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贾明 [公元1921年-1983年]

  • 贾明(1921~1983 年),原名董宗芳,河北省乐亭县第六区向阳宅村人。1943 年1 月,他在乐亭县第六区参加革命。因斗争需要,经组织批准,改姓名为贾明。1947 年1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先后任区队情报员、侦察员、区队长、旅部事务员、管理员、连指导员、营教导员。1947 年,国民党军...[详细]

黄志文 [公元1929年-1983年]

  • 黄志文(1929~1983),广州市人,家住荔湾区逢源路宝源中约。1952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农学院,分配到普宁县流沙葵潭农场搞农业科研工 作。1956年调到广东省农业局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曾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广东省内的惠来、东莞、梅县、普宁、新会、潮阳、澄海、乐昌、兴宁等县和白杨村柑桔场的柑园...[详细]

贺锦章 [公元1905年-1983年]

  • 贺锦章(1905 ~ 1983),名文绍,乳名福元,生于洪家关一乡绅之家。父亲星楼,清末秀才,从教为业。锦章生性倔强,患天花致右眼失明,父母不让攻读,要他辅助家务,但他不甘自弃,潜心仿效古人,刻苦自学,常到邻近学堂放牧旁听,憩息时大地当纸,柴棍当笔写画,或-兄旁,聆听庭训,或居书斋苦读,诗文并进...[详细]

何德全 [公元1897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 何德全 (1897-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长沙县人,1897年9月5日出生于长沙县干杉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到长沙做杂工。1914年投奔湘军第二师六团一营当兵,历时15年,由下等兵升任排长、连长。1929年因同情革命被...[详细]

冯乃超 [公元1901年-1983年,党的文艺战士]

  • 冯乃超(1901~1983年)盐步高村人。笔名和别名有:超、公越、冯公越、韬、子韬、冯子滔、公滔、冯仲堪、李易水、洞冥、成窍、N·C·等。出生于日本横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入横滨侨办大同小学读书。翌年秋,携弟妹随母回故乡念私塾,一年多后转回横滨就读。小学阶段开始翻阅家藏中外小说和诗词...[详细]

邓克明 [公元1906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邓克明 (1906—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安化县人,1906年7月14日生于安化县通溪合群村一个农民家庭。9岁入私塾,13岁成孤儿,由叔父抚养成人,做过小工、长工。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四师三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详细]

陈一诚 [公元1907年-1983年]

  • 陈一诚 (1907-198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07年2月20日出生于湘乡县谷水白鸳湾大塘冲一个徊农家庭。1923年考入县立乙等师范,1925年转入长沙师范,加入共青团组织。1926年春,被党组织选调参加湘江中学农运干部训练班...[详细]

程发刚 [公元1964年-1983年]

  • 程发刚 (1964~1983),男,本县西岔河乡彭家沟村人,民兵。1983年3月6日下午4时,程正帮助村民盖房,突然发现上湾西坡山林起火,立即翻过两座山梁,冲向着火山林,奋力用树枝扑打山火。烈火烧燃他的头发、眉毛、衣服,仍坚持开挖断火路。此时群众赶到,扑灭了山火,保住了大片山林。扑火中,程发刚被...[详细]

陈北鸥 [公元1911年-1983年]

  • 陈北鸥 (1911~1983) 笔名北鸥。福建闽侯人。大学毕业。1931年后历任北京左翼作家联盟执委,北京左翼文化总联盟常委,左联机关杂志《文学月报》和文联机关杂志《文化新闻》主编,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东北大学教授,《时代文化》杂志、《救国导报》、《救亡日报》、《大公报》总...[详细]

陈宝寿 [公元1908年-1983年]

  • 陈宝寿(1908-1983年),著名演员,生于陆丰县东海镇道场艺人之家。7岁时,在新荣贵戏班学习童伶制的白字戏,从此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漫长从艺生涯。8岁开始登台演出,坐“棚前椅”,还得“管箱”抱上去。契身期间,他先后在《秦雪梅连》、《王双福连》等剧目中担任10多个角色。契身期满后,本可上正字大...[详细]

