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之(1894~1983年) 沈敏之,女,上海人。沈从小受父(基督教牧师)熏陶,在基督教会开办的小学里接受初等教育,后毕业于美国圣公会创立的圣玛利亚女校,并留校任教。民国17年(1928年),经-介绍,受聘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今复旦中学),任英语教师兼训导员,管理女生宿舍。女生...[详细]
盛爱颐(1900年——1983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是民国十大才女中唯一的实业家,是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上海百乐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原南洋公学)校董,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常州人盛宣怀的七女儿。 盛爱颐从小聪明伶俐、见多识广,是盛宣怀最为宠爱的女儿,盛爱颐就读上...[详细]
邱玉阶(1922-1983):南漳县花庄镇葛公河人。1948年6月组织农民武装,7月,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于报信坡生擒国民党南漳县长刘仲武。同月,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 邱幼读私塾,青年时代教书、行医,1941年,一度任保长两月。1946年,新四军新五师某团团长钟吉龙受伤,化名杨流太,到...[详细]
倪则耕(1911~1983),望江县雷池乡人,7 岁随父去江苏江宁六郎镇读书;12 岁寄居江苏邳县姑母家,17 岁入南京贫儿院。次年,因反院长-,被除名失学。民国20 年(1931 年),随某老师去南洋群岛,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当过印刷、刻字工,擦过皮鞋,也教过书。民国23 年因不甘受人歧视,...[详细]
梅长岭(1923~1983)铜陵人,字延年。抗战时期参加华北忠义救-。民国35 年入北平中国大学学习。1949 年去台湾后,曾拍摄影片《壮志凌云》、《扬子江风云》、《八百壮士》、《汪洋中的一条船》等。著有《电影原理与制作》等。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周与良 安徽省池州东至...[详细]
马文彦(1902~1983) 化名曹骏天,本县西关人。幼读私塾,后入渭北中学,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与杨明轩、邹遵等创办《新群》月刊,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是年,受邓中夏派遣,到郑州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陇海、道清铁路总工会。后又相继成立郑州豫丰纱厂工会、...[详细]
龙学海(1906~1983) 又名龙程芙,重兴镇富春村人。幼承庭训,天资聪颖,启蒙颇早。初入学馆,后进学堂,继入邻村高小。笃志勤读,成绩优异。父亲去世后,赴马来亚从叔经商。后入华侨小学读书,又赴新加坡读中学三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以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1929年毕业,赴美留学,入史丹福大...[详细]
黎重光(1903~1983) 原名绍基,湖北黄坡人,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长子。民国9年(1920年)去日本东京求学,3年后回天津,入南开大学读书,毕业后曾任济南鲁丰纱厂和中兴煤矿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建国后,他先后从香港调回轮船5艘,重建中兴轮船公司,任董事长,致力于祖...[详细]
李新安(1919.7.27—1983.5.2) 永乡乡阿寺村人。出身农民家庭。 1926年,在本村上私塾,后因家里缺少劳力于1933年辍学务农。1936年被拉去当兵。国民党军队-军饷,打骂士兵,他无法忍受饥寒交迫和皮肉之苦,暗中联络了乩个洛川同乡于1938年逃回洛川。1940年、19...[详细]
刘松年(1904—1983) 男,画师。曾用名刘善云、刘磊,号四明山樵。浙江省宁波人。1916年小学毕业,从父学画,后随父去北平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1930年到上海,画古画2年。1932年返回家乡,在宁波开明街画商业广告。1938年重到上海,先后进入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任画师。1944年进入丹桂...[详细]
刘健挺(1909~1983),清宣统元年(1909 年)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乡圣人山村一个农民家庭。7 岁放牛,11 岁时读了两年私塾,两年学堂,后因家境艰难辍学,返家种田。民国16 年(1927 年)参加革命活动,加入农民协会,组织发动农民抗捐、抗租、抗债。民国17 年10 月参加秘密的赤...[详细]
刘大松 (1929~1983) 刘大松,金陵乡金陵圩人。1951年组织7户人的金陵乡第一个互助组。1954年积极参加金陵圩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选为副社长,后为高级社副社长。1957年,刘大松带领群众修建凉亭桥小(二)型水库。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金陵圩大队支部书记。为解决金陵圩大队...[详细]
林巧稚,厦门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把她培养成才。林巧稚5岁丧母,由大哥大嫂抚养。大哥大嫂为了她能读书,而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中途辍学。林巧稚就读于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时,有次上手工编织...[详细]
柯象峰(1900~1983),名森,贵池县城内郭西街人。12 岁入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升入金陵大学,主攻经济学。民国12 年(1923 年),以文学士毕业于金大,留校任助教。 民国16 至19 年,柯象峰在法国留学,被法国里昂大学研究院授予博士学位,不久就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员,民国2...[详细]
金寿山(1912~1983) 浙江绍兴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学成材。曾先后在绍兴、贵阳、桂林、上海等地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伤寒温病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教研室主任、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医学)评议组成员。自上海中医学院创办...[详细]
金悫(1899~1983),字肖宗,滁州人。幼承家学,颖悟过人。17 岁时,入南洋大学附中,继而经预科升本科修读,成绩优异。民国12 年(1923 年)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民国13 年赴美国威司汀好施电器制造公司实习,次年进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民国15 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民...[详细]
江绍原(1898~1983)旌德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美国留学。民国12年(1923 年)回国后,从事民俗学翻译和研究。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49 年后,历任山西大学教授,科学出版社副编审、编审,商务印书馆编审。著有《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发须爪》,另译有摩尔的《宗教...[详细]
贾宏伟(1961—1983年) 贾宏伟,白鹤乡青龙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1967年进青龙小学读书,1975年入旧青浦中学,1978年秋初中毕业。1980年1月应征入伍,3月分配在部队农场,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踏实肯干,受到领导赞扬。1981年3月,调做...[详细]
胡毓秀(1906~1983) 女,江西高安人。民国15年(1926年)北伐军攻克高安县后,负责筹建县妇女协会,并参加中国共产党。次年,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开赴南昌参加八·一起义;后随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等南下广东,在参谋团工作。民国17年到上海,先后在中共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