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上虞人物

傅涯

[公元1918年-2010年]

傅涯为[公元1918年-2010年]

  傅涯同志生平(1918-201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北京市公用局机关党总支书记,政协北京市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常委,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傅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月4日10时50分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傅涯同志(曾用名傅慧英)原籍浙江省上虞县,1918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早年就读于九江小学、九江市第三女子中学、南京市私立东方中学,上学期间目睹旧中国社会之黑暗,人民生活之饥苦,萌发追求进步改造社会的理想。积极参加爱国-,反对国民党 政府,声援北平学生爱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受与共产党人有联系的大哥傅森的影响,决心抗日救国、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8年4月,她带领弟伏希、妹余立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抗大政治部文工团,任团员、会计、秘书。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随总校迁至敌后根据地,积极组织战地宣传鼓动工作,激励将士杀敌立功。1940年5月抗大四周年校庆时,她在山西武乡与时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的陈赓相识,1943年2月结为革命伴侣。后随调至太岳区工作,任冀氏县农委执委,走村入户,组织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建党建政。同年底到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学习。1946年任太岳军区卫生学校指导员,出色完成了对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卫生教育普及任务。1948年9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档案科干事,后到郑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49年5月随部队南下华东、中南、西南,千里跋涉、艰苦行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傅涯同志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入新政权的建设工作。在担任云南省委妇联筹备工作组组长期间,认真做好情况调研、人员考察、培养和任免工作,探索加强妇联建设的模式。1951年9月调北京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后在档案科、综合科任干事,1954年起任巡视员。她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性原则,为党组织的建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革”中,傅涯同志受到诬陷破孩,被下放干校劳动。在极其复杂混乱的局面下,他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将陈赓同志的遗物、手稿安全转移,保存下来,为军党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九一三”事件后,她于1972年6月被批准回京。随即开始为陈赓同志被诬陷为“叛徒”“特务”的冤案多次向中央申述,促使问题得以解决。此后,她为完成陈赓同志病中的嘱托,不顾年老体衰,将陈赓战争年代和抗法援越、抗美援朝时期的日记、信件、经验总结等手稿、图片多方收集、精心整理,组织出版了《陈赓日记》、《百年追思》、《陈赓传》等书并撰写了许多回忆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受到军内外广泛好评。她的努力,为陈赓大将军事生涯的记录和军事思想的研究做出了他人难以替代的贡献。她不愧是陈赓大将的好伴侣、好战友。
  1973年10月,她担任北京市公用局机关党总支书记。1977年11月后,担任政协北京市第五、六、七届常委。她奋斗扎实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为北京市的公用事业建设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为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她广泛联络海外亲属及爱国侨胞并积极参加黄埔同学会的活动。1981年她被推举为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并多次为灾区捐款捐物。
  傅涯同志具有共产党人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她对党忠诚,坚持真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襟怀坦荡,诚恳待人。以自立、顽强、坚韧的品德,影响和培育几个年幼的子女,健康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她的晚年仍坚持学习,每日看书看报作笔记,直至病卧在床。在长期的住院期间,她以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受到医院上下广大工作人员的尊敬和爱戴。
  傅涯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从一个追求真理的知识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而感到万分悲痛。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奉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盛而奋斗。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