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李尧宝 [公元1893年-1983年]

  • 李尧宝(1893~1983年),又名国富,泉州龙会铺棋盘园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二月生。父亲李九史,是油漆彩画艺人,兄长李琦会刻纸。李尧宝12岁读私塾,课余练习作画,还用心临摹《古今名人画谱》,在绘画技法上打下厚实的基础。 李尧宝18岁时跟兄长学刻纸,善作交枝缠草图案。继承艺术传统...[详细]

李延年 [公元1906年-1983年]

  • 李延年,县城北门内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家庭世代书香,祖父润之系晚清贡生,父宜守,曾任德化县丞。延年天资聪颖,先后就学于家乡及厦门的小学、中学。民国11年(1922)3月,其父为地方民军头子所忌,突遭杀害,家属亦岌岌可危。二兄家耀在永春中学任教,闻讯即急速扶携母亲及延年逃往厦门。为...[详细]

李文镇 [公元1940年-1983年]

  • 李文镇(1940~1983) 陕西洋县人。1958年高中毕业后,在洋县农中、师范任教两年。1960年考入西安医学院,1965年8月毕业,分配来宁陕县医院工作。1966年“文革”开始,群众组织相继成立,相互对立、攻击,一片混乱。李文镇坚持工作,不参加派性活动,被指斥为“逍遥派”,屡遭非难。19...[详细]

刘宗璜 [公元1915年-1983年]

  • 刘宗璜,乳名瑞生,笔名刘依林、白蓬、黄轲、丁秋野。民国4年(1915年)11月生,祖籍福安溪潭磻溪村,后迁居县城韩阳冠后巷(今为中兴街)。 民国19年宗璜在福安初中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他愤恨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度去南京-。民国21年冬,加...[详细]

刘跃安 [公元1937年-1983年]

  • 刘跃安,1937年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的金阳县的一户农家。彝族。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是奴隶主石衣家的放牛娃,彝名叫石衣加甲。解放后,1956年,刘跃安参加工作,在金阳县人武部当通讯员,同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先后在布拖县民警队、昭觉县民警队、省公安总队生产队、凉山公安支队直属三中队任战士...[详细]

刘树荣 [公元1958年-1983年]

  • 刘树荣(1958 ~ 1983),镇安镇岗旁村人。童年时爱听雷锋的故事,读书勤奋,常为同学群众做好事,是个“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务农,任生产队副队长,被评为先进民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刘树荣常为“五保户”挑水,送柴,碾米;为困难户请医送药,犁田耙田,排水灌溉;还义务维修村里电线,为...[详细]

刘家贤 [公元1926年-1983年]

  • 刘家贤(1926~1983) 女,安康县洪山乡人,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康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妇联含委员、安康县妇联会委员,是安康县著名的养蚕能手。1955年洪山乡成立养蚕示范小组,刘家贤任组长。以身作则,勤勤恳恳,钻研养蚕技术,单产总产逐年提高。1958年创春蚕张产...[详细]

刘光福 [公元1893年-1983年]

  • 刘光福(1893~1983) 刘光福,祖籍广东台山,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父亲早年在澳洲维多利亚州以采矿伐木为业,母亲为英国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母去世后,父亲将他及其弟送回乡,托亲属照料,在私塾学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刘重返悉尼。民国成立后,他欢欣鼓舞,参加澳洲的中国国...[详细]

李拓之 [公元1913年-1983年]

  • 李拓之(1913~1983年),福州人,晚年自号衍碧楼主。中学时代即组织“野火”文艺团体。民国20年(1931年)主编《南华日报》、《朝报》的文艺副刊,因发表进步作品被捕入狱。民国22年起,先后在上海浦东、泉漳等中学任教。民国27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编著《抗战联语集》。皖南事...[详细]

李士怀 [公元1911年-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李士怀(1911—1983)河南省商城县人。1912年出生于商城县上石桥镇高棚村瓦仓组,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独立第四师排长,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排长,连政治指导员,鄂-团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副营...[详细]

李实 [公元1903年-1983年]

