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无为人物

刘静波

[公元1904年-1938年,革命烈士]

刘静波为[公元1904年-1938年,革命烈士]

  刘静波,又名刘浚波、刘泉,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汤沟镇刘家扁埂村的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他的降临虽然为难以糊口的家中增添了一份负担,但自幼精明、聪慧的刘静波却比他六个哥哥、姐姐更博得父母的呵护。他10余岁时,父母决定全家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希望这个小儿子将来能识字断文而光耀门庭。
  进学堂读书,这是刘静波梦寐以求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在学堂里不仅白天刻苦认字、听讲,而且晚上回家还挑灯夜读、背书。虽然比一般孩子晚读了几年书,但刘静波的勤奋使他的知识飞快地增长,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便达到了小学毕业的程度。
  无为县东乡的汤沟镇距繁华的商埠芜湖市仅30华里。芜湖市中等学校很多。由于读了几年书,20岁的刘静波已经开阔了一些眼界,他想去芜湖进一步学习,以满足自己渴求知识的欲望;同时,他在学堂里也受到一些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于是,刘静波在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于1924年的秋天负笈赴芜湖深造。
  20年代前期的芜湖,正是革命浪潮日益高涨,“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思想广为传播的时候,到芜湖学习的初期,刘静波只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如饥似渴地攻读所学的功课,以弥补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但不久,他便被一些进步书刊所吸引,也被一些进步人士所领导的 和 等斗争活动所震撼。作为一个农民子弟,朴素的阶级感情使他很快地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产生共鸣,他觉得农民之所以苦,不就是那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压迫吗?因此,他便自觉地参加一些诸如纪念五四运动、声援上海五卅被害同胞的斗争,初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践。
  1926年刘静波经人介绍,独自去了江西省南昌市,在一家医院里当见习护士。为了生存,他积极学习医护知识,勤奋工作,同时也不断地借些进步书刊阅读,继续探求革命的道理。恰逢此时,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农民部长方志敏因病住院,不久刘静波便与其认识。刘静波在与他的交往中,逐渐受到启迪和教育。
  1927年初,刘静波经人引荐,进入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通过学习,他对农民运动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在这里又遇到他的指路人方志敏,更是兴奋不已。刘静波往往与其谈至深夜,对中国的前途和革命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不久,他便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把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1927年夏天,刘静波由组织推荐,考入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法学校。8月2日,刘静波随军校2000余名师生一道从武汉乘船去九江,按学校党的负责人陈毅的指示,准备赴南昌参加起义部队。4日到达九江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司令张发奎暴露其假左派的面目,制造国共0,胁迫军校师生缴出0。后除陈毅带走一部分师生外,其余师生在第四方面军参谋长叶剑英的掩护下,编为叶剑英为团长的第四方面军教导团。刘静波在该团任连长,随大军一道向广东进发。
  教导团经过长途跋涉南下到达广州后,于12月11日参加了广州起义。教导团是这次起义的主力。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广州起义失败。刘静波随部队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撤出广州,转入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海陆丰起义部队汇合,继续与广东军阀开展殊死的搏斗。1928年3月1日,海陆丰根据地失陷,刘静波随部队撤至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坚持游击战争。不久,他根据党组织要求回原籍发动农民起义的决定,辗转香港、上海回到家乡安徽无为,并以汤沟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1930年1月,在中共无为县委的扩大会议上,刘静波当选为县委常委,负责宣传工作。
  县委扩大会议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农运工作,县委机关由无为县城迁至东乡三汊河。刘静波与县委秘书任惠群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白天教学,晚上走村串户,开展宣传活动。同时,他还和任惠群共同负责编印中共无为县委机关报《新闻周刊》,他们除了搜集各地党、团支部通讯员和工农通讯员的稿子外,自己还编写文章,摘录上级指示,然后用钢板刻写、油印,坚持每周发行一期,由交通员分发至各地的党团支部。这份八开四版的党报,在他俩的努力下,《新闻周刊》发行将近一年时间,充分发挥了党的宣传喉舌作用。
  1930年5月,无为县城“长和质”(当铺)老板朱长和为了侵吞当物,先将贵重当物转移,然后放火 当铺,企图以受灾为借口而不给当民以赔偿,典当的贫苦群众得知内情后,纷纷要求县局主持正义,下令当铺赔偿。谁知反动当局与朱长和狼狈为奸,对群众敷衍塞责,企图蒙骗当民。无为县委为了支持民众,扩大党的影响,决定开展、“反烧当斗争”,刘静波等县委领导人分赴农村宣传,揭穿官商合谋的骗局,并以典当的农协委员为核心,组织了“被烧当人联合会”。当月下旬,县委领导了城乡赶来的近万名群众,在观震潮前广场召开赎赔大会。刘静波等县委领导人自始至终在群众中指挥、鼓动、演说。这一运动极大地震撼了反动当局,朱长和不得不在群众的压力下答应赔偿。
