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岩同志生平(1903-1995) 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工商联名誉主委、民建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委王少岩同志,因病于1995年3月14日23时10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3岁。 王少岩同志1903年农历1月26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工商业家庭,幼年在家乡读私塾,...[详细]
施义之,1917年出生,江苏省武进县(今区)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施义之历任新四军第4师11旅锄奸科科长、组织科科长、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副政委、政委、第三野战军第21军62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施义之任...[详细]
钱五元,民国18年(1929)出生于蓬溪县红江镇。1959年毕业于成都南虹艺专,接着又入四川省国画研究班深造,主攻丘陵山水。先后就职于川北文联、蓬溪县文化馆、蓬溪中学、蓬溪县师范学校。创作的国画《丰收时节》、《春风万里菜花香》被选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出国礼品。70年代初又改花鸟,深研石涛、张船山、...[详细]
裴存藩(1905~1995) 别名:寿屏 籍贯:云南昭通 个人简介: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第二期、中央政治学校高级班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团指导员,第二十一军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1928年起任国民党中...[详细]
潘文渊(Wen-YuanPan,1912年-1995年1月),江苏苏州人,1931年毕业于秀州中学,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为台湾电子产业的发展提出不少建议,让胡定华因此尊称他为「台湾半导体之父」。 1974年,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CorporationofA...[详细]
罗桂祥(1910—1995),梅县三乡黄凹村人。 幼年在三乡帽岭小学读书。1920年随母到马来西亚与父亲居住在一起,先后在马来西亚中文学校、英文学校读书。1929年在马来西亚中学毕业后,于1930年考入香港大学,半工半读。1934年毕业,获经济学士学位。 1934年,罗桂祥进入香港余东旋...[详细]
黎映霖,1913年9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县金城乡黎家湾人。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黎映霖历任红四方面军工人师1团营部书记、红30军88师263团政治处秘书长、红4军10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宣传组织干事。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详细]
刘平(1906~1995),字德宽,号公量,阳山县凤埠镇凤山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1月出生。幼入私塾读书。15岁入连县教会民望小学,民国4年(1915),南下广州,入国立中山大学附中读初中,两年后,赴上海,入私立持志大学附中高中读书。民国19年(1930),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一年后...[详细]
李树青,1913年出生,内蒙古赤峰县人。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抗日战争时期,李树青历任晋察冀平西区骑兵中队长、分区政治部指导员、平西6团3营连长、营长。 (二) 解放战争时期,李树青历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2旅36团参谋长、华北军区第64军...[详细]
李寿恒字乔年,化学化工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1898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湖滏镇。1904年入小学读书,1910年转入上海中学(前身龙门师范附小)。1913年入江苏常州中学,191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农科,1920年7月赴美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后转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至1925年6月先后获...[详细]
李群2(1922—1995),原名蔡志贤,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普丰人。初中毕业后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0月在诸暨参加共产党 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接受党的启蒙教育。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金萧地区传播革命火种,开辟游击根据地。1948年6月,李群任路西县委副书记兼副县长...[详细]
李启贤,1910年11月出生,陕西省吴堡县前胡家山村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李启贤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29年,李启贤在榆林监狱当勤务兵。由于不服长官的欺辱,于同年到河南冯玉祥部当兵,在此接受了军事训练。因作战勇敢,很快升任连长...[详细]
林祖成(1936~1995)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58年9月参加工作,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龙溪地委办公室干事、龙溪军分区工农办秘书组干事、龙溪地区革委会农业处干事。1976年10月任龙溪地区农业局副局长。1983年12月任农溪地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11月起任长泰县委书记...[详细]
凌近仁(1909-1995) 字近仁,号公毅,著名书画家,尤擅山水,曾任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市书画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 《宁波师专学报》称其“泼墨写意山水花鸟,笔墨饱满,浑厚滋润,不受正统拘泥,新颖富有变化,能自成风格”。《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称其“正草隶篆皆能,...[详细]
李祉川,字福源,祖籍广东省中山县,1907年6月生于上海。1913年在山东威海刘公岛人小学。在这甲午风云的战场,童年李祉川即树立了反帝爱国的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威海,少年李祉川积极参加-运动。1920年人天津南开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热情投入--队伍,深入街巷村舍进行宣传...[详细]
李承祜,1905年11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田埠村。从小酷爱植物,小学毕业后考入杭州甲农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济南农学院园艺系。1924年9月,考取公费留日,于1925年4月就读于广岛高等师范理学部,1930年毕业后继续在广岛大学(原名文理科大学)研究部深造。 1932年5月,他响应中国留日...[详细]
廖国华(1940.5-1995.7),将乐县人。1946-1959年,廖国华先后就读于将乐县古镛小学、初级中学和南平师范学校。1959年毕业后,他曾在县内18所山村小学任教,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多次被县、乡评为先进教师。1986年,组织上安排廖国华负责将乐县的文博工作。 从调进文物部...[详细]
兰锡纯(1907—1995),普通外科和心脏血管外科专家,首次在中国施行脾肾静脉吻合术。改进了胆石症手术的方法,为发展中国的胆道外科奠定基础。又是中国心脏血管外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在国内施行了首例二尖瓣分离术。长期从事医学教育,培养出大批医学精英。 生平 兰锡纯,1907年2月3日出生于山...[详细]
蒙拉查翁·克立·巴莫亲王(1911/04/20~1995/10/09)泰国政治家和作家,社会行动党主席,泰国总理(1975/03/14-1976/01/12)。 克立出生于信武里府,祖父是曼谷王朝拉玛二世王的儿子,祖母有中国血统,父亲堪洛亲王是泰国第一任 总监。他的 尼·巴莫曾三次任泰国总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