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1906—1981),曾用名曹鸿堂、允烈、李振民、一恨,慈溪大隐石山下(今属余姚)人。14岁在宁波源顺布庄当学徒。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进广东黄埔军校。次年5月结业回宁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8月任中共宁波市委军委书记,兼中共浙江省委巡视员,12月参与领导奉化忠义乡武装...[详细]
王一新,原名张浴深,曾用名张化波、蔡友堂、张云中、林如等,河北安新人。1911年2月14日生于安新县三台镇山西村。1936年9月初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1937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以后历任中共山西省长子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晋东南太岳地委副书...[详细]
王恒守(1902—1981),字咏声,海宁斜桥人。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专攻理论物理。1932年秋回国,历任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二级教授兼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安徽大学任教。1976年受国家海洋局第...[详细]
王公道(1909—1981),原名广法,曾化名振玉,余杭乔司镇人。少年时在皮鞋店学艺。1930年到上海,接受革命教育,参加反帝反战大同盟,曾任上海皮鞋工人互助会执委、主任等职。1933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社联”、“左联”、“武联”等进步组织的书刊发行工作,在-下,机智...[详细]
王觐 (1890~1981) 王觐,宁漱萍,浏阳县三口般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上海中国公学政治科毕业,自费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科,1919年学成归国。 于觐回国后在北京从教18年,先后任清华、北大、河北大学法科教授、系主任和教务长,代理过朝阳学院院长,所著《法学通论》、《法...[详细]
涂履游(1907.11~1981.4),乳名寄寿。九屋乡涂家村人。 他9岁入私塾, 因父母早亡曾帮地主看牛。15岁后,先后在朱培德、蔡廷锴以及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当兵。1936年7月,他与伙伴们逃离胡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以后,涂履游工作踏实,英勇杀敌...[详细]
潘伯秀(1912~1981)1912年出生,都安拉烈乡人。1926年在陈鼓涛带领下,参加东兰县农民革命活动。1928年,在都安高小就读,因参加革命活动,中途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1929年底,参加都安起义,任农军司令员。1930年至1931年,投奔广东兴宁游击区未果。1932年考取广西师专乡村师范...[详细]
莫有福(1905~1981),祖籍在古城沙坝洲,后迁居富阳镇新永街。 民国7年(1918年) 富阳镇“韶武轩”玩字馆成立,莫有福曾加入学艺,工丑角。民国22年富阳镇“三和轩”玩字馆成立,他转入学艺,改工老旦,先后从师于桂剧演员李芳玉、湖南艺人唐信祥。民国24年“三和轩”改为“永乐轩”桂剧班,...[详细]
莫国琏(1922.4——1981.6) ,蒙山县陈塘镇朝垌村人,民国36年(1947年)7月,毕业于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文学系。 他在桂林师范学院读书时,35年5月由教授徐寅初、张锡昌介绍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两期桂林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负责领导桂林 活动,曾代表桂林师院学生参加广西大学学生在桂...[详细]
孟国基(1910~1981)百色市升平街人。因家境贫寒未能进校读书,从10岁起便在百色城黄泗记伞铺做学徒工人。1929年10月,参加邓小平、张云逸率驻百色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为勤务员。12月11日,参加百色起义, 加入红七军部队, 为勤务员。1930年任红七军政治部宣传员、青年队长。 193...[详细]
马廷斌 出生于1901年,字全钦,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详细]
马全钦出生于1901年,名廷斌,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详细]
陆秀轩(1900—1981),又名毓灵。壮族。三石区纳合村(今玩石村)人。毕业于东兰县立高等小学校。 1925年参加革命, 1929年任县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同年12月参加红七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军政治部庶务股员、湘赣苏区保卫局指导员、科长、红二方面军...[详细]
卢晓樵(1916-1981) ,名德,安徽省合肥市人,曾为国民党上尉军医。解放前夕,在贵州省的三都和金城江等地开诊所行医。 1953年,分配他到东江区卫生所工作,他发现长排村一些村屯群众有的面黄肌瘦、男女腆着大肚子、步履艰难,一副病态。他为病人做粪便取样化验。确认是血吸虫病,积极配合有关医...[详细]
卢群英(1905~1981)女,百色镇百胜街人。出生于贫苦家庭,从小在家劳动,十四岁时参加苦力搬运,靠微薄收入维持生活。1929年10月,邓小平张云逸到百色后,卢群英带领苦力工人数十人,到大码头搬运0弹药及大批军用物资,进入仓库,受到张云逸表扬。11月,黄启滔等到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卢群英积极...[详细]
龙幸民(1895-1981)原名龙永福,广西横县陶圩乡龙村人。1917年由横县公款考送到南宁广西凿井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从事凿井工程。1921年被委任为广西凿井传习所所长,南宁市政工程处凿井技师等。 龙幸民专长水文地质专业,特别对凿深井供水专业方面颇有建树。建国前,1920年他曾在南宁市建造深...[详细]
刘立道(1900~1981年),会仙乡邦山底村人。民国14年(1925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海丰农民自卫军干部训练所队长,同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5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干事、湖南农军辎重营营长、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参谋长。次年参加“南昌起义”后,赴广东任工农革命军第二...[详细]
李庆祥(1901~1981) 李庆祥,广东三水人。民国6年(1917年)上海广元英文书院毕业。民国8年进上海美商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当练习生,其间,公司派李去日本东京实习制造霓虹灯技术,后任公司工程师。 民国18年,李向亲友借贷法币5.65万元,建立华德电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霓虹灯、白炽灯...[详细]
李隆(1911—1981),原名李毓强、李克柔,浪平乡新旺村大车坪屯人。1927年考入博白县立初中就读。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革命洪流。参加反对国民党博白县长张有方和土豪李郁香的斗争。1929年春加入博白革命青年社,1930年春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组织剧团,演出反封建的《盲婚惨剧》、《可怜农》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