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廖蓉花 [公元1966年-1983年]

  • 廖蓉花(1966~1983年) 廖蓉花,女,1966年出生于大田县湖美乡仁美村,从小勤劳实干,协助母亲做家务。她心地善良,小时就帮助五保户挑水、砍柴、拔兔草,深受乡邻赞扬。 仁美村大河上有一座木桥,两岸人们往来必经此桥。1983年4月18日中午,河水猛涨(离桥面只有尺余),放学后的6名小...[详细]

梁宏宝 [公元1962年-1983年]

  • 梁宏宝,1962年2月28日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县梁家墩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校读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成绩名列前茅。他爱听老师讲革命英雄的故事,爱读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雷锋等英雄事迹的书籍,从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一次,梁家墩大队一户社员的柴草间不慎起火,眼看火焰就要蔓延,危及周...[详细]

雷震 [公元1904年-1983年]

  • 雷震(1904~1983) 字叔鸣,广西龙胜县人。民国12年(1923)考入桂林桂山中学。14年“五卅”运动发生,桂林学生纷起声援上海工人-,被选为桂林学联委员。16年夏,由广西省政府公费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学习。22年毕业后到河南信阳师范任教。24年应广西教育厅邀请,回桂林任省教育厅视察员。...[详细]

赖祖烈 [公元1907年-1983年]

  • 赖祖烈(1907~1983),湖雷乡石城坑人。13岁随同乡到上海、扬州的烟店当徒工、店员,接触五四运动传播的进步思想。民国16年(1927年)“四·一二”事变,永定共产党人阮山疏散到扬州,在同乡中秘密宣传革命,他深受影响。次年10月回到家乡,即由阮山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红四军解放永定,...[详细]

况开田 [公元1912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况开田(1912~1983),江西莲花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况开田曾任第一方面军供给部副科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供给部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冀察军区供给部部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政委、第十九兵团后勤部政委。参加了...[详细]

康建西 [公元1907年-1983年]

  • 康建西(1907~1983)男,汉族。 郝家墕乡康小慕家沟村人。 1935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县清涧苏维埃政府财政科长、中共北二区委书记、定边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战期间,任绥德专员公署科长、处长。解放战争时,陕甘宁边区财政厅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供给部...[详细]

吉合 [公元1905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吉合同志是河南郾城县黑龙潭乡田庄村人。1920年参加冯玉祥将军的部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受冯玉祥的派遣,赴苏联军校留学。1927年在莫斯科加入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7月,由共产国际派遣回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他历任中共西北特委军事部长、红二十六军干训班主任、作战科长、...[详细]

贾志诚 [公元1908年-1983年]

  • 贾志诚(1908—1983),定边贺圈镇梁圈村人。父本姓杨,赘婿贾门以长子志诚易姓传宗。因家贫,志诚未能读书,以打柴糊口,后揽工度日,历尽艰辛。 民国25年(1936),定边解放后参加革命。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曾任村主任、乡长、市政府民政助理员等职。民国36年(1947)春,国民党马鸿逵部...[详细]

贾容 [公元1913年-1983年]

  • 贾容 (1913-1983),原名贾小蓉。安徽省怀远县人。幼年随父来东北,定居于吉林省延吉县。1930年毕业于吉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不久,随家迁往哈尔滨,人三江会馆附设的俄语传习所学习俄语。1932年毕业后,考人道里邮局第二支局任职,负责处理俄文信件。1934年被聘为《东三省商报》记者。3...[详细]

江文也 [公元1910年-1983年]

  • 江文也(1910~1983年),原籍厦门,幼年随父到台湾。民国12年(1923年)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武藏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工学科就读,毕业后考入东京音乐学校声乐科、作曲科。他创作的《台湾舞曲》参加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音乐比赛,获银牌奖。民国27年,他从日本回国,任国立北京师...[详细]

胡贤才 [公元1916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胡贤才(1916-1983) ,河南省新县卡房乡胡湾村人 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省罗山县特委便衣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警卫排排长,江北游击纵队第三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新四...[详细]

黄周规 [公元1910年-1983年]

  • 黄周规,南安金淘人,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民国20年(1931)毕业于厦门集美师范学校,翌年南渡印尼万隆谋生,经营小商店并兼夜校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周规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任万隆华侨抗日筹赈会主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执委。1942年,日本侵占印尼,周规被捕入狱7个月,出狱后又...[详细]

黄雪青 [公元1936年-1983年]

  • 黄雪青,又名焕有,外号“红毛”,为发展松溪县地方工业作出重大贡献。民国25年(1936),他出生于松溪县渭田乡竹贤村贫苦农家。从小聪明爱动脑子,在农村读过小学。建国后,土地改革时,当村儿童团团长。1952年8月被提拔到县-工作。1956年9月任中共松溪县监察委员会秘书。1957年9月下放基层,任...[详细]

黄新民 [公元1913年-1983年]

  • 黄新民(1913~1983) 黄新民,清流县北团里灵地乡人,民国2年(1913)生。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防化研究所副所长、防化研究院技术部副部长、国务院科技干部局领导小组成员兼引进人才办公室负责...[详细]

黄文 [公元1917年-1983年]

  • 黄文,长汀古城长校人,民国六年(1917)出生。二十年(1931)九月,他前往瑞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一年(1932),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曾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 民国三十三年(1934)十月,黄文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三过草地、三翻雪山的严峻考...[详细]

黄其华 [公元1902年-1983年]

  • 黄其华(1902~1983年),惠安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应马侨儒之聘到厦门双十中学任教,民国19~26年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出走南洋,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务长。民国34年,由菲律宾返厦任双十中学董事长,直至1956年。他推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双十中学施行“生活与教育统...[详细]

黄培庭 [公元1918年-1983年]

  • 黄培庭(1918~1983年)又名黄奶助。八都镇仁厚村人。 黄培庭于民国23年(1934年)4月在霍童桃花溪参加游击队。民国26年,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班长、排长、连长、代理营长、山东省荣军直属大队副大队长。民国32年,在泰州战斗中荣立三等功。民国3...[详细]

黄葵 [公元1903年-1983年]

  • 黄葵,字向初,号朝阳,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初先后就读于建区初高两等小学、建瓯中学。民国17年(1928)上海文治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省立建瓯中学、省立建瓯乡村师范学校及私立培汉中学语文教师。新中国建立后,曾一度任建瓯中学校务委员,1963年退休。终生连续服务教育事业35年...[详细]

黄金鳌 [公元1899年-1983年]

  • 黄金鳌(1899~1983) 陕北著名道情艺人。世居寨沟。父亲贺业,农民,年轻时作了黄家儿女婿,根据长子为岳父后嗣惯例,金鳌姓黄。幼年家庭殷实,祖母溺爱,无所事事,经常出入农村剧场,耳濡目染,同道情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4岁已会吹(笛子)拉(四胡)弹(三弦)唱(道情),后尤工四胡。1934年同他人...[详细]

何贤 [公元1908年-1983年]

  • 何贤(1908~1983) 何贤,原名相贤,广东番禺人。父名澄溪,胞兄何添。少时家境清贫,只读了三年私塾,13岁就到广州沙基一间油粮店做“后生”(小工),两年后转到顺德县陈村“福源号”当掌柜,料理油粮生意。不久,复到广州西荣巷设“鸿记”从事外币、黄金的报价工作。19岁时与朋友何善衡等人合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