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云 (1903—1978)号汉甫,又名乃云,化名刘湘南。济宁县(今济宁市任城区) 刘营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建立了中共济宁特别支部,负任交通工作。 1928年8月济宁特支重建,任书记。1929年他奉山东省委指示,到嘉祥县武翟山一带开展建立根据地活动时被捕。1931年出狱后与...[详细]
刘民生(1888—1978)原名在勤,字民生,后以字行。沂水县刘家山宋村人。1914年毕业于山东省法律专门学校。为济世救人,潜心研究中医中药学,回乡开设“世仁堂”中药店,行医5年。1919年,任直隶省(今河北省) 盐山县承审员。翌年回济南担任律师。1921年,当选为山东省议会第三届议员。当时,山...[详细]
刘康来(1922—1978)淄博市人。中共党员。1951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建筑公司工人、 公司党委副书记、 济南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常委等职。1957年在建筑公司工作时, 吸收先进技术,采用模型平排刮料法,提高工效2倍。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先进生产者大会。1958年、1966年两次获...[详细]
刘集臣(1904—1978)黄县(今龙口市)南梧桐村人。为烟台锁厂创办人之一。1930年与人合伙开办程明造锁厂后,相继研制出自行车锁和弹子铜挂锁。60年代与他人合作研制出双开锁,填补世界造锁业空白。他还研制出10余种造锁设备,沿用至今。 ...[详细]
刘凤英 (1910—1978)女。 解放前随母逃荒流落于高唐县韩寨乡李化梓庄。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抖鞭使车、扶犁耕地,锄、割、打、压等男人常干的农活,她都精通。1950年被评为“平原省农业劳动模范”。1951年,率先在本村成立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实行科学管理,率先开创...[详细]
李力修 (1907—1978)原名霁轩,字月亭。莱芜县李家封邱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中共党员。1938年2月,参加抗日工作。1947年4月后,历任泰山区支前司令部秘书主任、 莱芜县粮食局局长。1949年1月后,历任莱芜县县长、中共莱芜县委书记、泰安地委副秘书长、山东省委-部办公室主任、中共...[详细]
黎化南(1909—1978)湖北省长阳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长阳游击队中队长,红三军第七师特务大队排长。师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长,红二方面军司令部第四科科长,独立第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八旅副官主任、旅供...[详细]
李凤五(1914—1978)招远县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胶东军区交通营指导员、中共山东第一区党委总务科长,鲁南行政主任公署科长、财政处长兼实业处处长、粮食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城市工作队党总支书记,山东洪山煤矿党委书记、经理。中华人民共和...[详细]
缪朗山 (1910~1978) 笔名缪灵珠。广东中山人。大学学历。1944年后历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研究班负责人。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缪灵珠美学文集》、《西...[详细]
孔广弘(1913—1978)乳山县(今乳山市)湘沟村人。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等职。1935年11月,参加“一一四”-,并任西路牟平大队第三-队队长。 1939年3月后历任中共牟平县委组织部组织干事、社会福利部副部长,中共牟海县委书记、牟海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详细]
鞠允明(1907—1978)沂水县鞠家官庄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村支部书记。1956年他带领群众治山治水,封山造林,整地改土,改善了生产条件,创平均亩产粮食500公斤的纪录。 是年,他参加了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大会。 ...[详细]
胡敦复(1886-1978)江苏无锡人。早年入南洋公学外院、中院读书,因成绩优异而有“神童”之美誉。190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获理学士学位。回国后1930--1935年任交通大学科学学院数学系主任,被誉为微积分权威,为交大“五大教授”之一。因其胞弟明复、刚复均在南洋公学读书、在交大任教而在...[详细]
黄冠亭(1922—1978)掖县(今莱州市)黄家村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任胶东五旅文化教员、指导员。后任北海独立团副政治教导员、北海独立营营长。1947年春任胶东六师作战科长。1947年秋任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副团长、团长。1950年任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1969年任...[详细]
侯田成 (1918—1978)费县寒两寺村人。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农业合作社社长。 1953年冬, 他带领群众修筑拦水坝扩大灌溉面积200亩。1955—1957年, 带领群众整治荒山500余亩,栽树近8000株。1957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何诚 (1917—1978)定陶县人。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游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1年起,先后任冀鲁豫支队分队长、八路军第二纵队供给科科员、新四军三师供给部科长、东北军区后勤分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分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详细]
韩万煜 (1920—1978)邹平县南关村人。中共党员。1938年5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特务团指导员。 1945年10月,随山东野战军第7师进军东北。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河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 ...[详细]
郭有明(1910—1978)平邑县杨谢村人。全国造林劳动模范。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担任社长、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推广良种和新式农具,挖鱼鳞坑,建苗圃,大力发展林业。1958年成立林业专业队,建立林场, 年育树苗50亩,除满足本村400亩山岭河滩造林所需外,...[详细]
郭兰村(1902—1978)名 馨。潍坊市潍城区城里人。他擅长工笔人物,兼画骏马和工笔花鸟。平生得意作品有《水浒传人物绣像》一百单八将,1952年入选全国第一届画展。代表作还有《凌烟阁功臣绣像》《流民图》《昭陵六骏图》等。他还精于红木嵌银漆器和风筝设计。30年代,曾参加国民政府全国铁路总局在北平...[详细]
耿光波(1903—1978)沂源县燕崖乡南安乐村人。中共党员。1932年秋,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8—1940年,组织鲁南抗敌工作团和鲁南抗敌动员委员会,历任常务委员、组织部长。1950年7月调入国家农业部,曾任农业部机械局副局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