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丘纪祥 [公元1891年-1980年]

  • 丘纪祥(1891~1980),广东惠阳县人。 丘九岁随父来广州,赁屋居住于广州河南(今海珠区)同福路,并在私塾就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武学堂创立,丘入该校英文专修班,后南武学堂改为中学,丘是第一届毕业生。丘从小喜爱活动,在校寄宿,课余常在操场踢足球、赛跑、跳高,对持竿跳高最感兴...[详细]

莫雄 [公元1891年-1980年]

  • 莫雄(1891~1980),字志昂,广东英德县人。生于贫困的手工业者之家,仅上了3 年私塾,便出外当徒工,在广州石室圣心神学院当过伙夫。 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参加新军。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后,广东于11 月9 日独立,组成军政府。军政府...[详细]

苗秀 [公元1920年-1980年]

  • 苗秀(1920年~1980年),原名卢绍仪,三水县籍人,生于新加坡。著名作家,笔名有文之流、闻人俊、军笳、夏盈、苗毅等。父摆摊卖药,母摆档卖烟,家境困窘,仍勉力供儿入学。苗秀自小受英文教育,通过勤奋苦学,17岁便用华文在郁达夫主编的《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星光画报》上发表短篇作品,甚得郁的赏...[详细]

娄振奎 [公元1923年-1980年]

  • 娄振奎(1923—1980)净角演员。自幼酷爱京剧,以唱花脸自娱。后拜李德奎为师。由于嗓音与金少山甚似,学艺已有成效,遂下海,搭谭富英、杨宝森等班社,渐露头角,以“金派传人”红于津、沪等地。后又与李少春合作,受李倚重。又拜陈富瑞为师,习武功。1949年后,加入中国京剧院,长期与李少春、袁世海、叶...[详细]

李兴华 [公元1927年-1980年]

  • 李兴华 (1927~1980) 河北抚宁人。中共党员。1946年就读于华北联大。1949年后历任 政治处秘书,公安警卫师政治部秘书,《文艺学习》,《宁夏文艺》、组长,银川火柴厂干部。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评论《评张恨水〈啼笑姻缘〉》、《看电影〈春秋〉有感》等。同名人物: 李兴华 ...[详细]

刘仲容 [公元1903年-1980年]

  • 刘仲容 (1903—1980)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 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旧官僚家庭。幼承父教,中学毕业于天津。1925年冬,被保送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冬回国,国民政府分配他到军事训练总监部做翻译工作。因对蒋介石的-...[详细]

刘荣桂 [公元1925年-1980年]

  • 刘荣桂 (1925~1980) 笔名石汉。山东掖县人。1946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烟台地区文化局创作员,南京军区歌舞团编剧。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歌剧剧本《碧海红旗》、《未婚妻》、《红霞》等。同年(公元1925年)出生的名人: ...[详细]

李善邦 [公元1902年-1980年]

  • 李善邦 (1902—1980年),兴宁叶塘田心乡人,中国现代地震学的奠基人,中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重要开创者。 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1930年,在北京西山建立了近现代中国第一个地震台——鹫峰地震台。1941年,勘探发现四川攀枝花大型钛铁矿。1943年,在重庆设计研...[详细]

李仁溥 [公元1907年-1980年]

  • 李仁溥(1907~1980)字有德,号锦文,祖籍番禺,生于韶关。14岁从学于广州会馆儒医卫拔俦。18岁跟随兄长侍诊临证。民国17年(1928年)在韶关悬壶应诊,不久医名日躁。当时韶关有多种疫病流行,仁溥运用传统医药治疗霍乱、痢疾、伤寒、疟疾等病,活人甚众。 李仁溥诊病辩证精确,融伤寒、温病诸...[详细]

林丕洲 [公元1897年-1980年]

  • 林丕洲(1897-1980年),原名肇基,第三区大铛湾堡(今属河镇)社塘村人。民国6年(1917年)考进广东省立肇庆中学,民国7年因患脚气病停学,回到罗阳圩万和堂药房跟随父亲林荫棠学医。 民国11年(1922年)丕洲开始独立行医。他先后在社塘、罗定县塘任医生,直至1949年阳春解放。1950...[详细]

