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忠仔,松溪县茶平乡人,民国9年(1920)出生于雇农家庭。从小饱受饥寒,11岁到地主家放牛,17岁当长工,后因晚上挑谷子跌伤了脚,被地主赶回家。在他贫病交加一家五口生活濒临绝境时,松溪县解放了。建国后,他带头参加农会,土地改革时当上农民代表。1953年夏,他响应上级号召,串联仰坑村18户农民办...[详细]
罗有荣,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宁都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大学区队长、副队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二师二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详细]
陆伯龙(1897—1989) 吴兴(今湖州)双林人。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望海楼书画社名誉会长。 陆伯龙年轻时的书画,曾得到艺术大师吴昌硕赞许,并为其题“号角闻楼主”,又作书推荐从艺术大家王一亭(震)学艺,深得王派艺术精髓,形...[详细]
李子周(1916.7-1989.7) 李子周,呼兰莲花乡井沿村人。1946年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转业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历任科研所场长、育种所和栽培所副所长。1964年带4位同志到呼兰搞农业综合研究,在康金公社三胜大队进行试点。栽培玉米双交种黑玉46样板田100垧,当年试验...[详细]
李治(1899——1989年)是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镇泮中村人,原名李守镜,1899年出生于小木材商家庭。1989年因病逝世,享年90岁。 李治在县立禾川中学读书时,霍乱流行,遂立志学医。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7年,他学成毕业,改名李治,在南昌开私人诊所。 1930年,他-...[详细]
刘中明(1906~1989年),和溪人。幼年时期,由于家庭贫困,仅读过2年私塾。13岁时,他看到村里人用按摩刮痧的办法能治疗不少疾病,于是下决心掌握这门技术。后来到漳州中药店当了2年多的学徒。他苦读≮经》、《伤寒》、《本草纲目》等医书,掌握一些医疗知识,经过几年勤学苦练,20岁时已能用按摩刮痧技...[详细]
刘忠民 (1909-1989),曾用名赵福生、老蔡、老杨。辽宁省海城县人。1931年参加反日同盟会,1932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先后担任汤原中心县委保卫部长、下江特委特派员、富锦县委书记、特派员兼绥滨县委组织部长、下江特委分局组织部长、联军办事处主任...[详细]
刘智 (1910-1989),字若愚。吉林省长春市人。1933年3月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专门部,1935年8月经满洲医科大学解剖副教授刘跃曦博士介绍,在濑户教授指导下进修解剖学。1936年到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任教,担任解剖教室讲师,后提升为副教授。他为人忠厚朴实、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言传身教...[详细]
刘贞辉,女,平潭县潭城镇观音井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父刘光荣,西医郎中,民国10年(1921年),贞辉毕业于毓贤小学初中班。后到福州读中学。民国17年1月高中毕业后,回平潭任教。得其姑母资助,于民国19年7月至民国23年7月就读于华南大学和华南大学医学预科班,后考入广州夏葛医学院...[详细]
刘艳坡,1971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市南营镇南营村的一个烈士家庭。祖父刘新明,1948年牺牲在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父母亲均在家务农。 1978年,刘艳坡入小学上学。在小学阶段,他刻苦学习,助人为乐,学习成绩优良,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喜欢听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还经常...[详细]
刘汉鼎(1913~1989) 乳名自重,化名黑老婆。1913年11月13日出生于暖泉坬一个贫苦农家。祖父因人逼债,离乡出走,殁于外地,15垧土地被财主霸占。父亲9岁就给富人扛长工,前后30余年。1岁许,汉鼎左臂出现红色肤花,状若“天人”2字,9岁时消失,村人纷传他是“真龙天子”。于是,父亲说:...[详细]
刘国庚,1964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城关镇。1983年12日入伍,1987年7月毕业于重庆通信学院,分到北京军区某部任少尉排长。 1989年5月19日12时,刘国庚所在部队按上级命令出发开赴北京,执行-任务。 刘国庚所在部队,5月20日在京郊良乡附近的公路上被围困。面对无休止的围攻,年...[详细]
刘彬,原名家树,民国元年(1912年)8月生于上杭蓝溪镇冯石村一个农民家庭。6岁入私塾,8岁因家境贫寒辍学,13岁拜师学吹鼓手。 民国17年(1928年),在师傅胞弟刘斯春带动下,参加-队,后改为赤卫队。18年9月,红四军及地方武装攻克上杭城后,刘彬在城关参加肃清隐藏-等工作,此时加入...[详细]
李树槐(1919~1989) 本县砖庙乡阎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1934年10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北游击支队,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1947年先后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八路军总部、西柏坡中央后委搞警卫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科长、警卫局处长、副局长、机...[详细]
林枝峙,民国26年(1937年)生于屏南县前塘村。民国35年8月进前塘小学读书,中途因家境困难而辍学。1953年9月考进屏南中学。1956年2月加入共青团组织,继而被评为“三好生”,保送上高中。1959年9月考进南京航空学院无线电系,攻读导航专业。 1964年8月,枝峙南航毕业,分配到西安国...[详细]
林震 (1918~1989年) 原名汉卿,闽侯县人。早年在南街利亚大药房当学徒。民国27年(1938年)春,到新四军皖南军部军医处工作,后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院长。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病员缺医少药问题,7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市,学习医疗技术,动员上海...[详细]
林镜泉(1926~1989年),又名林壑,漳州人,福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肄业。民国37年(1948年)曾在中共漳州市工委领导下开设大路书店,从事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厦门市军管会文教部文工团、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市文化馆工作。1954年后,在厦门群声剧团、厦门市芗剧团、厦门市歌仔戏剧...[详细]
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 林接标,1914出生,原名林接义,福建省长汀县龙归寨村人。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他历任瑞金红军大学、中央红军干部团、军委纵队兼警卫营、红军总供给部特派员,红军总卫生保卫科长;晋察冀军区团政治委员...[详细]
林建中,杉洋村人,生于民国17年(1928年)8月。少年就读于福州三一学校,17岁在福建协和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地下党支部委员,闽东游击队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襄樊战役、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六纵队敌工干事、新华社三兵团川东军区分社记者、等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