  • 李实 (1903-1983),原名李抱一,又名魏维凡、魏抱一、苏华、老魏。湖北省襄阳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在襄阳地区发展了200余国民党员,成立了襄阳县国民党党部,他被选为县党部常委。1927年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带...[详细]

李任之 [公元1919年-1983年]

  • 李任之(1919~1983) 李任之,原名李包吉,曾用名李志中、李天民,广东东莞人。生于贫农家庭。他出生才5个月,其父即辞世,靠祖母与母亲抚养。母亲为使其继续求学,到马来西亚庇能埠做工,病逝异邦。 30年代,李任之受到进步教师的思想影响,向往光明,追求革命真理。民国24年(1935),他...[详细]

林舒谦 [公元1911年-1983年]

  • 林舒谦 (1911~1983年) 笔名一竿、纪零、萨兰、萨任夫,闽县人,家住今鼓楼区817北路。早年入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民国23年(1934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未毕业即离校。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战时民众巡回教学团团长,率团往各县演出,宣传抗日救国。从此,长期从事剧本写作,成为专业剧作...[详细]

林平凡 [公元1917年-1983年]

  • 林平凡(1917~1983年),惠安县东岭镇前林村人。民国32年(194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民国35至1949年9月,历任中共惠安县工委书记、闽浙赣游击队闽中支队惠安县人民游击大队副政委。1949年10月起历任中共惠安县委委员、常委,惠安县-副局长。1955年9月调任同安县县长,1960年6...[详细]

林罗志 [公元1911年-1983年]

  • 林罗志(1911~1983年)原姓罗名苏,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于槐南乡西华。其父罗承本以理发为生,母高氏卖油饼以补家用。罗苏9岁受雇当牧童,18岁开始做肩挑小贩。民国20年(1931年)当乡民团团丁,同年11月调永安县保卫团当号兵。民国23年逃回西华。次年被招入卢兴邦的新编五十二师当号兵。...[详细]

林诚 [公元1912年-1983年]

  • 林诚(1912--1983),又名林原,本姓苍名玉楼,生于双城县公正乡一个地主家庭。少年在家乡私塾就读,1929年入吉林省立第三中学,任学生会主席。1931年考入南开中学,在校学习成绩突出,组织能力强,被推为学生会负责人之一。1932年在学校积极领导-,宣传抗日救国、痛斥不抵抗主义,被学校开除。...[详细]

厉男 [公元1916年-1983年]

  • 厉男(1916-1983.7) 厉男,呼兰县人。其父厉勉早年留学日本,解放后,以民主人士身分任呼兰县副县长。厉男在学生时代就参加抗日爱国活动,1935年到日本留学。后到延安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到东北开辟工作,任嫩江省社会部副部长、沈阳市公安总队政委。1951...[详细]

利铭泽 [公元1905年-1983年]

  • 利铭泽(1905~1983) 利铭泽,广东新会人。出生于香港,是香港富豪利希慎的长子。少年时,其父聘请前清秀才教授《四书》、《五经》和古诗词,其后送他进香港皇仁书院读书。12岁时,又将他和7岁的弟弟孝和,由其管家陪同,到英国去读书。 利在英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系。在牛津,...[详细]

李桂林 [公元1916年-1983年]

  • 李桂林(1916.11-1983.6) 李桂林,巴彦县兴隆镇人。后随家迁至呼兰县康金镇前进村。8岁开始放猪、扛活、当长工、卖零工。1946年5月,被群众选为康金镇民主街街道主任和土改工作队的片长。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呼兰县东岗苗圃主任。1956年任康金镇党委副书记,1957年...[详细]

李德祥 [公元1940年-1983年]

  • 李德祥,1940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沙河区(今鞍山市旧堡区)一个贫农家庭。旧社会他是一个放牛娃,1949年家乡解放后他兴高采烈地背上了书包,到辽阳县首山高小读书。小学毕业后,于1958年8月到鞍山三冶 司学瓦工。不久,又随单位搬迁到抚顺。李德祥参加工作后,进步很快,刚学徒4个月,就被评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