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海 (1922—1977)阳谷县东辛庄人。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955年,带头创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互助合作道路,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粮棉产量有较大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多次受到地、县领导机关的表彰。1...[详细]
刘康侯(1900—1977)名晋升,曾用名刘中和。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1919年博山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在博山县立报恩寺(第五)小学先后任教员、校长。 1926年11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为中共山东党刊《红星》书写版面。1928年5月, 中共博山支部-解体,从此脱离党的组织。...[详细]
刘惠民(1900—1977)原名诚恩、德惠。沂水县胡家庄人。著名中医。自幼酷爱医学。1916年,拜本村中医李步鳌为师,听讲、辨药、随诊等深得其传。几年后,边行医边刻苦深研中医医学。20年代赴奉天(今沈阳市),在名医张锡纯创办的奉天立达中医院学习和工作。两年后,考入上海中西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回...[详细]
妇女解放的斗士 刘瑜璧,乳名瓜治,字琼琚,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金埭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瑜璧家自曾祖父起代代旅菲谋生。幼年时,祖母教她读书。稍长,先后就学于培英女学、求才幼稚园附设师范科,并参加上海师范函授。她一边求学,一边在求才幼稚园当助教,不久应聘到厦门幼稚园工作...[详细]
林明 (1915—1977)又名郑省农、郑喜亭。牟平县人。1933年3月参加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胶东军政学校、牟平县第五区、牟海第一纵队、牟平县委、东海地委战时动员部、东海行署教育科工作,历任校长、区委书记、秘书、县委书记、副部长、科长。1941年任牟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详细]
梁忠孟(1926—1977)荣成县(今荣成市)人。-命名“雷锋式的好干部”。1947年7月参加人民军队,同年9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光荣入党。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战功。1954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国后,一心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在铁路建设工地上战斗了20多个春秋。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详细]
梁辑卿(1912—1977) 原名世瑞。莱西上疃村人。1931年入掖县省立第九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以“同乡会”名义组织学生-,驱逐反动教员;并多次到掖县国民党政府-,迫使县长罢免了乱派苛捐杂税的0会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当地反帝大同盟组织,为配合平、津学生赴京-,带领掖县九中部分学生组成...[详细]
梁百朴(1909—1977)曾用名梁衍和、梁依凡,字温如。郓城县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3月被党组织派往寿光国民党地方武装张景月部做-工作。 后被派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8月结业后,任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科科长。1940年11月,在“肃托”中被错误处理。19...[详细]
柯嘉予 (1896~1976),海口海秀乡滨濂村人。农民家庭出身,世代耕田,父亲在本村私塾教书。家有兄弟六人,排行第五。少年时在本村私塾读书,1921 年秋,在琼山中学读书。大革命时期,柯嘉予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朝阳大学毕业后,受党的派遣返琼开展革命活动。1924年,同共产党员王文明、杨善...[详细]
蒋亭(1920—1977)博山县报恩寺街(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游击战术训练班和战地救护训练班。 后到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特务连任战士。1938年8月,由李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历任省委秘书处、分局一...[详细]
明树(1914—1977) 曾用名徐善源、徐力衡、陈姆生。桂平人。1929年至1932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读书,因与古子坚等人创办进步刊物被学校开除。失学后返回广西,先后在广西省教育厅、广西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工作。1934年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文学,结识日本进步作家藏原惟人等,并为日本文学杂志...[详细]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一夜的工作》诗集《预言》,红楼梦的研究也颇有建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详细]
高燮宸(1905—1977)名佩礼。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高家村人。1926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因病休学。1927年在日照响应北伐。1930年为县中学教务主任,不久又回北京大学考入研究生班。1935年先后在栖霞、日照、莒县中学任教。“七七” 事变后,他参加五十七军抗日宣传队。1938年加入共产党...[详细]
杜云庐(1905—1977)曾用名杜广洙,字润鲁。东平县腰庄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后赴四川白沙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简任视察兼秘书主任职到青岛, 做支援解放区的工作。 1948年,在济南省立第三中学任教。1950年后,历任山东省民革筹委会常委、...[详细]
都树生(1917—1977)沂水县杏峪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参军。1956年复员回乡后任村支部书记。 他带领群众改造山坡地1万余亩,挖鱼鳞坑、竹节沟数万个,植杨、槐树2万余株,苹果、花椒等经济林木万余株,修水库1座。1957年被评为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详细]
董希河(1904—1977)聊城市于集乡东太平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自幼务农。1946年任村农会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军,任冀鲁豫独立旅三团班长,获筑先县政府奖励牌匾一块。1950年,在本村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农村互助组,并实施盐碱地改造,粮棉获得大丰收,被授予“平原省农业劳动...[详细]
崔秀英 (1893—1977)女。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毛家村人。193 8年参加抗日活动, 家中成为抗日联络点。 因掩护抗日干部,她家被敌捣毁。成为知名一方的“抗日大娘”。1951年她作为老根据地代表赴京出席国庆大典。1977年去世。 ...[详细]
崔继瑗 (1917—1977)临淄县(今淄博市临淄区) 人。1937年秋,奔赴延安。1938年8月, 入陕北公学一所分校学习。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后,长期在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1948年8月后, 历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社会部科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副处长、处长,中共中央革命军...[详细]
陈信亭(1894—1977)苍山县小屯村人。早年从医,在西北军任团副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苍山-,任东路指挥。-失败与组织失去联系。抗战开始后,他先任南进支队独立营营长,后负责组建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后方医院救护所,出色完成了战时医疗任务。1942年经罗荣桓批准重新入党。19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