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炯(1912~1985年),字凝丹,又号劲草,自称“丹翁”,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六日生于佛山南村乡白花社(现祖庙街道)一个贫农家庭。自幼喜欢画画,但因家境清贫,买不起练习作画的纸张,他就在地上画。民国16年(1927年)考入高剑父在佛山创办的美术学校,翌年转入广州民间画馆,得到高剑父、...[详细]
陈少垣(1905-1985),原籍广东新会。1922年在广州“鸿发”店当学徒,后任会计、司账多年。1947年到南雄县城与人合股开办“同安”京果杂货店,任经理。同年,被选为南雄县0委员,是在工商界颇孚众望的无党派民主人士。 1951年,陈少垣出任南雄县工商联筹委会主任委员。同年9月被选为广东省...[详细]
陈绍贤(1904~1985),字造新,惠城镇西联村人。民国16年(1927)于中山大学高等师范英文部毕业。毕业后任广东省立第四中学(金山中学前身)校长,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委员。他为求深造,赴美国留学。民国20年(1931)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民国21年(1932)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详细]
陈善文 (1922~1985) 原名陈货。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1939年-香港,参加中共组织的香港文艺青年团体,1941年回内地参加新四军,曾任1师文工团创作员,《抗敌报》及《淮海报》、记者,新华社华东分社前线记者。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新华书店,《学习杂志》主编,关东文专教师。1949年后历...[详细]
陈景通(1889—1985),澄海县澄城镇城西管区人,是被誉为“一门忠烈”的革命老人。陈景通青年时期因家贫只身在上海谋生,目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肆意横行,国民党 派的腐败无能,遂激发了爱国热忱和强烈的革命愿望。民国20年(1931)开始,他全力支持和鼓励老伴及儿女们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详细]
陈幻生(1 896一l 985),澄海县东里镇人。早年从事教学。民国1 5年(1 926)开始自学催眠术、心理学、针灸学及中西医学.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神经官能症、精神0症及各种神经痛疾病。他努力发掘祖国医学遗产,在继承探索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日本田中守平氏的灵子术及巴甫洛...[详细]
蔡达材(1918—1985年),本县河婆镇上埔寨人。1933年秋考入汕头市立第一中学。1937年到香港南华中学读高中。1939年在河婆大光学校任教。1941年考入广西大学,两年后转中山大学就读。毕业后到蕉岭晋元中学任教。1944年秋,他投身革命,参加东江纵队。 1946年,蔡达材任蕉岭晋岭中...[详细]
鲍少游(1892—1985) 名绍显,字丕文、尧常,艺名石涛,号少游,香山县白石乡(今珠海市斗门区白蕉白石村)人,出生于日本横滨。名画家。父亲在晚清时曾为候选同知,后弃政从商赴日本神户开设茶行,为旅日华侨茶商。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其3岁随母返乡,7岁入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详细]
安危(1916—1985)原名王寄玄,曾用笔名于一飞、于恋一,孝感孝南城关中山街人。幼读私塾,后插班上小学,1932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跳班考入一私立高中,一学期后,又改读私立农业学校,终因家境困难而中途辍学。1938年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同年底在《西线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游击队的...[详细]
周济之(1909——1985),今横埠镇人。济之青年时期追求真理,拥护北伐,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民国20年(1931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于民国27年8月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民国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中,济之先后担任中共领导的淮南区抗日...[详细]
赵金海(1915—1985),原籍江苏省吴县,后定居太湖县城。性情孤僻,不爱说话,识字不多。 民国15年(1926)11岁时,在上海、湖北等地当童工,后当钳工,在大轮上当过大车工。建国后,应聘来太湖,是当时县内唯一的钳工、电工、内燃机工。1950年,创办徐桥电机米厂,他从武汉购进一台18马力...[详细]
张文佑,地质学家 1909年8月31日生于河北唐山。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2月11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应用地质力学分析和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概观全球和中国的地质构造运动的规律,积累几十年地质...[详细]
章名涛(1907.7.23-1985.1.9),电机工程学家。浙江鄞县人。1927年获英国纽加索大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参加制订全国12年科学远景规划。一直从事电机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主编过《电机学》,编写了《电机设计》、《电磁场在电机中...[详细]
褚应璜,(1908.3.16-1985.4.21),电机制造专家。浙江嘉兴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司顾问、研究员。30年代首次研究成功我国中小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系列产品。主持设计了哈尔滨电机厂第一期工程,组织研制了800千瓦、3000千瓦、10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负责...[详细]
熊毅(1910.3.10-1985.1.24),土壤学家。贵州贵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1951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对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土壤矿物、土壤改良、土壤发生分类、土壤肥力及...[详细]
吴学蔺(1909.6.1-1985.9.7),冶金学、机械工程学家,光学仪器专家。江苏武进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获美国匹兹堡卡耐基大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引进炼钢用转炉,和周仁同时分别在昆明地区首次炼钢成功引进了孕育铸铁、阶段热处理、电焊...[详细]
伍献文(1900年3月15日—1985年4月3日),字显闻。出生于浙江瑞安。动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伍献文于1900年3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的一个小康之家...[详细]
吴善芳(1920~1985年)江苏镇江人。民国34年(1945年)毕业干上海医学院。后任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医师。民国37年,进上海南洋医院,历任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解放后,任副院长兼外科副主任。1957年,并入上海胸科医院,历任主任医师、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研究室副主任、肺癌研究中...[详细]
翁美玲(Barbara Yung),(1959.05.07~1985.05.14)出生于香港,籍贯安徽,中国香港已故著名女演员。 1980年参加”英国华裔小姐”竞选获亚军,进入演艺圈;1983年因参演武侠剧《射雕英雄传》饰演黄蓉而走红并获得广泛关注;1984年参演《天师执位》和《楚留香》等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