  正当无为的革命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央巡视员王步文到无为县巡视工作,传达了中央关于“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指示。9月,中央皖南特别行动委员会派人来到无为,传达了中央《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以及党团合并与成立特别行动委员会的指示。继之,无为县委按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共无为特别行动委员会”,刘静波被选为书记。不久,刘静波在军桥召开党员大会,宣布成立无为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讨论了《苏维埃宪法草案》和《土地纲领》。党领导的这些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11月24日,国民党无为县政府逮捕了“苏维埃准备委员会”秘书长和团县委(临时)书记。刘静波鉴于此情,立即于11月底在白茆五号小学主持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根据皖南特委制定的番号,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刘静波任司令,任惠群任政委,张恺帆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中队和一个手枪队。决定提前于12月7日举行暴-动,会议还详细地研究了暴-动的计划、方案和武器筹措等问题。会议决定首先攻打革命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基础较好的六洲、尔后攻占县城,如果暴-动失败,则到西北乡坚持游击战争。刘静波要求全体党员分赴各地广泛宣传,联络农协会员,加紧暴-动准备。
  1930年12月7日,深夜时分,刘静波率领队伍奔袭六洲的国民党驻军民团的据点。一到六洲时,暴-动部队红旗招展,鼓号齐鸣,并在洋铁筒内燃放爆竹,伪装成机枪声。刘静波指挥部队分三路进攻敌据点,连续三次冲锋,​​打得敌人不敢冒头。
  驻守据点的敌人为一个排,30余支枪,在红军的攻击下,一部分士兵无心再战,欲放下武器投降,但排长张云反动透顶,他穷凶极恶地威胁士兵谁放下武器就打死谁,仍然负隅顽抗。
  直到8日清晨,据点还未攻下,而此时汤沟、三官殿等地的驻军亦向六洲增援,刘静波审时度势,见敌众我寡,便下令撤退,以保存起义部队的实力。在撤退途中,刘静波沉着冷静,他待全部红军撤出战场后,自己留在最后,与追来的敌人进行枪战。直至部队全部撤至原先预定的安全地点骆家跳后,他迅速召开会议,总结战斗的教训,决定红军战士暂时分散隐蔽,待一个月后再集中。
  六洲暴-动失败后,刘静波和几位公开暴露身份的县委领导人员奉命调离无为。在芜湖等待分配工作期间,他被当地反动派以共产党嫌疑犯而逮捕,但敌人不知底细,经党组织的营救便获释出狱。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在芜湖成立,刘静波任省委委员和秘书长。旋即被省委委任为皖西巡视员、安庆中心县委书记。当时安庆地区党组织屡遭破坏,党团活动基本停止,刘静波到任后,克服种种困难,不顾环境险恶,很快便恢复了党团组织,继续开展革命斗争。4月,省委代理秘书长何冰心叛变,省委书记王步文遭逮捕,叛徒亦到安庆搜捕刘静波,安庆的-日益加剧。刘静波在此恶劣环境中并不畏惧,他转入安庆中心县委所辖的县区内,在农村辗转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不久,刘静波奉调赴鄂豫皖苏区工作,此时正值敌人派兵对大别山区进行“围剿”,他扮成周游四方的郎中,秘密前往根据地。一日,他到达六安独山通过敌人关卡时,敌兵见他形迹可疑,便反复盘查,并欲搜身。刘静波想到身上带有文件,岂能落入敌手,他乘敌人不注意时,猛用手指直戳其眼楮,敌哨兵一愣,他便快速跑开,并迅速将文件吞进肚中。待敌人追上将他逮捕后,他不畏敌人的严刑拷打,仍坚称是游四方的郎中,并以他在九江医院里学到的医学知识巧与敌人周旋,但仍被捕入狱。1932年底获释。
  出狱后,刘静波于1933年春回到家乡无为,但无为党组织已遭破坏而停止活动,党员大部分隐居他乡。当时,芜湖市安庆的党组织亦多遭破坏,无法接上关系。刘静波并未改变他的革命初衷,仍矢志不渝地寻找党的组织。后几经周折,他到达上海寻找党的中央组织,不久便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并被分配到江苏省委组织部工作,在上海从事 斗争。
  1934年,刘静波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宿舍被捕,先后被关押在漕河泾监狱和苏州陆军监狱。这些监狱都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的牢房,敌人对他们加倍破孩和-。刘静波不畏严刑拷打和折磨,和难友们与反动派坚持斗争,甚至-,意志坚定。
  1937年,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经党中央交涉,刘静波和同狱的政治犯被营救出狱。他从苏州回到家乡后,见到无为人民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着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备感兴奋,决心再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释放自己的光和热。不久,他接到中央电报,命他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他旋即启程,到达延安后,被派往安吴堡参加“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1938年10月底,刘静波学习结束回到延安,住在中央组织部招待所等待分配。11月19日,日军飞机对延安狂轰滥炸,在疏散时,刘静波不幸身负重伤,虽经全力抢救,最终未能抢救过来而牺牲。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刘厚春 (1904~1936) 革命烈士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刘永祝 (1904~1935) 革命烈士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
梅玉珂 (1904~1927) 革命烈士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
李筱文 (1904~1928) 革命烈士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
谢唯进 (1904~1978) 开国大校 重庆市璧山区
+ 更多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
李桂顺 (1914~1938) 革命烈士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
刘突军 (1909~1938) 革命烈士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
韩名柱 (1913~1938) 开国大校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乌庆霖 (1903~1938) 革命烈士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王一之 (1903~1938) 革命烈士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
王子青 (1903~1938) 革命烈士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 更多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