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力 [公元1900年-1986年,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 王力(1900—1986) 原名王祥瑛,字了一。博白人。生于书香家庭。自小聪颖好学,五六岁即诵读唐诗、学习书法,11岁考入博白县高小就读,成绩优异。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一边任私塾教师,一边精读见到的藏书,学问日长。1920年应聘到县内有名的新学李氏开国学校任教。1924年得资助,到上海考入南方大...[详细]

王长简 [公元1910年-1986年]

  • 王长简 (1910~1986) 笔名芦荻、师陀。河南杞县人。中学毕业。1931年到北平学习写作,后参加上海反帝大同盟,历任上海苏联广播电台文学,上海戏剧学校教师,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上海出版公司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上海作协专业作家。河南省第一届人大特邀代表,上海第二、三、四...[详细]

涂锡鹏 [公元1921年-1986年]

  • 涂锡鹏(1921-1986),原名锡朋,化名徐乃光、余风,生于广东翁源县六里镇华东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38年秋,涂锡鹏考入翁源第一中学。在学期间,与何俊才、林名勋等同学一起,参加了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发起的“读书会”,开始学习马列主义,接受党的教育,并组织学生经常到街镇、农村,以演戏、教...[详细]

谭沃心 [公元1889年-1986年]

  • 谭沃心牧师(1889~1986)是广东省台山县人。他的一生,都与基督教活动有关,是一位知名的宗教活动家。 谭沃心的父亲谭文拔,是一位美国华侨商人。1910年谭沃心赴美国留学,先在加州大学获教育硕士衔,后又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神学,取得神学士学位,即获得牧师的资格。 谭沃心姊妹八人均先后移居美...[详细]

谭维汉 [公元1896年-1986年]

  • 谭维汉(1896年~1986年),芦苞谭基村人。1918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中山大学前身)。民国15年(1926年)考取庚戌赔款留学金赴美国深造,初入士丹佛大学,后入加州大学。因留学金不多,只有半工半读,且甚间歇,八年始毕业,获硕士及教育学博士学位。留学时期被选为世界学生联合会主席。民国2...[详细]

唐亮 [公元1910年-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 唐亮 (1910——1986)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政治学院院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0年6月出生于浏阳县永和一个贫农家庭。家境贫寒,11岁到鞭炮厂做工。1927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赤卫军。1929年冬任乡苏维埃政府宣传委员。1930年8月参加中国...[详细]

孙盛武 [公元1913年-1986年]

  • 孙盛武(1913~1986)京剧丑角演员。河北河间人,生于上海,出身梨园世家。其父孙棣珊,艺名德祥,为福寿班武旦。 盛武幼年随兄(孙盛文)来京。 1919年入富连成社盛字科习艺,从萧长华、郭春山学丑。 7岁登台献艺,初演娃娃生,18岁出科,先后为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高庆奎、谭富英...[详细]

孙楷第 [公元1898年-1986年]

  • 孙楷第 (1898~1986) 河北沧县人。民盟成员。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历任北平师范大学助教、讲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及北平图书馆、写作组长,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欧阳源 [公元1912年-1986年]

  • 欧阳源(1912~1986),河源县叶潭儒步村人。1938年参加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在能溪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能溪乡抗日先锋队副队长、中共五华县岐岭区委书记、东江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部长、中共河源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河源县委委员、河源县抗日自卫大...[详细]

麦炳荣 [公元1915年-1986年]

  • 麦炳荣(1915~1986),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南湾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就学于本村兴办的番禺县第十八小学。毕业后,往广州寻找工作,得其亲友推荐,拜粤剧名伶“自由神”为师,加入“八和会馆”(粤剧组织)学艺。麦炳荣随师学艺几年,由于勤奋刻苦且聪颖过人,很快便学会了舞台上的各项功夫,同时掌握了一...[详细]

罗其南 [公元1917年-1986年]

  • 罗其南 (1917—1986) 中共湖南省顾委副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1917年11月生于浏阳大围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助耕务农。其父母加入共产党,参加农-动,对他影响很大。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他参加了儿童团的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共...[详细]

罗灏白 [公元1927年-1986年]

  • 罗灏白 (1927~1986) 江苏镇江人。1949年后历任华东银行学校学科主任,长沙银行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合肥银行学校教师,《清明》杂志部副主任,安徽文学院专业作家。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征雁千里》(合作)、《被上帝遗忘的女儿》、《紫藤园》,中...[详细]

李象元 [公元1900年-1986年]

  • 李象元(1900年~1986年),字仰僧,河口上岗村人。三水中学首届毕业后,考进北京大学农学院生物系。因家境贫寒,幸挚友鼎力相助,始得负笈北上。为解决读书生活费用,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担任中学钟点老师。民国16年(1927年)毕业后,考取北大生物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受聘于北京市静生生物学研究所兼...[详细]

刘世洪 [公元1913年-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刘世洪 (1913—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鼎龙乡石源村人,1913年7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参加少年先锋队。15岁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瑞金彭杨步校学习...[详细]

李荣仙 [公元1909年-1986年]

  • 李荣仙 (1909~1986年),又名甫生。冷坑镇熔炉村内埇人。幼年丧父,家庭生活艰难,年仅10岁即给富人之家牧牛。后来,其范家舅父爱其天资聪颖,收养于门下,教习诗书,不久送县高等小学读书,一年后以成绩优异提前毕业。其舅父又助盘川,往广州考读岭南大学中学部。攻读两年,校长发现李擅长诗词,乃举荐参...[详细]

林丛郁 [公元1896年-1986年]

  • 林丛郁(1896-1986年),字增华,小名茂生,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生于大铛湾堡社塘村(今属河镇)农家。18岁才进菁苹高等小学,毕业成绩优秀,戚友支持,升入肇庆中学。在学校积极投身“五·四”爱国-,担任肇庆学生会会长和肇罗阳学生会会长。1922年夏,中学毕业无旅费还乡,得总务助款买...[详细]

李路超 [公元1890年-1986年]

  • 李路超(1890—1986) 字家驹,南蓢岐山村(李屋边)人。父亲李君勤旅美经商,拥护孙中山革命。其自幼认识孙中山,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便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民国6年(1917)任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任军政府驻港军事委员,次年任大本营秘书。1925年12...[详细]

李连枝 [公元1902年-1986年]

  • 李连枝(1902—1986) 字连载,号达之,沙溪沙平村人。幼时就读村中蒙学馆,11岁到石岐入读举人彭炳纲开设的大馆。后返村就读刘少侣馆。民国6年(1917)初,随父往香港,入读英文书馆励豪学校,课后去补习英文。不久,接受牧师的洗礼,加入教会。1918年,在港读完英文第六班后,转学到佛山由英...[详细]

李德魁 [公元1897年-1986年]

  • 李德魁(1897~1986),又名李三毛子,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原籍四川省云阳县,1910年迁居宜君县偏桥乡清河村。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是水稻种植能手。1957年,他种植的二亩水稻亩产达827公斤,受到党中央的奖励。1958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号召说:“陕西宜君县的清河...[详细]

李梓斌 [公元1914年-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梓斌 (1914-1986)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人,1914年11月出生。1929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战士、班长、副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