度,不失为一代师表。


  巴城镇   昆山市辖镇。1949年为巴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改镇。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区11.3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市区,阳澄湖、巴城湖、鳗鲤湖、傀儡湖、雉成湖环抱全镇,张家港、杨林塘、清水港、新开河、茆沙塘等航道纵横镇境。辖北潭、杨北、东河、三浜、沟巷、和平、黄泥、雉城、雉浜、杨木、枉金、宋家、联丰、勤丰、毛…… 详细++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