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西 (1913~1978) 笔名朱丹。北京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38年任延安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团员、一大队宣传干事,120师战斗剧社社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军大艺术学院主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院长,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工团团长,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工团...[详细]
庄中一 (1910—1978)原名庄兆贵,又名庄文卿。潍县人。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二大队, 任党支部书记。同年5月起,先后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七大队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一团二营副营长...[详细]
坚强的妇联干部 郑秀宝,又名林秋萤、黄毓秀,晋江安海镇人,1924年3月生。父亲郑士美为旅居菲律宾华侨,新中国成立前夕回国。1938年,秀宝参加学校组织的抗日宣传演出,慰问受伤的抗日士兵,小学毕业后入安海养正中学。 1940年秋,秀宝应聘到灵水进化初级小学任教并主持校务,同时,积极参加...[详细]
赵兴群 (1910—1978)沂水县东河南村人。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帮助贫苦农民发展生产,取得显著成绩。1946年获华东局劳动英雄称号。翌年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搞互助组,深翻整平农田,使全村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粮食亩产提高30%。 ...[详细]
赵少侯 (1899~1978) 满族。浙江杭州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法大学教员兼文艺科主任,北京大学法文系讲师,中国公学大学部、劳动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秘书,河北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新民会河北省总会事务部长,北京市公安总局外侨管理科...[详细]
张志让(1894~1978) 号季龙,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武进人,世居青果巷贞和堂。民国4年(1915年),张志让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就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法学。民国10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及上海东吴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民国15年,...[详细]
张正振(1894—1978)东阿县张大人集村人。杂技艺人。自幼家境贫寒,童年给地主做小工,因不堪地主欺凌,逃到东阿县贺庄,被著名杂技艺人张鹏芳收留为徒。 他学艺刻苦,基本功扎实,经4年苦练,终成一身绝技,尤擅“顶功”。他不但能表演上刀山、钻席筒、二人抬杠子等节目,还善演戏法。出徒后,单走江湖,以...[详细]
张逸侯 (1916~1978) 笔名满涛。江苏吴县人。193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赴日本、美国、法国留学。历任《奔流》、《联合日报》、《时代日报》文艺副刊,苏联塔斯通讯社职员,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译文出版社、时代出版社。上海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理事。19...[详细]
张士杰 (1932~1978),1932年12月出生于原安次县董常甫村,家庭贫困,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49年在安次简易师范学校上学。1950年毕业后曾在本县大王务、熊营、东张务、淘河等校任教。1953年病休,开始了义和团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1956年他的作品见于报刊。1957年开始出版故事集...[详细]
张蒲家 (1919~1978) 河北高阳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宣传干事,陆军中学教员,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教员,县教育科长,齐齐哈尔市区委书记、宣传部长,齐齐哈尔市工业部长、市委书记。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江吟》、《红旗颂》。 ...[详细]
张开泰(1905~1978),别名吴伯雄,海南崖县(今三亚市)藤桥区风塘村人。1905年张开泰出生于风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靠耕作农田过日子。后来,在他的迫切要求下,母亲求人说情,让他读了两年初级小学,后再进高小读书一年,不久后因故辍学。 张开泰...[详细]
张景月(1904—1978)原名张怀峰,字景滁。寿光市留吕乡张家庄人。曾在张宗昌部下当过兵,后依靠其土匪六叔发迹。抗战前任本县二区乡农学校军事主任,借此职务之便,组织队伍。1938年初任国民党山东第八区游击队第一支队副司令,是年投靠沈鸿烈任山东省保安十五旅旅长。1939年任山东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详细]
于洲(1904—1978)原名于醒夫。乳山县(今乳山市)李家兴村人。1926年加入国民党。1927年6月,参与发动了驾马沟农民协会-。失败后成立“农民保卫团”。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赴北平,1933年1月返乡。1935年参加了“一一·四”-,为西路第二梯队负责人之一。-失败后转移到茌...[详细]
游国恩(1899-1978) 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1929-1932年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讲师。1932年起,历任山东大学(前青岛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直至逝世。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详细]
恽逸群(1905~1978) 原名钥勋,字长安,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阳湖县马杭乡上店人。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数理专修科。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国民党,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春,北伐军到达武进,他以国民党县党部常委的身份,领导革命斗争。不久,任中共武进县委常委(...[详细]
叶玉阶(1887—1978)名春墀。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栈子村人。民族企业家。清末留学日本,毕业于长崎高等商业学校,获博士学位。1912年回国后任山东省甲种商业专门学校校长十余年,育才甚众。民国年间,济南、青岛工商界、金融界的骨干,多系他的学生。他还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在济南、青岛等地被谦祥益、瑞蚨...[详细]
严立乾(1926—1978)莒县后梭庄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2月任莒南县委副书记后,善于调查研究,注重抓点带面,使全县相继出现了一批省级以上农业先进典型。1957年11月,出席了山东省第三届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1959年任莒南县委书记后,将厉家...[详细]
訾修林 (1915—1978)阳谷县訾海村人。幼时读书。1934年8月考入寿张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考入邹平“乡建”师范。1937年在单县一带进行抗日工作。 1938年任莘县保安队政治处主任。1939年5月调任鲁西北游击队队长。同年10月,鲁西北游击队与其它抗...[详细]
谢德甫 (1889—1978)女。蒙阴县垛庄人。1938年8月任垛庄乡妇救会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她已年近半百,又是小脚,却经常跋涉崎岖山路发动各村妇女碾米磨面做军鞋,其事迹当时被编成歌谣,在沂蒙根据地传唱。1940年后任沂南县妇救会副会长、鲁南妇救会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岸堤区区长等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