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杨扶青 [公元1891年-1978年]

  • 杨扶青,名永兴,字扶青(辅卿)。1891年生子乐亭县三合庄乡杨岗子村一个富有之家。受父亲振彩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影响,扶青早年即产生为国为民 之信念。他于乐亭县官立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滦州师范学校,未入学即复考入天津水产专科学校。1917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东京水产讲习所公费 留学。当...[详细]

薛光前 [公元1910年-1978年]

  • 薛光前(1910—1978年) 薛光前,乳名桂生,白鹤镇人。在白鹤读完小学。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民立中学初中部。在南洋中学读书时秘密参加国民党,结业后在吴县县党部任秘书,半年后去上海县党部工作。19年入东吴大学,22年6月毕业。23年主编《1933年之上海教育》...[详细]

徐炳荣 [公元1916年-1978年]

  • 徐炳荣(1916—1978),临泉县杨桥区人,文艺工作者。 徐炳荣出身贫穷农家,12岁入庙为和尚,后还俗,入戏班学戏艺,辗转于豫皖边区。徐炳荣天资聪颖,又能虚心苦学苦练,戏剧表演技艺不断长进。他唱的“沙河调”浑厚高亢,极受观众欢迎,“徐红脸”之名称著于皖西北、豫东南10多个县。《寇准背靴》(...[详细]

香翰屏 [公元1889年-1978年]

  • 香翰屏(1889- 1978) 别名桂珍,别号墨林。石乡坡子坪村人。其先世本姓查,后来,因故而改查氏为香氏。9岁时丧父,太夫人陈慧敏将其扶养长大,躯干短小而胆略过人。 1909年,强 盗数百人抢劫其乡,他率亲族子弟数十人追赶,名震乡里。 民国元年(1912)赴广州学法政,加入国民党。19...[详细]

吴云 [公元1903年-1978年]

  • 吴云(1903~1978),又名吴羽仙。民国12 年夏,在芜湖补习班学习时,由薛卓汉介绍加入共青团。同年秋,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由-介绍与吴霆、吴震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3 年夏,同黄天伯、胡萍舟、吴震等回凤台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积极宣传马列主义,进行革命活动。次年夏,回上海大学。民国19 ...[详细]

吴半农 [公元1905年-1978年]

  • 吴半农(1905-1978),号曲林,原名祖光,泾县茂林人。著名文学家吴组湘胞兄。1919年考入宣城省立第八中学,两年后转读芜湖圣雅各中学。在校时曾组织开展中英文辩论会,出版《狮声》进步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协社”。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以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召开追悼会,并在会上发表演讲...[详细]

吴宓 [公元1894年-1978年,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 吴宓(1894-1981),著名西洋文学家,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生,陕西省泾阳县人。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攻读新闻学,1918年改读西洋文学。 留美十年间,吴宓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有过不少论著。 192...[详细]

韦丛芜 [公元1905年-1978年]

  • 韦丛芜(1905~1978),霍邱叶集人,原名崇武,又名立人、若愚,韦漱园之弟。民国7 年(1918 年)春入湖南法政学校。民国9 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民国11 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后又去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求学。民国14 年与韦漱园、曹靖...[详细]

王子正 [公元1895年-1978年]

  • 王子正(1895.2——1978.1),原名王恒新,字子正。今莱城区寨里镇涝坡村人。青少年时期好学上进,且多才多艺。先后在小学、中学、大学深造。毕业后任济南爱美中学美术教师,曾与齐白石等同为文艺界民国“十大”代表。王先生与-、0上层人物都有密切联系。后被授-上校军衔,解放后被-数年。1959年建...[详细]

王思华 [公元1904年-1978年,经济学家]

  • 王思华,又名王慎铭,1904年出生于乐亭县王滩十家子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经常与李大钊接触,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6年赴法国、英国学习期间,着手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 1930年冬,思华回国后应聘于北平大学和中法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同时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左翼教授联盟。在中共...[详细]

王四贵 [公元1895年-1978年]

  • 王四贵(1895-1978),碗碗腔名老艺人。大荔县石槽村人。自幼投师东高垣村皮影艺人曾儿。他勤于学习,不久即坐鼓说戏,生旦净丑,行行出众。他演唱的“十大本”以及《珊瑚塔》、《观音堂》、《金琬钗》等很受群众欢迎。后因嗓音变化,他又苦练月琴,终于练得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如泣如诉。群众赞誉他弹月琴就...[详细]

王德元 [公元1908年-1978年]

  • 王德元(1908-1978),艺名猛开花。渭南市临渭区孝义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随着名艺人王谋儿学艺,因记性好,过目不忘,青年时期就能演唱24本戏,出师后誉满同、朝,荣获“猛开花”之称。 他为人耿直,性情爽朗,一生从艺,精益求精,生、旦、净、丑均能演唱,扮演小旦尤为出色。最拿手的戏是《打仗》...[详细]

王本清 [公元1906年-1978年]

  • 王本清(1906~1978),丰城镇里疃村人,全国民兵模范。 1945年王本清参加八路军,冬,负伤复员回家。1946年1月,被推选为村民兵基干团副团长,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本清任基干民兵团副团长后,在全区带头组织贫雇农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他带领民兵多次打退国民党地方武装...[详细]

唐哲明 [公元1908年-197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唐哲明(1908~1978)桐城人。原名唐明。民国13 年(1924 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7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在西安、上海、北平、天津等地从事党的秘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冀南特委军委书记、河北民军参谋长、八路军东进纵队副司令员兼第四支队司...[详细]

束世徵 [公元1896年-1978年]

  • 束世徵(1896~1978),字天民,号秋涛,芜湖人。幼入私塾,熟读经书。清宣统三年(1911 年)8 月,入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在芜湖任私塾教师。民国9 年(1920年)8 月,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特别生,次年正式录取文史地部。在校时,王伯沆、柳翼谋老师的史才与史识、史德对其影响颇大,从而...[详细]

施根妹 [公元1912年-1978年]

  • 施根妹 (1912—1978) 女,演员。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因家境贫寒,为求生活出路,于1923年春父母送她进本村的第一副女班,拜在金荣水门下,与施银花同科习艺,工老生。学有《双珠凤》、《双金花》、《四香缘》、《玉连环》等戏,都饰演主要老生。未出师门便演于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地,...[详细]

彭程万 [公元1880年-1978年]

  • 彭程万(1880一1978)字凌霄,号克亮,贵溪县金沙乡流岭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考取秀才,二十九年进江西武备学校,学习步炮兵科。次年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后改人日本陆地测量部修技所。留日期间追随孙中山先生加人同盟会,从此投身民主革命。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孙中山领...[详细]

南式仁 [公元1915年-1978年]

  • 南式仁(1915—1978) 男,舞美设计兼绘景。浙江乐清人,出身于民间泥塑艺人世家。4岁丧父,仅读过小学一年。14岁从叔父学艺三年,16岁即外出谋生,在温州等地从事玻璃、妆奁、花伞绘画、祠堂、庙宇彩绘,塑佛像以及纸扎、彩灯装点实业。历25年成为著名的民间雕塑、彩绘专家。1955年,经浙江省文...[详细]

刘有道 [公元1901年-1978年]

  • 刘有道(1901~1978),字友陶,吴邦治、炎正,岳西县斯桥乡人。民国8 年(1919年),考入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6 年毕业。其间,曾参与王步文等领导的安徽省会声援“五四运动”和“六二-”,以及驱逐省长李兆珍等青年-。 民国15 年8 月,私费赴日留学,入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详细]

柳青 [公元1916年-1978年]

  •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