蔡天心 [公元1915年-1983年]

  • 蔡天心 (1915~1983) 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历任成都《新民报》副刊,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员,中共辽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大学教授,辽宁学院院长,《东北文艺》主编,东北文联秘书长,中国作协辽宁分会专业作家、副主席。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详细]

蔡士烈 [公元1893年-1983年]

  • 蔡士烈(1893—1983),澄海县莲下镇程洋冈村人。早年毕业于浙江之江大学中文系和上海医专,曾任新加坡华侨民德中学校长、岭东新医学专修院教务主任,晚年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汕头画院特聘画师。擅长岭东工笔猫蝶画,笔致工秀,细入毫芒,素艳相宜,雅俗共赏。作品《猫蝶图》、《百蝶图》曾在广州、香港展...[详细]

毕树棠 [公元1900年-1983年]

  • 毕树棠 (1900~1983) 笔名民犹。山东文登人。民盟成员。1920年毕业于山东第一师范学校。历任山东文登县师范教师,中东铁路翻译,清华大学图书馆职员,意大利驻华使馆翻译,北京中国大学讲师,天津《民国日报》主笔,清华大学建筑系图书管理员,讲师。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详细]

安珂 [公元1959年-1983年]

  • 安珂,1959年8月21日出生在广州沙面的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籍贯河北省赞皇县。 那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安珂自幼就爱看描述英雄故事的“小人书”,爱听打仗的故事。他经常穿着他喜爱的小海军服,肩上挎着小木枪,和小伙伴一起玩“打仗”。上学以后,他开始阅读《雷锋的故事》、《普通一兵》等书。党的革命传...[详细]

祝维翰 [公元1911年-1983年]

  • 祝维翰(1911-1983) 今蓬安平头人。《藏汉大辞典》第一副主编、四川省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1929年,考入成都大学(川大前身)学习。1934年,入军委“军事交通队”学无线电。1938年毕业后,入成都国际无线电台实习。实习期满后,进了西陲文化院,开始藏学研究。解...[详细]

郑万钧 [公元1904年-1983年,林学家、林业教育家]

  • 郑万钧(1904年6月24日—1983年7月25日),出生于江苏徐州。林学家、林业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郑万钧于1904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在一所法国人办的职业学校读书,打下...[详细]

张宜盛 [公元1921年-1983年]

  • 张宜盛(1921——1983),字方文,台湾省台北市人,高山族,出生工人家庭。民国17年(1928年),他在台北公立太平第二中学读书。民国28年以后,先后任台北市《台湾新民晚报》、《新生晚报》总社及支社的记者、私立静修女中教员、七洋贸易公司店员。民国36年,台湾人民发动“二·二八”起义,宜盛担任...[详细]

张学铭 [公元1908年-1983年]

  • 张学铭(1908-1983),字西卿,辽宁海城人。爱国民主人士,国民党陆军中将。张作霖次子、张学良胞弟。东北讲武堂毕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任天津市 局局长,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旅居欧、美、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返回内地。1943年曾-接...[详细]

张怡荪 [公元1893年-1983年]

  • 张怡荪(1893-1983) 原名张熙,今蓬安金溪人。生前为四川省政协委员、《藏汉大辞典》主编、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顾问。1917年,张只身到北京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生时,有《公孙龙子序》等文章发表。1921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民国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讲师、教授,...[详细]

严雪亭 [公元1913年-1983年]

  • 严雪亭(1913~1983年)学名鉴初。原籍江苏昆山,生于吴县。家境清寒,14岁入银匠铺当学徒。因酷爱评弹,遂拜徐志云为师学唱评弹。一年后,放单档跑码头,年仅16岁。实践中,根据自己嗓音特点,把说、噱、弹、唱、演融为一体,形成平朴流畅的独特艺术风格,时人呼为“严调”,以一部《三笑》和一部《杨乃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