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秉枢(1889~1977),字镜清,原名安洲,又名拱汉,海南省琼山县演海镇成美村人。在泰国出生,清宣统三年(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返琼参加反袁(世凯)讨龙(济光)运动。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1年毕业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斗争,曾任粤军第一路军...[详细]
景仙洲(1887-1977) 1887年出生于临汾市尧读区段店乡泉坡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二师民运部宣传干事、临汾县第三区区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汾东游击队支队长、太岳二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77年5月14日在临汾病逝,享年90岁。景仙洲同志的一生...[详细]
贾生亮(1947~1977),横山县高镇乡董家墕兴旺山村人。出身农家,聪敏好学。小时在本村读书,刻苦眉功。后随父学石匠,二十岁精通手艺,为居民、学校、机关设计、修建窑洞、楼房,式样新颖,构造结实。1970年,他学习南方经验,就地取材,反复试办,在山村钻研沼气成功。1974年带领高镇公社工程队赴延...[详细]
蒋玄佁(1903—1977),字挺生,富阳新关村(今属大源镇)人。从小喜爱绘画。稍长,拜诸暨蔡彦才为师,习山水技法。1927年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专攻西洋画和雕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归国,重入国立艺专深造,师事徐悲鸿、潘天寿,并与同学李可染、...[详细]
胡嘉烈(1911—1977),鄞县茅山乡胡家坟村人。1924年,由叔祖父推荐,至新加坡采章文具店学业,后因与业师龃龉回上海。1928年复去新加坡,供职万兴百货公司。1935年于新加坡自办立兴企业公司,经销汽油灯,又于上海开办立兴申庄,以后逐渐囊括上海各家汽灯厂产品销售。后于新加坡开设五金制造厂,...[详细]
黄云眉(1898—1977),原名鋆鋂,字子亭,号半坡,余姚县城人。15岁入余姚县立高等小学,17岁毕业。 1919年任余姚县立小学教员。1926年加入国民党,翌年任国民党余姚县党部秘书。1930年后,历任金陵大学研究员、世界书局辞林厅主任、浙江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教官、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详细]
黄清(1904—1977),三石区纳合村(今玩石村)人。1929年12月参加红七军,1930年11月随红军主力北上江西。 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卫生处长、军留守处长。1935年强渡大渡河时,战斗勇猛,荣立大功,1941...[详细]
黄举平(1904—1977),又名桃金、瑞琦,化名志刚、亚三、浩凡。壮族。武篆区弄竹村人。 1925年参加革命。192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兰县农军战士,农运特派员、东兰县游击队中队长、指导员、县劳动协会主席、县委副书记、书记、东兰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主席、右江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黔桂边...[详细]
黄华表(1897-1977)字重光。波塘镇合水村人。梧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北洋大学预科。翌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商科。民国11年(1922年)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教育系、加利福尼亚大学及丹福大学研究院,获教育硕士学位。 民国15年回国后任广西代理教育厅厅长、 教育厅厅长、国立南宁师范学院院长。...[详细]
侯富山(1907~1977),原名丰利,乳名大秃,盂县西烟村人。幼时家贫,12岁即外出谋生,后辗转到阳泉保晋铁厂当了学徒工。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阳泉支部(阳泉工矿企业最早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委员。“四一二”事变后,被当局通辑。在太原被国民党逮逋、判刑7年,后又因在狱中鼓...[详细]
何联奎(1903—1977),字子星,松阳叶村人。1921年人北京大学。192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工作,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秘书。1928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后赴英国伦敦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研究。1931年回北平大学任教,1933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5...[详细]
顾作之(1900—1977),名祖荫,号作之,后更名节安,顾企先子。1911年春入嘉兴第二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后至嘉兴学中医。1916年,进上海南洋中学,又因家庭无力负担及身患重病而中途辍学。1921年春,到上海南市区崇文义务小学(后改名报关义务小学)任教,常与沈资田(中共早...[详细]
龚杰(1907~1977),又名龚金钱,平江县长寿镇人。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排长、连-表,营政委、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军部总务科科长、团参谋长、团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师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详细]
戈定远(1901—1977),又名卓超,衢县人。1923年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任北京法律馆科员、中国驻苏联特罗巴领事馆主事。1926年冯玉祥访苏,随同回国,人西北军,任冯玉祥秘书。1929年,任国民政府陆军署军法司长。次年冯玉祥反蒋介石失败,冯部被收编后,任29军秘书长,随军长宋哲元在长...[详细]
高仲伦(1890—1977),谱名乃彝,学名秉纲,号楷之,泰顺罗阳西外人。1916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毕业。历任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处州)学监,省立第四中学(宁波)、省立第五中学(绍兴)、省立第十中学(温州)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泰顺。又先后执教于战时补习中学、温州师范(莒江)、泰顺简师...[详细]
陈肇英(1888—1977),字雄夫,浦江治平乡古塘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杭州四府公学,次年进陆军弁目学堂。三十二年加入光复会,进炮兵将校专科学校,毕业后派到浙江混成旅。辛亥革命时,参加浙联军光复南京战役。1916年,发动浙江独立,反对袁世凯和浙江都督朱瑞,并赴上海见孙中山。191...[详细]
陈铭金(1921—1977) ,又名陈荣正,合浦县白沙乡两合水村人,是1945年2月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灵山县委领导人,是中共灵山县委员会第一任书记。 陈铭金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是清末冯子材部一个武官,父亲也在国民党军队的陈铭枢部当...[详细]
陈恩兀(1893~1977) ,字子惠,号炳南,文桥区同义乡仁山口村(今属文桥乡百仁村公所) 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因成绩优异,翌年由学堂保送入桂林府中学堂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弃文习武,转入蔡松坡在桂林创办的陆军小学堂炮科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副营...[详细]
蔡贤俊(1908~1977),别号笑虹,湘阴县人。民国1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总队步兵科,18年5月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师宣传队队长、军委会宣传队队长、衡郴师管区政治部主任、第五军政治部主任、第九预备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秘书、第九兵团政工处处长。1949年去台湾后,在中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