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涛(1922~1981)原名必杰,庐江县新渡乡薛桥村人,中共党员。 民国27年(1938 年)入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侦察科长、军事学院教员、福州军区守备二师师长、十九军后勤部政委(正师职)、江西省赣州军分区顾问。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李万平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详细]
于兴邦,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即墨县城关镇中山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在张店铁路工务段当工人。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党团组织的教育下,于兴邦认识到养路工作也是革命的需要,决心继承铁路工人的优良传统,做一个铁路线上的螺丝钉。他在入路的决心书上写道:“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上...[详细]
余品轩(1906~1981)今六安市南岳庙乡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委,三十三团政委,第十二师三十六团政委,第九军二十七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详细]
袁亮甫(1895—1981) 又名对明。国民党陆军中将,公安县章田寺乡人。八岁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由亲友资助读书。1911年读武昌陆军小学时参加辛亥革命活动。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历任排、连、营、处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官,湖北阳新县县长,武汉警备司令部处长。抗日时期任重庆卫戌司令部少将参...[详细]
袁金娣(1915~1981年) 袁金娣,又名阿妹,女,江苏常州人。7岁父母双亡,依靠姨母生活。13岁开始帮佣,22岁来上海继续帮佣直至24岁结婚,婚后经济困难,靠洗衣收入度日。 1957年,袁参加武夷路办事处潘东居委会工作,曾任生产组长、生产主任、居委会副主任等职。196...[详细]
尹树春 (1921—1981) 原名尹仙凤。女,演员。浙江嵊县浦口上江村人。中共党员。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33年进阳春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业师为钟加昌、金荣水,启蒙戏为《御碑亭》。1936年出科后挂头牌,演出于绍兴、宁波、杭州等地。1940年1月到上海,与竺水招、陈素娥等合作演出于浙东大...[详细]
尹明山(1911~1981),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人。宣统三年(1911 年)二月初八出生,家境贫寒,一家8 口,靠7 亩地为生。11 岁那年双目失明,只好在家里或在门口摸着墙根走。他虽失明,但有灵敏听觉,非常喜欢听民间艺人吹奏笛子和唢呐。他家门前不远,有条大路通往县城,经常有抬花轿吹唢呐的打门前...[详细]
杨中民(1909~1981) 原名应荣,潭牛镇美孝村人。早年侨居南洋。1928年于马来亚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回国,1931至1933年在上海文化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活动。1934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国难教育社,任沪南区委员。1935年被逮捕入狱。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始获释。后任上海泸南...[详细]
杨开道,字导之,县中和团北渡村(今北渡乡)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 民国5年(1916),从长沙明德中学毕业返家,以南北军混战未能继续升学,至民国9年始去上海沪江大学预科学习。半年后,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原南京高等师范),民国13年毕业。同年秋,赴美国哀阿瓦农工学院肄业,次年获硕士学...[详细]
熊挺(1905~1981),原名熊克勋,金寨县沙河乡人。幼读私塾3 年,后因家贫辍学务农。 民国15 年(1926 年),白沙河一带成立农民协会,熊挺被吸收为会员。次年5 年,参加农民赤卫军,曾在银山畈、段皮岭等地抵御河南军阀任应歧部进犯。他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被农友们誉为“熊大胆”。民国1...[详细]
肖国松,1978年毕业于江西省新干中学,南昌急救中心主任医师,现任南昌急救中心副主任。 邓九生,博士。新干县潭丘乡乌塘村人,现居住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1979-1981年,就读于江西省新干中学,班主任为赖井石老师(高一)和贺清发老师(高二)。1988年硕士毕业后,先后在江西吉安...[详细]
吴士绶(1904~1981年) 吴士绶,字希春,浙江浦江人。民国13年(1924年)入浙江医专求学。毕业后,于民国17年东渡日本留学东京大学,钻研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九一八事变后,吴愤然离日回国,在广东陆军军医学校任教授、外科主任医师。后离开部队去镇江,在江...[详细]
汤明奇(1912~1981)电机专家、国家技术一级工程师,河南太康人。 汤明奇193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到上海西门子洋行任推销工程师。1937年,任上海华成电器厂工程师,主要承担制造感应电功机技术工作,发誓要“制造出国产电机、电器来”。1938年夏,汤明奇任西南联大电机...[详细]
孙德和(1911~1981)桐城人。民国23 年(1934 年)赴德国留学,民国35 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1949 年后,历任上海第三钢铁厂厂长、总工程师,上海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北京钢铁局设计公司总工程师,鞍山黑色冶金设计总院总工程师,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详细]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详细]
史卓生(1900-1981),华县城关镇先农宜河堡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临潼关山中学任教,1949年在马兰干校学习,同年5月解放后任华县文教科科长和县文化馆馆长。 他特别热爱戏剧事业。l952年华县联合剧团成立,他关心剧团演出,经常深入到观众中听取意见。 他文史知识丰...[详细]
彭海清(1911~1981),原名任大廷。西充县仁和镇人,著名川剧艺术家。 他从小学艺,初学娃娃生,后学小生,辗转于南充平原班、仪陇黄旗庙亦乐科班、阆中春熙剧部。1933年后,在成都、绵阳、康定等地搭班演出。他炼得身体软若棉条,人称“面娃娃”。 1948年,搭什邡宣云...[详细]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详细]
刘自林(1940-1981) 刘自林,岱水桥乡黄坡村人,民国29年(1940)10月生,中共党员。 历任大队林业管理员、调解委员和治保主任。 1967年初,刘自林积极向大队党支部提出改造荒山的建议,得到大队的支持。由他带领12名社员来到枫神岭,开始采种、育苗、垦山、栽树,办起了园艺场,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