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德(1907-1983),文峪乡陈家山人,中共党员,曾任大队林场场长,多次被评为县、地区林业劳动模范。1982年荣获"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证书。 他出身雇农,早年随其父给富户扛长工,曾几度迁徙,有时不得不借岩坎栖身,长年风餐露宿挣扎在饥饿线上,建国后,在土地改革中定居于立水庙村...[详细]
于湘(1918-1983) 卢氏县范里乡人。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侦察队长、保卫科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社会部科长,中南-副处长,武汉市-处长,市-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武汉市-检察长等职。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怕牺牲,在警卫和政治侦察工作中,多次出...[详细]
岳维(1917—1983) 原名张民权,麟游县两亭乡稼禾庙人。民国23年(1934)从凤翔师范毕业,于两亭药王洞小学任教。民国26年(1937),被地下党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8年(1939)11月加入共产党,在山西太岳军区任决死队指导员、报务员、报务主任、电台队长。民国3...[详细]
叶彩英(1939~1983年) 叶彩英,女,浙江余姚人。1958年参加工作,北站百货商店化妆柜组长。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工作的商店,地近繁华的北火车站,日客流量达1万多人次,叶坚持待客热心、耐心、细心、虚心,为当好顾客的参谋,刻苦钻研业务,熟悉商品的性能、规格及使用方法,注意加快...[详细]
杨文淑(1907~1983年)女,镇江人,嫁民族资本家于姓为媳。在旧社会谨守封建礼教,深居简出。解放后,在市妇联的领导和鼓励下,学习政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抗美援朝时,她捐献金银首饰,购买飞机大炮。“五反”运动时,鼓励并支持其夫遵守国家法令,成为守法户。1933年,她将1175平方米居住面积的7...[详细]
杨森林(1916—1983) 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人。姜城大队党支部书记,宝鸡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2年,带领7户农民组织起市区第一个互助组,后又带头组织了21户的初级社,且粮食高产,为发展合作社工作在全市树立了典范。1955年种植果园20多亩,新挖鱼池2亩多,均高产。1958年和群...[详细]
杨秋人(1907—1983) 别名工白。桂林人。少年时在苍梧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至1931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参加阳太阳组织的一一艺社和决澜社。1939年回桂林从事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并担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47年春赴广州,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详细]
杨宏猷(1915~1983.10),又名应谦,河南省杞县大杨屯(今属圉镇乡)人。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行医,家境富裕。他幼入私塾,喜读古典小说,崇尚豪杰。1935年2月因抗婚出走滁县、镇江,以行医结交地方名士,阅读进步书刊。返杞后于1938年6月参加中共党员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翌年3月...[详细]
杨度春(1903~1983年) 杨度春,字逸飞,奉城北门村人。民国6年毕业于肇文学堂后,入南通张謇所办农业机械学校。民国9年考入南通大学农科,毕业后先留校执教,遂任江苏省无锡农业推广实验区主任、浙江省建设厅棉业处副主任等职。其间,积极推广美棉,并于民国24年春试验成棉苗田土蚕(即...[详细]
杨德才(1934~1983.7),开封市人。出生贫农家庭。因生活所迫,13岁起先后在饭店、理发店学徒。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通讯员、管理员、干事、副科长。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杨德才调卢氏县工作。一次,他带领五百多民兵参加修路劳动,自己先后4次连续3天3夜没休息。为赶修一...[详细]
阎彩云(1893~1983),河南省封丘县人。阎出身贫寒,幼时即在封丘清河集小天兴班坐科学艺,拜光绪名旦孙延德为师。工刀马帅旦,兼演花旦、正旦。出科后于民国初年来开封天兴班搭班演唱,颇有名气。他与李剑云、时倩云、林黛云、贾璧云并列为"开封五云",为当时汴中最著名的旦角之一。 1916年12月...[详细]
韦岁年(1941—1983) 凤翔县城关镇西大街人,初中文化程度,1958年参加革命。1965年调县人民银行工作,1979年10月调任县农业银行农业拨款监督员。任职期间,学习认真,工作积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在审查拨付行政支农资金中,坚持金融工作制度和原则,严格把关,共揭露和制止各...[详细]
魏今非(1903~1983),又名魏仰之,句容郭庄乡高阳桥(1969年11月划江宁周岗公社)人。1926年在湖北蕲春县组织店员工会迎接北伐。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蕲春县总工会秘书兼组织部长、县委委员、区委书记兼特支书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因蕲春-失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回家乡当小学...[详细]
王子珍(1901.7~1983.2),又名廷献、雨生,河南省荥阳县人。1930年毕业于河南中山大学。1931年9月至1936年12月任开封私立现代中学校长。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豫西各地做地下交通联络工作,向延安输送大批进步人士及爱国青年学生。1939年因宣传抗日被国民...[详细]
王子元(1924—1983) 岐山县益店乡人,1950年在岐山县任教,后入陕西省师专进修体育,1954年毕业后在宝鸡县虢镇、坪头、石羊庙等中学任教。1975年调岐山县体委任教练员。 王子元技术全面,素质好,事业心强。他在虢镇中学任教期间,一面认真授课,一面积极抓业余训练工...[详细]
王凝(1920~1983),又名王铁臣,清化镇五街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外交部办公厅机要处一科科长、机要秘书室主任、驻瑞士使馆一等秘书兼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专员、办公厅副主任、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译室主任、第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 1937年2月,王凝随家人逃居四川重庆,入重庆...[详细]
王梦其(1899~1983年) 王梦其,头桥乡联工村七队人。家道小康,幼年父母双亡。15岁毕业于鲁家汇观涛小学,18岁毕业于上海简易师范。次年起在吴淞小学、分水墩小学及东宋富户宋叔俭家执教。期间,曾从尤怀庭为师习山水画。26岁去上海开设真艺美术社,集画师10余人,主要业务为共舞台等大...[详细]
王建若(1891—1983) 又名丕基,宝鸡县杨家沟乡太公庙村人。宣统三年(1911)考入省立一师,复入武昌高师深造,后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曾任陕西省政府秘书兼教育厅秘书、河南省 厅厅长、乾县县长、临潼县长、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秘书、主任,西北民军司令部民政处处长。解放后,任民...[详细]
汪浩(1918年~1983年) 原名汪之平,台前县夹河乡顾庄村人。系汪洋烈士之胞弟。高小毕业。后在家乡组织抗日青年团,开演讲会、出墙报,编说唱词等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某部连政治指导员、中共寿张县委组织部长、郓北县委副书记、《人民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