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震(1892.2.5-1985.9.9),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1939年),谱名孙定懋,后改名孙楙,再改名孙震,字德操,别号梦僧。中华民国军事家、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杨家垅(今齐贤镇),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他是秦汉父亲孙元良的叔父。 个人履历 孙震生于1892年2月...[详细]
孙言顺(1922~1985),武陟县孙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晋东南教导队第七旅司令部参谋、第二十五旅司令部侦通股长、吉林省军区作战科副科长、科长、独立第六师司令部作战科长、江西军区司令部勤务科长、江西赣南军分区参谋长、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江西省赣州军分...[详细]
盛家兴(1904~1985)中将,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毕业。云南下关 ,别号仲宾,祖籍江苏南京,1904年出生于云南下关。中央训练团将校班、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团长。 1936年任陆军大学上校战术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十六师团长、第60军183师少将参谋...[详细]
任应(1918——1985年),原名家让,曾用名任英、任瑛,紫陵乡东紫陵村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 1945年9月,在解放焦作的战斗中,时任营长的任应,主动协同兄弟部队围歼伪华北兴亚巡抚军顽固据守的核心工事,他只身闯入敌人碉堡,迫使敌人缴械投降,并亲手抓...[详细]
彭生金(1912—1985) 扶风县人。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生产队会计、队长。1972年担任宝鸡峡引渭工程总干渠斗长。1985年12月24日晚9时,在冬灌巡渠中失足落水,以身殉职。 他在担任斗长的14年中,一贯坚持用水原则。灌溉季节,始终坚守岗位,昼夜值班。停水...[详细]
庞白虹(1905.8~1985.4)原名剑溪,又名白鸿,辽宁省辽阳市人。河南省著名书法家、画家、美术教育家。庞白虹生于画师家庭,12岁丧父,家境艰难。13岁考入辽阳县中学,获免费待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内,寄居北平,曾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2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详细]
莫新明(1916~1985),壮族,1916年2月生于思练区石龙乡石龙村九伦屯一个贫农家庭。1923年被卖到柳江县里高乡覃国清家,改名换姓为覃振(参加工作后取名莫新明)。因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1928年11月被拉去当兵。次年11月脱离国民党军队加入红七军二师六团一 营二连任勤务员。 192...[详细]
牟能(1911-1985) 山东牟平县董格庄人。解放后本县首任县长。 1939年,牟能参加革命,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地委组织部科长兼机关党委副书记等。 1949年5月16日南江解放,牟能任县长。牟能怀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不畏艰险,努力工作。为了支援...[详细]
莫树杰 (1898-1985) 号剑青, 广西南丹六寨镇龙马庄人,壮族,广西陆军讲武堂炮科、陆军大学第12期毕业。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少将军官大队长,后任国民革命军桂西军政区司令部中将司令。 莫树杰长期在桂军任职,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第19军3师1旅3团团长,1929年任...[详细]
满谦子(1903—1985) 原名满福民。荔浦人。1919年入广东岭南大学附中,与冼星海同班。1925年入岭南大学文理学院外语专业学习,后因两广军阀混战辍学回桂,先后在荔浦、桂林、平乐等地的学校教外语、体育和音乐。1929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声乐班学习声乐,先后师从周淑安、苏士林(...[详细]
马建光(1956—1985) 凤翔县城关镇人。1975年高中毕业,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5~1977年下乡插队,1978年1月参加工作,为宝鸡市第一针织厂保全工。他爱厂如家,认真钻研业务,对工作一丝不苟。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与本车间几位同志组成缝纫机修理小组,走街...[详细]
罗志张,1917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葭县。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928年至1929年陕西葭县大旱,庄稼绝收,他随继父外出讨饭,流落延川,其母饿死家里。灾年过后,跟随继父租地种庄稼,一年除去缴租、付牲畜耕地费用外,所剩无几。13岁时,给地主放羊谋生。1936年3月,罗志张毅然参加了中国工农...[详细]
李镇(1909~1985.10) ,广西贺县立头村(今钟山县立头村)人。民国21年(1932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回广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省立十中、富川等地中学任教。29年,在贺县八步与地方士绅共同创办私立临江中学,先后担任该校教导主任、校长。抗日战争期间,何香凝、欧阳予倩、千...[详细]
李玉泽(1895~1985),字润生.阳庙乡聂村人。祖为医学世家,自幼刻苦攻读《内经》、《伤寒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脉经》等中医典籍。17岁开始行医,21岁在本村“德生堂”药店当坐堂医,后自设“润生堂”。1938年家乡沦陷,李玉泽携长子赴焦作,先后在“魁盛广”、“永康”等药铺为医...[详细]
李绪恺(1900~1985年),梨林乡程村人。1918年就读于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次年考人上海同济大学,专攻内燃机专业。1923年毕业后,先后在唐山启新水泥厂及太原西北实业公司任工程师。1931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赴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进修,获特许工程师学位。1935年回国,先后任太原西北实业公...[详细]
李小顺(1929—1985) 河南郑州市人。50年代初在宝鸡市新秦纺织厂当工人,70年代后在宝鸡市蔬菜公司工作。他自小爱好体育运动,尤喜自行车运动。1953年代表宝鸡参加全省田径场自行车比赛,创造了1500米两次全省最高纪录。后入选自行车队,参加了全国比赛。1959年2月20日,李小...[详细]
刘歧(1924—1985年),西万镇邗邰村人。 1949年12月,刘歧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参加修筑成渝铁路时,脏活、重活他抢着干,荣立了甲等功。1951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奔赴朝鲜战场的千里行军中,再次荣立甲等功。1952年11月11日在上甘岭阻击战中,...[详细]
刘六民(1916年~1985年) 南乐县东节村人。出生在一个中等农民家庭里。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侵占到南乐县境。敌人在仅仅不到千口人的东节村公路旁就修了两座炮楼,一座是日军炮楼,一座是伪军炮楼,对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大规模地"清剿"和"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42...[详细]
李淑艺(1912-1985),女,原名李淑懿,孟县东小仇乡兰窑村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女子第二中学高中班。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转赴陕北公学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当保育员。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通过太岳区四地委安排到孟县任城厢完全小学校校长,尔后又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