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人物

杜淹

[唐][?-628年,唐朝宰相]

杜淹为[唐][?-628年,唐朝宰相]

  杜淹(?—628)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官宦之家,北周豫州刺史杜业孙、河内太守杜征之子。隋时隐太山,文帝恶之,谪戍江表。秦王引为天策府曹参军,文学馆学士,侍宴,赋诗尤工,赐金钟。坐事流巂州。太宗召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卒。赠尚书右仆射。传世诗三首:《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寄赠齐公》。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隋朝灭亡。次年(唐高祖武德二年),王世充在洛阳废皇泰主杨侗,自立为郑国皇帝。以杜淹为吏部尚书,颇得信任。淹侄如晦为唐皇子李世民谋士,杜如晦的哥哥(名不详)和弟弟杜楚客密谋在洛阳起事,事情泄露,哥哥被王世充所杀,楚客被关押。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平定洛阳,杜淹将被杀,杜楚客说服兄杜如晦营救。
  起初,杜淹欲投靠太子建成。负责选官的封德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担心对李世民不利,便推荐杜淹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武德七年(624年),庆州总管杨文干私运东宫铠甲。事发,唐高祖大怒,囚禁了李建成。杨文干害怕,举兵谋反,被李世民平定。事后,在齐王李元吉的劝说下,高祖释放了李建成,而归罪于杜淹和东宫属官韦挺,将他们流放到巂州。李世民知淹无罪,赠以黄金三百两。
  武德末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太宗即位。即召回杜淹,拜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赐实封四百户。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杜淹迁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成为宰相之一。他前后推荐四十余人,后来多为知名-。
  杜淹曾推荐刑部员外郎郅怀道,太宗问:“郅怀道何如?”淹答:“怀道在隋作吏部主事,有清廉谨慎之名。炀帝三下江都时,行计已决,公卿都违心赞同巡游。郅怀道官位极卑,独称不可。”太宗问:“卿当时对下江都如何说?”淹答:“臣从行计。”太宗问:“事君之义,有犯无隐。卿称怀道为是,为什么自不正谏?”淹答:“臣当时不居重任,又知就是进谏也必定不从,徒死无益。”太宗问:“孔子称从父之命,未为孝子。故父有争子,国有争臣。若以君主之无道,为什么还做他的官?既食其禄,为什么不匡正他的过失?”
  太宗又召淹笑曰:“卿在隋朝,可以说官位小而不言;仕王世充,为何不极谏?”杜淹回答:“亦有谏,但王世充不从。”太宗说:“王世充若修德从善,当不灭亡;既然他无道拒谏,卿怎么能免祸?”淹哑然。太宗又问:“卿在今日,为宰相之一,会陈辞极谏吗?”杜淹回答:“臣在今日,必尽死无隐。当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亡;在秦国时,秦国霸,臣窃自比之。”太宗笑。当时,淹兼二职,而无清廉之誉,又素与长孙无忌不睦,时多有非议。
  
  逝世
  
  淹病,太宗上门慰之,赐帛三百匹。贞观二年(628年),淹卒,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襄。子敬同袭爵,官至鸿胪少卿。敬同子从则,唐中宗时为蒲州刺史。
  
同年(62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