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麟五(1902—1985),浙江嘉兴人。1915年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附小读书,1926年毕业于南洋大学电机科,后赴英国留学。回国后长期从事发电厂建设和教学工作,曾设计建造过多座大中型发电厂,对发电厂的设计、建造、运行和检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锅炉检验。1996年-同志回母校参观校史博物...[详细]
朱舒忱(1908—1985)邹平县人。1938年2月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先后任营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等职。1944年3月任邹平县代理县长、 长山县县长。新中国建立后,任清河区合作推进社经理。1953年调中央农村工作部任科长。1961年3月调任吉林省林业厅...[详细]
朱海观 (1908~1985) 笔名海观。回族。安徽寿县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英文系和历史系。1940年后历任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中苏文化协会研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苏联塔斯通讯社驻中国总社英文翻译,《世界文学》杂志部组长、编委,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顾问。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详细]
朱道泉(1962—1985)沂源县中庄乡西韩庄村人。革命烈士、二等功臣。1981年1月应征入伍,历任班长、排长。服役期间出色完成跳伞、通信训练,7次受到嘉奖。1982年考入信阳陆军学校通信大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 ...[详细]
周中峰(1918—1985)阳信县周商村人。“西安事变”中,曾极力保护蒋介石,倍受蒋的器重。1947年春任青年军207师第5团团长。平津战役末期,率部逃至台湾,任副师长。 1950年任207师少将师长。1958年4月任第一军中将军长。1967年7月任台湾安全局局长。 1972年任国民党当局安全会...[详细]
周荣先(1919—1985)乐陵县前周村(今属乐陵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乐陵县七区动委会组织科长、二区区委书记、渤海沧南专署支前指挥部主任、吴桥县副县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德州市-局长,德州地区公安处长、法院院长,山东省公安厅治安处处长,中共山东省委-...[详细]
周茂祥(1908—1985)高唐县大张屯乡盐场村人。贫农出身。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起,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1964年盐场村在全县第一个跨过皮棉亩产百斤大关。1966年,参加了全省群英会,同时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69年代表全县人民去北京参加了国...[详细]
周成美(1940—1985)女。费县姜庄湖村人。1959年春,她结婚不满一个月即参加了修建许家崖水库的施工,并发起组织女子打夯队,任队长。她积极完成了指挥部交给的各项任务。 1960年2月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同年,以她为首的打夯队被全国妇联誉为“钢铁十姊妹”。 ...[详细]
周琦(1894—1985),江苏宜兴人。1917年毕业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1918—1920年留学美国,之后在美国工作不到一年即回国。1927—1942年在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担任讲师。他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电机及变压器的第一人。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详细]
钟伟成(1897—1985),江苏江都人。早年留学美国,获伊利诺大学商学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政府交通部秘书、东南大学商科教授、平绥铁路胶济铁路会计处处长。1943年6月任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院院长。1950年代院系调整后为复旦大学教授,著有《铁道经济论丛》等著作。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详细]
郑宪桐(1958—1985)济南市人。1977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任班长, 曾荣立三等功。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后,部队送他到济南军区陆军学校学习。 1980年7月毕业,分配到济南军区某部机炮连当排长。1984年代理连副指导员。不久,他被调到步兵某团“一五”炮连,任...[详细]
郑宝武(1963—1985)巨野县双庙乡韩庄村人。1983年1月入伍。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班长。不久,他所在部队赴云南老山地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2月2日,他所在四连,奉命攻打“C”高地。郑宝武冲在最前面,不幸小腿被炸伤。他顾不得包扎,沿着石缝爬向敌阵,炸坏了敌4号洞,拿下...[详细]
赵景深(1902~1985)民间文学家、戏曲学家。字旭初,曾用卜朦胧、冷眼、邹啸等笔名。四川宜宾县赵场(今宜宾市)人。 幼时住天津姑母家,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考入天津棉业专门学校。曾为《益世报》编过《新知识》副刊,后经郑振锋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5年就教于上海大学,1927年任开明书店...[详细]
赵河(1935—1985)阳信县赵集村人。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渤海军区耀南剧团、山东军区文工团、济南军区文工团、山东省歌舞团工作。曾任乐队副队长、队长、副团长兼乐队指挥等。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 ...[详细]
赵广来 (1964—1985)邹城市看庄镇金山村人。198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不久开赴云南前线。1985年5月19日,所在部队担负了老山最前沿一个高地的防御作战任务。 5月31日,敌人开始对高地进行偷袭和强攻,他接连甩出了十几颗手榴弹, 当即毙敌6名,又端起冲锋枪向敌猛扫。敌一发炮弹...[详细]
张应易(1919—1985)鄄城县张 堆村人。古筝演奏艺人。16岁从师张念胜学习坠琴、扬琴演奏,并学唱琴书,后专攻古筝。曾受教于古筝艺人黎连俊,继承了山东筝艺的演奏手法。其演奏风格纯朴清秀,含蓄细致,以抒情见长。代表曲目有《隐公自叹》《昭君怨》《汉宫秋月》《山鸣谷应》《夜静銮铃》等。1957年,...[详细]
张先军(1965—1985)金乡县化雨乡唐楼村人。198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84年1月入伍,在山东长岛某部当战士,后任班长。1985年9月奉命去云南某部。 12月2日上午7时30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收复405高地的战斗打响。张先军带4名战士冲上高地西北侧,将敌一个哨位炸掉。接着...[详细]
张含清(1897—1985)邹平县张博士村人。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孔德学校、中法大学任教。1926年参加国民党。1927年由李大钊介绍到武汉国民革命政府军委总政治部工作, 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9师政治部主任。1928年夏辞去军职,先后到山东泰安省立第三中学、青州第四师...[详细]
张凤伍(1913—1985)原名韩泰俊,字秀清,商河县人。1938年12月参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商惠县委副书记和惠济商三边县委代理书记。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临邑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华东支前司令部民政部处长,西南服务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