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桐(1901~1985)字子琴。完县(今顺平)中下邑村人。1926年任民国政府完县教育局局长,后任民国政府山西省汾阳县县长,沧州专署专员。1948年到台湾致力于画作。40岁后专画梅花,纯用中锋,枝干劲挺,偃仰纵横,意之所向,笔墨奔放;章法布局,雅擅变化,每幅不相雷同。中外画廊入藏多幅,被艺术...[详细]
刘兰君,1964年9月出生于城南乡小积坑村。1980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84年1月,应征入伍,在驭手班当战士。7月,部队将赴中越边境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他得知驭手班将留守后方的消息后,一次一次找连长、指导员要求调到战斗班上前线,提上了一份又一份决心书、请战书。指导员终于为他的精神所打...[详细]
林树荣(1906--1985),又名林培根,祖籍龙门县沙迳镇西族访角布村人。早年投身军旅。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四期毕业后,曾任国民党军某部部长、国民党广州站站长等职。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到台湾,后定居加拿大,曾任加拿大中华总会馆理事长、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美洲中华会馆公所联谊会常务理事、...[详细]
凌馥超(1914-1985)后改名则刚,字云超,号云斋主人、鲤砚斋主,扬中人。祖籍武进县孟河。幼年失怙、家贫,八桥小学毕业。18岁至上海富贝康化工厂当记账员兼文墨工作。工余入上海立信会计学校学习。从国学耆宿蒋维乔学文学,从书法家李促乾学书法,从张大千居士学书画。 民国36年(1947年)春,...[详细]
李苗(1959~1985),女,新池乡南顺村人,1959年10月生,1977年7月毕业于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同年12月去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公社十里铺大队插队劳动,1981年2月进入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电车一场,任一车队售票员。出车,李苗时时注意以美好的语言融洽与乘客的关系,在车厢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详细]
李 理(1920—1985) 又名李世英,大悟高店乡汪洋店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研究生肄业后,就职于中央林业实验所。新中国成立后,调林业部。1950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1958年被派往苏联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进修。1...[详细]
梁新成,1956年12月出生于新昌县东茗乡石下坑村。197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76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多次受到嘉奖,不久被提升为副班长。1978年9月,梁新成从5连调到4连,任2班长。他带领战士进行严格训练,使全班军事技术提高很快。在师部举行的对刺表现中,他荣获个人第一名,...[详细]
梁猷刚(1927~1985),海口市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语言学家。青少年时代,随母在越南海防、归仁、西贡等地生活。1947年10月,回海口市定居于新华北路94号。1948年2月,考人海南大学选修班,8月升人海南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二年级(1950年初),因病休学。先后当过“兼职会计”、中学教师...[详细]
康朴(1902~1985),字钝初,县城北街人。早年随杨虎城将军参加坚守西安之役。抗日战争时期,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参加原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在晋南中条山地区的抗日战斗。曾任原国民党三十八军副官处处长、第四集团军副参谋长、武汉行辕高参、二三二师师长、一兵团一军副军长等职。1947年...[详细]
黄乔茂(1928—1985)原名廷琪,感恩县感城镇(今属东方县)感城村人。1935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41年进入感恩县日语学校就读。次年辍学后在八所日本公司做杂工,在此期间,秘密开展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的地下革命活动。因被汉奸告密,被捕入狱。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出狱后,1945年5月参加革命,先...[详细]
黄明安(1922~1985),字家连,会山乡沐塘村苗族人。小时给地主当长工。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复员回乡务农。次年,被选任沐塘初级社社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任沐塘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艰苦深入,关心群众疾苦。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口粮供应十分紧张,他放手让群众开荒,大种...[详细]
黄季陆(1899-1985.05)生于光绪己亥年正月廿一日。公名学典,字季陆,国瑛公(黄国瑛)之季子也。幼有大志,聪慧过人,见诸兄读文章学制艺,甞曰,“大丈夫当图盖世勋业,若仅读死书,谋科举为夷狄效奔走,余不取也”。族中伯叔辈闻其言,即以大器期许之。会鹿生公谋刺川赵尔丰,聚义反正谋泄,被逮下狱。...[详细]
侯薪(1910~1985)原名侯喜全。河北隆尧人。1916年考入本县模范小学。1922年毕业后,考入本县师范讲习所(乡村师范)。1923年乡师毕业后,留附属小学任教。1925年夏,考入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中共隆平县委领导...[详细]
韩权华(1903年---1985年1月30日),天津人。中国一代爱国将领卫立煌将军的妻子。1922年考入北大文科预科,是当时北大的“校花”。当时北大男生眼中的韩权华“长身玉立,洒然出尘”,非常漂亮,与在李大钊一案中被绞杀的张挹兰在一个班级,两人上下课形影不离,宛如姐妹。当时北大经济系教授杨栋林对...[详细]
顾青虹(1894-1985)原名顾召荫,无锡县人。民国5年(1916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后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蚕业专业学习。民国10年毕业后回国,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央大学蚕桑系副教授。此后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贵州农工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的教授、主任...[详细]
郭佩珊(1912——1985)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是在云南度过的。他任教于云南大学仅4年,却为云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郭佩珊出生于河北定县,两个姐妹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郭佩珊于1930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933年被...[详细]
郭敬辉(1916~1985)定县(今定州)邢邑村人。中学时代即酷爱史地课程,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获《大公报》、《史地周刊》奖学金。中学毕业后,被中国禹贡学会吸收为会员,从事地理科学研究,成绩显著。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冀中区从事中学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创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详细]
董德明,1965年10月出生于新昌县新林乡扁石村。1983年12月,光荣应征入伍。1984年7月,董德明所在分队要调集一批战士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董德明不在调集之列,但他赴战心切,三番五次请战上前线。上级领导终于为他意志所感动,将他调入2团6连4班。8月,董德明所在部队进入对越自卫作战的全面准备...[详细]
党伯弧(1906~1985),坊镇乡灵泉村人。1925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因参加工人运动和反帝宣传被捕,经营救获释。1927年“四·一二”后,任中共上海大学党支部书记,旋至复旦大学从事党的宣传工作。1930年-。1935年任长武县县长。1936年春,汪锋从陕北南下,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