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熙良(1905~1984)东至县人。3 岁起识字,后读家塾,12 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 年(1926 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牢记杨杏佛提出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积极参加 ,由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民国17 年去英国留学,民国21 年...[详细]
周双鸯(1937—1984),封家镇封家村人。1952年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入党,任乡妇联主任、县妇联委员。1956年,爱国大队建造县第一座水轮泵,周在工地上一个多月,双脚泡在水中,脸部浮肿,不肯休息一天,被称为“不知疲倦的人”。1958年,周回到大队任妇女干部,尔后20多年,...[详细]
周叔弢 (1891~1984),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收藏家,东至县纸坑山人,出身于封建官宦家庭。他幼年住在扬州,后移居青岛。民国3 年(1914 年)又移居天津,直至逝世。 周叔弢从民国8 年起,随叔父周学熙(两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任专务董事。后历任青岛、唐山、天津华新...[详细]
周春元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解放前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毕业后在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曾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的--和护校活动。解放后,他在贵阳师范学院工作30余年,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其著作和论文受到国内史学界重视。 周春元(1911-1984),潜江县沱埠垸袁桥村人。1937年...[详细]
郑曰仁(1901~1984)名举之,庐江县七桥乡人。民国17 年(1928 年)加入共产党,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委员、皖江行署秘书长、苏皖边区参议会主任秘书、鲁中冀南黄河大队党委组织部长等职。早在民国12 年在浮山中学任教时,就积极筹办图书馆,购进步书刊,供师生传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详细]
詹化雨(1911~1984),金寨县古碑镇人,宣统三年(1911 年)12 月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因家庭贫困,只读两年半私塾即辍学,9 岁开始给人放牛,民国18 年(1929年)任村贫农团和苏维埃主席。次年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0 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调皖西北少共道委工作。红四方面军离...[详细]
张震东(1907~1984),原名张福全。六安县独山镇人。家庭贫寒,童年随母亲乞讨,后给地主放牛。民国14 年(1925 年),投身革命,参加农民协会。民国17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1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作战勇敢,陆续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民国19 年秋,红军第二十八军为打...[详细]
张亚平(1962-1984年) 张亚平,大盈乡新民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出身农家。1970年入高河泾小学,1980年毕业于大盈中学。在校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尊师爱友,多次评为“三好学生”,高一时参加了共青团。高中毕业回队参加农业生产,好学上进,积极劳动,兴趣广泛...[详细]
张锡龙(1923~1984年) 张锡龙,江苏无锡人,幼年在家乡求学、务农。民国26年(1937年)来沪,入普陀路立美0厂做工。上海解放前,工厂解散,回家务农。1950年人中蚕公司第三丝厂做工,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2~1954年在勤丰丝厂、北京纺织工业部工作。1...[详细]
张祥元 (1919—1984) 男,舞台灯光技师。原籍浙江省定海。从小在上海石门一路大康水电行当学徒。1939年在同乐戏院从事舞台灯光,1942年转到上海共舞台任灯光,1947年进平津京剧团任舞台灯光。不久又到德昌电器行当电工。1952年进天鹅越艺社任舞台灯光,1954年进华东戏曲研究院,后转...[详细]
张坚安(1914—1984) 男,舞美设计。原名张熙昌,江苏省武进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身于高级职员家庭,毕业于大同大学建筑系。自幼酷爱书画、篆刻艺术,17岁时即有漫画作品发表在当时的《中国漫画》上。1937年进入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任北洋台高级职员。1944年到雪声越剧团任美术设计,开始了一...[详细]
章安仁(1916~1984年) 章安仁,浙江上虞人。民国27年(1938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先后在四川水利局、滇缅公路弥遮段工程处、战时运输管理局、公路总局第一区公路管理局和上海市工务局任职,从事铁路、公路定线规划、筑路、建桥、箱涵、路基、水坝等工程...[详细]
徐其海(1913~1984),金寨县斑竹园镇人。参加了商南立夏节起义,先后任红军游击队队长、红四方面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连长兼政治指导员、副营长等职,后参加了西征入川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西征入川,徐其海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作战科长、九十一师二七一团参谋长、九十一师参谋长等职。参加...[详细]
谢循初(1895~1984)当涂县人,幼年读书,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于民国8 年留学美国易理诺大学。翌年转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民国10 年毕业,授硕士。民国11 年回国后任武昌国立师范大学教授。民国13~16年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民国17 年...[详细]
筱湘卿 (1927—1984) 女,演员。原名顾桂芬,浙江鄞县人。原是被抛弃的女婴,从小由养父母带到上海居住。因家境贫困,于1940年9月入高升舞台戏班,拜文武双全的著名小生、筱丹桂的老搭档张湘卿为师,取艺名筱湘卿。1945年,到君玉、六艺等中、小型越剧团当二肩小生,后擢升为头肩。她开始学的是其...[详细]
吴铸人(1902~1984),原名寿金,生于盱眙县大通镇(今属天长县)一地主家庭。父亲系前清秀才。吴铸人少年时代于天长县官立高等小学毕业,又就读于盱眙第九中学、芜湖中学等,后毕业于北京大学。 民国13 年(1924 年),吴铸人在北京参加“中山主义实践社”,为骨干分子,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中...[详细]
吴善堂(1909~1984年),原名吴培庆,化名冯梓、李芳亭,吴家岭(今属华山镇)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善堂投笔从戎,后经青州四师学生辛少波、王子阳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中共莱阳县委秘书,接受县委指示回到吴家岭村开辟工作,建立中共吴家岭村支部,并兼...[详细]
吴茂荪(1911-1984),泾县茂林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行政系,曾任南京中央军校教官。1933年参加王昆仑主持的进步组织“南京读书会”,与主张抗日救国的进步人士开展团结抗日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茂荪任第七战区政治委员会秘书,率领一部分平津-学生组成工作队,在安徽歙县川军驻地开...[详细]
汪民视(1906~1984)歙县西溪南人。民国19 年(1930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民国23 年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寄生虫病学研究工作。建国后,历任大连医学院教授,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中国医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研究员,全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