林亦素 [公元1894年-1980年]

  • 林亦素(1894—1980),原名林贤俊,别号一恕,字素,澄海县溪南镇南砂村人,爱国民主人士。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之后,亦素受新思想影响,民国9年(1920)居留香港期间,号召旅港潮州各界人士驱逐桂系军阀潮梅镇守使;民国12年下半年,在彭湃和海陆丰农-动影响下,在家乡发动、组织...[详细]

凌霞新 [公元1889年-1980年]

  • 凌霞新 (1889—1980)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实业家。 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人,1889年生于平江县清水一个富裕家庭。幼时读私塾,后在长沙明德中学学习。1910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同文书院、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学习。1917年在东京帝国大学采矿专业毕业。1924...[详细]

李明灏 [公元1897年-1980年]

  • 李明灏 (1897-1980) 国民党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全国政协委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醴陵县新阳乡横田村。1914年入醴陵渌江中学。翌年转入河北保定私立中学。后入日本东京士官学校。1922年7月归国后,相继任长沙陆军讲武堂少校队副、广州大本...[详细]

李季 [公元1922年-1980年]

  • 李季 (1922~1980) 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中共党员。初中肄业。1938年到陕北抗大学习。历任连指导员,党校支书,小学教师,报社社长,延安《群众日报》,中南文联出版部长,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长江文艺》主编,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协创委会副主任,作协兰州分会主席,《诗刊...[详细]

李赤 [公元1926年-1980年]

  • 李赤 (1926~1980) 原名李继元。天津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46年后历任天津市《中国新闻日报》副刊,哈尔滨兆麟书店职工,哈尔滨中苏友协《苏联介绍》,哈尔滨市文联文学组、戏剧创作组副组长,北京市作协文学讲习所学员,黑龙江省文联《北方文学》月刊副主编。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详细]

廖公圃 [公元1892年-1980年]

  • 廖公圃(1892—1980年)祖籍上华镇横陇村,生于泰国,15岁起协助其父经商。卢沟桥事变后,廖公圃全力支持国内抗战,任全国“劝募公债暹逻分会”副会长,与爱国侨领蚁光炎、萧佛成、郑子彬、陈景川等人—起,发动侨胞,支持抗日救国。继又与劝募公债同仁30多人发起组织潮州会馆,任副主席。并与蚁光炎、陈景...[详细]

金慕儒 [公元1903年-1980年]

  • 金慕儒(1903 ~ 1980),字行美(排行第三,乳名美三),利福塔人。他出身贫寒,曾先后从事过织布、染布、挑煤等各种营生。后经人介绍,帮助叶(长春)管事做跑腿生意,主要是经营 烟,穿乡代购,赴津市、常德代售,结识了不少商界朋友,为他以后进入商界名流迈开了第一步。 1926年,省农协特派员...[详细]

胡海天 [公元1929年-1980年]

  • 胡海天(1929~1980),又名应波,花东镇阳升村人。其父胡活泉,是当地老中医。民国38年(1949)胡海天毕业于广州汉兴中医学校,先后在广州志德医院、汉兴中医院任医师。1950年以后,曾任广州大众联合诊所所长、广州市卫生局中医技术审查员、广州中医学院讲师、《新中医》杂志等职。 胡天海在发...[详细]

黄昌儒 [公元1904年-1980年]

  • 黄昌儒 (1904-1980),字石震,河南塔头人,先后毕业于乐昌师范讲习所、广东陆军测量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 民国 14 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底参加海南岛讨伐军阀邓本殷的战役。此后先后任陆 军第四军李济深部师长、参谋长、陆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总部副参谋长、...[详细]

何显庭 [公元1894年-1980年]

  • 何显庭(1894-1980年),又名次南,乳名亚旺,以“蛤仔旺”绰号著称于世,原名鲜为人知。松柏镇青山茅坡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身躯高瘦,自幼从师学习蛇医,学轻功,仿蛙跳,能跳跃2.7米,善捕蛇捉蛤。 蛤仔旺治蛇伤,能鉴别各种蛇伤口齿形状,对症施治,有起死回生之功,名扬全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