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才(1894~1986),字卓民,韶关市浈江区乐园镇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初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民国15年(1926年)任第四军第10师副官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民国16年(1927年)8月,随蔡廷锴师参加南昌起义。不久,蔡师脱离起义大队伍,进入福建。民国17年(1928年)在蔡师任29...[详细]
邓肇坚(1901~1986年)祖籍九江镇下北吴涌社,在香港出生。毕业于香港圣士提反男校。民国8年(1919年),在其父的银号工作。由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3年出任香港东华医院总理,16年任保良局总理,17年任东华医院主席兼东华医院奠基主任。18年8月,香港总督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21年任保良局主...[详细]
陈湛铨 (1916—1986) 陈湛铨,字青萍,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江海区外海镇)松园里人。出生港商家庭。自幼在家乡修竹园居住,故自号“修竹园主人”。15岁失怙,家道中落。弱冠考入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事李笠雁晴、詹安泰祝南,成绩优异,获中山大学校长张云赏识。毕业后聘为校长室秘书兼讲师,...[详细]
陈鹏(1917—1986年),原名陈美材,通门镇人。民国28年(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1940年)任中共罗沙党支部书记。民国30—32年(1941—1943年)任通门中心小学校长,并任中共通门支部书记。民国33—34年(1944—1945年)任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通门独立中队队...[详细]
程造之 (1914~1986) 原名程兆翔。上海人。1940年后历任苏北抗日游击队队员,《东南晨报》、《江南文化晨报》,《大公报》及《新闻日报》、《宁夏日报》。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幸福门》、《黄浦春潮》、《地下》、《烽火天涯》,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的黄昏》等。同年(...[详细]
陈白曙 (1912~1986) 原名陈作梅,笔名白曙、方未艾。广东台山人。1932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曾参加左联,与他人发起组织中国诗歌会并任领导成员、《新诗歌》编委,1936年任香港、上海学校教师,1949年后历任广东台山师范校长,县文教科长,广西师范学院教师,广西文联常委、文学部副部长...[详细]
毕恩林(1937~1986) 男,本县庙溪乡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至1986年任庙溪乡信用社主任,先后9次被评为地、县金融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1986年1月21日晚10时左右,庙溪乡政府文书桂逢勇戴着白线手套,裤腰上挂一颗教练弹,敲开信用社大门,毕迎他到屋。喝水时,桂提出要借2...[详细]
赵克胜(1936~1986),今兰沃乡大曲村人。具有口快、心直、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性格。从1946年起,先后任村儿童团长、生产队长、治保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1974年后,曾任中共兰沃公社党委副书记、聊城地区文化教育办公室主任。1978年转为国家干部后,任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县长、县人大常...[详细]
张衍孔(1906~1986),字少尼,今烟庄乡义村人,家境富裕。自幼上学,1927年于济南北园中学高中毕业,并加入国民党。后任冠县第一高小校长。1928年后,任国民党冠县县党部监察委员、国民党直属冠县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任绿林武装书记官。后在家积极发展国民党组织,...[详细]
俞德浚(1908年2月1日—1986年7月14日),出生于北京。园艺学家、植物分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俞德浚出生于北京一个商人家庭,祖籍是浙江绍兴。曾祖父携全家由浙江绍兴迁居北京,是个封建大家庭,后来逐渐没落。俞德浚的父亲俞士荣是...[详细]
夏耘山(1917~1986),学名达聪。世居岳阳河西开井山麓夏家冲(今君山区许市镇横山村)。1938年2月,入朱婴创办的东山中学,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1月准备步行赴延安时,遭地方政府阻挠。1944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新四军领导的抗日地主政府任乡秘书、副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串连白区进步青年黎...[详细]
王仲荦(1913-1986),教授。浙江余姚人。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专...[详细]
王葆仁,高分子化学家 1907年1月20日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9月12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中...[详细]
宋洪勋(1918~1986),今贾镇李榆林头人,祖辈均为勤恳忠厚的农民。少时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被录用为小学教员,在张史村教书。后考入寿张第八乡师,1936年5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家乡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组建了中共李榆林头党支部。1938年2月,参加山东第六区抗日游...[详细]
沈迈士(1891~1986年)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苏州。毕业于震旦大学。民国5年(1916)起,任职江苏交涉署、外交部政务司,并兼北0文教授和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民国16年后,任职河北省政府、浙江省政府、南京考选委员会。民国21年迁沪,寓环龙路志丰里(今南昌路...[详细]
秦仁昌,字子农,江苏省武进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蕨类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植物学的一位拓荒着,著名的蕨类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秦仁昌于1898年1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考入江苏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林科,在校长陈嵘、教授钱崇澍的熏陶下,立志学习植物...[详细]
钱宁k,(1922.12.4-1986.12.6),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专家。浙江杭州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长期从事泥沙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倡导了高含沙水流运动机理研究,为我国河流动力学与地貌学相结...[详细]
彭佐煕 彭佐熙(1900—1986),字民雍,罗定县生江区双脉乡双脉村人。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是年冬,彭升任五五七团上校团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翌年先后参加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立战功。1938年秋,升任九十三师二七九旅少将旅长,率部与日军血战多次,所部损失惨重,奉调撤回...[详细]
吕月军(1965~1986),今烟庄乡王村人。1984年12月应征入伍,不久,随所在部队参加对越防御战。初为老山前线某营通讯员,后调该营五连当架线兵,担负“A”高地线路维护任务。不足1个月的时间,先后放线2万余米,往返查线43次,接断头80余次,穿破胶鞋3双。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