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汉华 灵宝县大王乡佛湾村人。1921年生,1938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即到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任警卫班长、副官。1940年剑延安,在中央党校任校务处科员、管理员和科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到黑龙江省肇卅1县任-长等职。建国后历任广州市-处长,中共肇庆地委常委、副专员、广东省公安厅...[详细]
时文庆(1917~1983) 原籍山东省莱东县人,雇农出身。1943年入党,抗日时期历任村武装干部,区、县各届救国会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专署民政科员,南下工作队员,区委会副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后至卢氏,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书记、监委书记、人大常委副主任等职。曾多次与敌战...[详细]
石火(1925~1983年) 石火,原名姚浪秋,出生于今四团乡团南村。民国29年6月参加革命,化名石火,任中共浦东工委秘书处通讯员,民国30年9月赴苏北抗大学习。次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结业后历任新四军一师、苏中二分区司令部机要员,苏中四分区及南通警卫团、苏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组长...[详细]
石泊夫(1908-1983),原名石明廉,岗李乡小石村人,出生于中农家庭。幼年上学,喜爱美术。1927年于开封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到上海美专学习,1932年毕业,先后在山东益都、陕西风翔、宜川等地中学教美术课。在国民党-的环境里,他仍坚持做革命工作,支持进步青年投奔共产党和八路军,有许...[详细]
任大娘(1900——1983年),紫陵乡紫陵村人,是革命烈士任建樟的母亲。大娘痛恨旧社会,向往新生活。早在30年代,她就支持长子建樟参加革命。1932年秋,建樟因参与并领导“沁济-”被捕入狱,大娘毫不畏惧,多次赴开封看望儿子,转达党对建樟的问候,并以慈母的爱鼓励儿子同敌人顽强斗争。建樟被杀害后,...[详细]
马文奇(192l一1983),原名马战,大马村人,生于小康之家。他在洧川中学读书时,受中共党组织的教育,按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为追求真理,投身于革命事业。1938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奔赴延安。1939年在抗大一分校学习。1940年任延安军事学院炮兵大队书记、南泥...[详细]
毛少先(1908—1983)原名毛少轩。江西省安福县洲湖镇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军排长,湘赣边工农民主政府警卫队队长,红六军团连长,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连长...[详细]
吕国铨(1904—1983) 字保全,号正崇。陆川人。幼年随父母迁居容县。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国防大 战班、革命实践研究院研究班。1924年在黄埔军校期间,随军出征讨伐陈炯明,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28年至1929年在第五十二师任职时,在...[详细]
陆雄林(1904~1983.7),广西梧州人。早年考入福建厦门大学,后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商科。民国15年(1926年)毕业回广西,任柳州市《柳江日报》。后在百色、平南、藤县、苍梧、梧州等中学任教。在上海读书和在柳州工作时,参加国民党并任区分部委员、国民党柳州市党部筹备处干事等职。从民国24年起,...[详细]
龙天武(1906—1983),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书香世家。父子衡熟读经典,兼习歧黄,济世救人,母覃氏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邻里称颂。龙天武幼习孔孟,少怀大志,甫入大学,适革命风潮凤起云涌,龙天武毅然辍学,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后入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中央军官训...[详细]
刘兆德(1916年~1983年) 台前县孙口乡屈岭村人。幼年丧父,家境极其清贫,11岁随母去山西逃荒。1935年参加红军。随军进入陕北后,刘兆德被编入中共中央警备团,任班长,与因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文而闻名天下的张思德一个班。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一部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战士...[详细]
刘一恺(1907~1983.4),广西贵县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广西郁林、贵县、南宁、梧州等地银行及广西贸易处、广西银行信托部任办事员、会计主任、总务股长、课长、经理等职。民国35年(1946年),在梧州与人合伙经商,相继开设华生贸易行、钧益竹庄,任经理,经营进出口贸易业务。还任苍梧县进出口业同...[详细]
刘辉山(1909—1983)江西省永丰县人。一九二七年参加当地农民协会,同年参加本地游击队。一九三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永丰白沙区苏维埃政府自卫大队区副大队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政保团副班长,红一军团直属工兵连排长、政治部政卫连副连长,司令部警卫...[详细]
林半觉(1907—1983),原名林泉,字半觉,号天晓、苍松室主、觉斋主人。雅瑶乡冠带村人。1926年毕业于广西省立第二师范。1928年至1934年从师黄宾虹汉印技法。1936年创办“春秋书画印社”。1938年进郭沫若主办的中国科学院考古学训练班深造。此后,历任融县黄金小学教师、广西艺术师资班...[详细]
李卷兰(1891~1983),女,句容茅山成村人。抗日战争时她的二儿子朱礼德,任句容二区玉晨乡中队副,她积极支持儿子开展抗日活动,为新四军保存军用物资。1943年春,日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清乡”、“扫荡”。李卷兰被日军抓住,逼问朱礼德和0弹药在何处?李从容不迫地回答:“不知道!”敌人见逼不出什么东...[详细]
蓝可尊(1958~1983),1958年出生于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的一个壮族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77年应征入伍,在广西军区某部特务连服役。 蓝可尊在连队里,勤奋好学,刻苦训练,入伍第二年就加人中国共产党。在连队几年,他先后任过副班长、班长、团侦察参谋、特务连连长等...[详细]
稽直(1901~1983年)。镇江人。少时毕业于五条街小学。青年时代.就读于扬州美汉中学。回镇后任商业学校英文教员,后又考入南方大学肄业。1921年,在镇江创办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镇江周报》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时为镇江第一共产党员。后到上海。与恽代英、任弼时等办...[详细]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 1910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北咸宁。 黄永胜1927年8月20日参加了罗荣桓在湖北通城县发动的通崇秋收起义,9月9日随通城起义部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部上井冈山。同...[详细]
何孟祥(1915.10~1983.5),河南省杞县人。著名拉面师。 1933年,何孟祥到开封尉庆楼学徒,出师后,他相继供职于馍头饭馆、公记饭庄、又一新饭庄。何孟祥为人憨厚,体格魁梧,强壮有力,学徒时因被师傅看中,遂以拉面技艺为终生职业。他制作的拉面具有光滑筋香的风味特色,被食客誉为"馍头家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