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琳(1902--1979),字振声,辽宁省海城人。中国民主建国同盟盟员。1927年毕业于奉天专门医科学校(通称沈阳小河沿盛京医学院)。曾先后在盛京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湘雅医院、南京中央大学、成都中央大学、昆明中正医学院、兰州西北医院和西安西北医学院等病理科、系任教。1937—1940...[详细]
林敏(1918—1979),嘉兴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部队任文化教员,在抗日军政大学任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通化日报》社科长、主任,《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和新华社辽北分社总。历任江西日报第一副总,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副台长、台长,赣南电...[详细]
凌普选(1953—1979),临安鱼跳乡赤岭人。高小毕业后,回村参加农业劳动。1973年在公社担任农技专管员。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在部队受到连、营5次嘉奖,并获优秀“共产党员”、“四会教练员”光荣称号。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带领战...[详细]
林凤云(1928-1979) 辽宁省东沟县新沟乡柞村人,男,53256部队(师)副政委,1947年7月入伍,中共党员,1979年2月17日牺牲,终年51岁。立三等功三次。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林登岳(1898—1979),原名登鳌,武义塘里村人。秉性好学,记忆力强,小学起常跳级升学,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一年后即进上海大学。1924年,由瞿秋白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回家度春节后偕学友千如嫦赴上海。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反帝运动爆发前后,担任中共上海杨树浦区委宣传部主任,...[详细]
(1960~1979)李克弟,东关乡西读村下朔屯人。1978年3月入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3245部队坦克团7连代理文书。 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积极要求到第一线参战。党支部同意了他的要求,分配他在指导员所在的坦克车当二炮手。他一方面抓紧时间熟悉...[详细]
李开华(1947-1979) 四川省江北人,男,1965年8月入伍,53469部队3炮连连长,中共党员,1979年2月25日在激战中牺牲,终年32岁,追记一等功。广州部队授予李开华同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详细]
李德飞(1955—1979),城厢镇永靖村上弄力屯人,农民家庭出身。1974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53561部队服役,任战士、班长。李德飞在任班长期间,对班上战士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努力掌握杀敌过硬本领,并教育战士服从命令听指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1979...[详细]
粱正标(1914—1979),榄圩乡榄圩街那排屯人,中共党员,历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大队长、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评为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1970年后在家养老,1979年2月病故。 梁正标出身于贫苦家庭,年幼便为生活所迫去给人家放牛、打工。1943年从...[详细]
梁世昌(1886-1979) ,字午凤,城厢人,清庠生。1907年留学日本同文书院,毕业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在广州工作。1926年与陈勉恕支持县城进步知识分子成立丙寅学会,会众推梁世昌为学会常务理事。1927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陈勉恕和梁世昌都被列名通缉,避居城西青云村,后乔装商人,步行到北...[详细]
梁绍鸿(1917~1979)百色镇共和街人。家庭经济较为宽裕。梁从小勤奋好学,在读小学期间,父亲给其零用钱,他多用于购买书籍,进行阅读。因其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学习,在小学读书时,成绩非凡。在1931年夏考广西省立第五中学(今百色中学) 时,在1000人的考生中名列第一。同年9月至1934年7月...[详细]
梁开急(1957~1979),壮族,新江乡华联村那威下坡人,1977年参加大队武装基干民兵排。平时集训,他为了练就一身杀敌本领,不怕苦,不怕累,表现了新中国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爱憎分明的精神风貌。 1979年2月17日, 党中央决定对越南的武装挑衅进行自卫还击。动员令一下,梁开急一马当先,报名...[详细]
雷震(1897—1979),字儆寰,长兴吴山人。1912年入湖州省立第三中学(今湖州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1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3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院政治科,主修行政法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湖州省立第三中学校长,半年后辞职。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后转任-编译...[详细]
雷应川(1957-1979) (1957—1979.2.26)湖南省江水县人,男,1977年1月入伍,53254部队1连班长,1979年2月26日在攻打班占西侧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冲锋在前,胸部负伤,腿骨折断,坚持下下火线,指挥掩护战友冲锋杀敌,并强忍剧痛爬向敌营指挥部,消灭了上尉营长以下13...[详细]
兰延春(1958-1979) (1958—1979.2.20)广西忻城县人,男,53217部队6连卫生员,1976年3月入伍,1978年11月入党,高中文化,在自卫还击作战中,他冒着敌人的枪弹,英勇抢救伤员,当他胸部中弹负重伤后,仍然坚持为六名战友包扎,最后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一名受伤的民工,壮...[详细]
蓝锦光(1952—1979) 白圩镇大浪村拉黎庄人。壮族。初小文化。出生贫农家庭。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3月复员任民兵排长。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任大浪大队支前民兵排长。在前线,他跟随解放军出色地完成了抬送伤员和运输弹药的任务,穿插进攻高平时,3...[详细]
金守儿(1955—1979),富阳王洲乡(今属场口镇)人。1976年3月入伍,为广西军区独立师独立团八连六〇炮班战士。勤学苦练,成为投弹能手和出色炮手。197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前血书誓言,战时勇猛顽强。是年2月17日,随部攻打越南保肯公安屯,右额为敌弹...[详细]
贾玉璋(1887~1979),字瑞芝,河南武清人,民建会员。弱冠之年,习营粮食生意。清宣统三年(1911年)弃商从军。辛亥革命后,历任陕西省督军署军需课课长、国民军司令部军需处处长兼财政部印刷局局长、西北银行总管理处处长等职。同仁以“老总”誉之。抗战初期一度赋闲。民国31年(1942年)熊斌主陕...[详细]
胡士莹(1901—1979),字宛春,室名霜红移,平湖人。幼承家学,十分用功。4岁时发痧子,大病一场,两耳重听,从此便养成沉静的性格。6岁时,由父教读识字,10岁前已能熟读《古文观止》,并能背诵《四书》如流。14岁考入嘉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两年后因病辍学。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