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刘保堂 [公元1896年-1977年]

  • 刘保堂(1896~1977),共产党员。原籍陕西神木县,幼时读过4年私塾,16岁在一家杂货铺当相公,22岁自家开起小店铺。1921年被匪徒抢劫一空,只好跑小买卖。1926年当轮学教员3年,后因与富家子弟争执而辞职,随哥哥刘玉堂迁至今吴旗县云盘沟落户。1935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李黎洲 [公元1898年-1977年]

  • 李黎洲(1898~1977年)原名祖馨,字伯羲,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生于大桥镇隆德洋农家。8岁入塾,12岁进古田超古学堂。民国3年(1914年)毕业,升入福州协和道学院。其间,他注意研读中国文史、宋明理学、清初朴学,亦涉猎欧美资本主义初期的理论著作。 民国5年,黎洲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讨...[详细]

李国杰 [公元1921年-1977年]

  • 李国杰(1921—1977),阿党乡南河人。7岁入私塾,解放前先后两次被国民党抓丁。1947年经人介绍在国民党洛川公署为抄写书记员。解放后,曾在县政府和隆坊区政府任文书,1952年回家务农。向洛川李新要学习园艺。归后不顾父兄反对,在自家10亩好川地植上苹果。黄陵苹果即始于此。3年后收成颇丰。后来...[详细]

李藩侯 [公元1894年-1977年]

  • 李藩侯(1894~1977)原名树屏,字藩侯。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少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学习,临毕业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即随焦子静、井岳秀等人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秦陇复汉军游击队第四营营长、秦军第十团十连连长。民国建立,复考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1915年毕业,任陕西省测量局制图科科...[详细]

梁聚五 [公元1892年-1977年]

  • 梁聚五(1892—1977),苗族,贵州雷山县人,著名学者。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后离开军队潜心研究文史书籍。1934年任“湘西十三县农村研究室”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贵州省参议会参议员、黔南抗日督导员等职。1946年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民主同盟西南...[详细]

梁军 [公元1918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梁军(1918—1977)浙江省杭州市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部干事,晋冀豫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平汉总队政治处主任,一二九师司令部队训科副科长,师参训队副队长,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太行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详细]

赖德明 [公元1903年-1977年]

  • 赖德明,又名金和,宁化县湖村镇城门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出生。童年就离家到泉上巷岭上当小长工。 民国20年(1931年),德明加入城门村赤卫队,同年10月参加工农红军。民国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身经三、四、五次反“围剿”。次年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后调入新四军,经历抗日...[详细]

康健民 [公元1916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副司令员。 康健民同志是甘肃省榆中县人,于一九一六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战士、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详细]

鞠成椿 [公元1908年-1977年]

  • 鞠成椿(1908-1977年)阿城县城西北鞠家床子屯(今哈尔滨市香坊区)生人,平生热心于慈善救济事业。民国18年(1929年),他献出自家在柞树林的土地12垧,交给阿城县慈善会作为义地,栽培果树1400株。以后,又献出白城后红旗屯熟地12垧,柳条通6垧,作为慈善事业需用。 伪满康德3年(19...[详细]

姜子清 [公元1914年-1977年]

  • 姜子清(1914~1977) 又名姜太余,汉王城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躲避拉丁,逃往镇安县甘岔河阮家纸厂帮工;民国二十四年(1935)10月参加红军74师。当时,红军主力离开陕南,形势十分险恶,姜子清跟随部队在鄂豫陕根据地坚持斗争两年多。“西安事变”后,红74师奉命北调。二十六年(193...[详细]

呼延震东 [公元1894年-1977年]

  • 呼延震东 (1894~1977) 字霹雳,笔名哈雷;绰号呼谝。男,汉族。清涧县宽州镇呼家河村人。清涧籍最早的共产党员,延安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幼承庭训,爱好书法,天资聪颖,性格豁达。1914年入读西安三秦公学,次年获悉袁世凯接受日本所提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参与学校讨袁...[详细]

霍维德 [公元1902年-1977年]

  • 霍维德(1902~1977)陕西绥德人。少时上过三年冬学,后在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面当校工,一面学文化。17岁时曾带领乡亲反对财主霸占水源,深得乡亲们称赞。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5月经霍学光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失败后,历任中共绥德东区区委书记、绥德县委书记等职,参加...[详细]

黄天天 [公元1907年-1977年]

  • 黄天天(1907~1977年),闽县(今闽侯)人。迁居福州台江十橺角安宁弄。10岁拜评话老艺人筱细弟为师,翌年登台。擅长讲演家庭、武侠和历史题材书,代表书目有家庭书《笃笃鸟》、《珍珠被》、《玉葫芦》,武侠书《英雄泪》、《风尘七剑》和历史书《月唐演义》等。抗日战争期间,与江南生合编《忠臣血》、《英...[详细]

黄泰楠 [公元1901年-1977年]

  • 黄泰楠 (1901~1977年) 黄泰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东园镇人。父黄达德,设塾家乡,言传身教,严督子女。母陈静,务农。泰楠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勤奋好学,于泉州开元小学毕业后,以榜首考入泉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此时,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转入集美师范半工半读。民国11年(1...[详细]

黄仁盛 [公元1898年-1977年]

  • 黄仁盛(1898~1977年) 建阳小湖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7岁为逃避抓丁,藏身于深山草寮中。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草寮,积极投身土改运动。1951年,村里组建互助组,开展农业劳动互助,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当选为组长,后又被选为初级社社长。1955年,他倡议垦荒种茶,套种耐...[详细]

黄斌藩 [公元1897年-1977年]

  • 黄斌藩(1897~1977年),出生于连江县城关一个贫民家庭。斌藩自幼失怙,由其母抚养成人,少从姑丈孙长锦(连江名中医)习医,斌藩颖悟勤学,朝夕盘桓,深得厚爱与薪传,故能深窥堂奥,医术精进迅速。成年后应南京政府-中医师检核考试及格,始持照行医。他既注重临床经验,又明于医学理论,擅治难症,兼长妇科...[详细]

胡琏 [公元1907年-1977年,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 胡琏,汉族,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北会东方村)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详细]

何庆山 [公元1893年-1977年]

  • 何庆山 (1893-1977),河北省桦县人。1910年来到哈尔滨。翌年在道里外国四道街俄国理发馆学习理发和烫发。三年出徒后,与友人在南岗邮政街经营理发馆。1917年到南岗义州街法国人开设的法兰西斯烫发馆工作,一做就是30年,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制做假发和烫发的全部技艺。而且还精通俄语、法语、...[详细]

何公敢 [公元1889年-1977年]

  • 何公敢 (1889~1977年) 名崧龄,笔名炳炎、一卒,侯官县人,家住朱紫坊。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弘文中学、弘文学院。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回闽参加福州战役。福州光复后,任福建盐政处监督。民国元年(1912年)夏,任同盟...[详细]

韩吾亮 [公元1907年-1977年]

  • 韩吾亮(1907~1977年),山城六安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成年后靠租种地主田地和打短工过活。1949年9月南靖解放不久,韩吾亮被选为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代表,1951年任六安乡农会主席,1953年春任八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股长,1957年任六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网主任。韩吾亮培育水稻良种卓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