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静安(1913—1977)原名武化寅。肥城县(今肥城市)汶阳武新村人。1933年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济南郊区任教。“七七”事变后,弃教回乡,协助共产党员武麟轩组织起170多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1月,该队伍编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泰安县东五乡分...[详细]
王世波 (1928—1977)原名王世柏。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 东回里村人。1944年参加福山抗日游击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委员会机关党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详细]
王迫悟(1914—1977)原名王学荣。新泰县(今新泰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新泰城关支部书记。1932年任城区工委书记。1936年7月,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后任小学教师,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11月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新泰县队长。 1938年1月,参加了徂徕山...[详细]
王崇五(1905—1977)日照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济南地方临时执委委员、农工部主任等职。后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被捕叛变。后历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员,国民党政府威海市市长、济南市市长,国民党济南市党部执行委员。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同年(公元190...[详细]
王崇良(1931—1977) 即墨人。全国先进生产者。13岁入青岛啤酒厂做童工。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10月被保送到青岛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1957年入山东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深造。1961年毕业后到济南自行车零件厂工作。1964年国庆节前...[详细]
王弼(1899~1977年) 江西永修人。中国航空活动家,现代中国航空先驱。1899年8月3日生于江西省永修县,曾用名王启辅、贺铎夫。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25年受党的派遣赴苏联学习航空工程,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地勤航空学校、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19...[详细]
田志强(1922—1977)曾用名田逢春。黄县城厢(今龙口市城关镇)西北隅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3月南下,先后任中共苏南区党委宣传处处长,华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副台长。1972年,任中共文汇报社委员会书记。 ...[详细]
田烈(1910—1977)原名田数炎。肥城县东穆家河村人。电影演员。出身于富裕之家。自幼酷爱文艺,多次到泰安、济南等地戏园、书场打短工,有时扮演小角色,出台帮场。1928年考入山东省立民众剧场,开始演员生涯。后转入山东省立第一剧院学习。毕业后,他去过徐州、南京等城市,在上海曾与赵丹同台演出。后到...[详细]
宋幼准(1898—1977)郯城县港上村人。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0年任郯城县三小校长时以国民党员身份掩护共产党人刘之言开展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共临郯县委就设在他任校长的第三小学内。1941年后任鲁南专署粮食科科长、滋阳县县长、尼山专署副专员等职。解放战争中,他的次子被...[详细]
宋畔池(1904—1977)乐陵县(今乐陵市)人。早年曾任小学教师。193 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任宁津县独立营副营长。后任冀鲁边区五支队二营连长。1940年任陕北营副营长。1941年7月任长清县独立营营长、峰山县大队大队长等职。1945年8月任第二野战军七纵十九旅五十七团团长。 195...[详细]
宋敏(1912—1977)女。苍山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任济南火柴厂托儿所所长, 被职工誉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妈妈” 。1959年被省人委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 ...[详细]
史文祥(1928—1977)莱芜县陈家峪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4071部队师政委。1977年3月,在湖南郴州逝世。 ...[详细]
亓庆标(1921—1977)莱芜县五龙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陆军第68军副军长。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失学在地主家打短工。1939年3月,参加八路军,任山东纵队四支队特务大队班长。 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1月后,历任鲁中军区10团排长、连长等职。194 7年12月,任华...[详细]
钱杏邨 (1900~1977) 笔名阿英。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五四”运动起从事社会活动,曾任中学教师,武汉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干部,与蒋光慈等人发起组织太阳社,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委,电影小组成员,《救亡日报》、《文献》杂志主编,1941年到敌后苏北根据地任《新知识》、《盐阜日报...[详细]
缪敏 (1910~1977) 女。江西弋阳人。中共党员。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南昌、鄱阳秘密机关工作。1928年起历任中共征兴县委会、团特委秘书,闽浙赣省财政部文书、科长及宣传部宣传科长、妇委委员、秘书,中共闽北省委秘书长,延安女大指导员,华北野战军7纵队供给部副政委,华北野战三院...[详细]
孟小冬(1909—1977)女。原籍山东。京剧演员。祖父孟七是谭鑫培同时代的文武老生,父孟鸿群是著名武生。13岁从仇月祥学戏,演老生。14岁在上海与露兰春同台演出。在《宏碧缘》中饰骆宏勋,扮相英俊。1923年离沪北上。在天津演出期间,曾经名票王君直指点。至北京,在三庆园首演《击鼓骂曹》,由...[详细]
马希圣(1918—1977)新泰县车庄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政委。童年在家乡读书,后在济南乡村师范和泰安育英中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高中。1937年底,日军侵占济南,马希圣到汉口。此时,阎锡山以抗日名义在汉口招收“山西民族解放大学”学员,他考入该校。1938年9月马希圣奔赴...[详细]
马守愚(1908—1977)又名马励明、马云亭。泰安市人。1924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省立第一师范党支部委员、书记。1925年8月,回泰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6年3月建立中共泰安支部。1927年8月建立中共...[详细]
马超俊(1885—1977),字星樵, 广东台山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投靠蒋介石,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曾参加国际劳工大会。历任广州特别市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工人部长、国民政府劳工局长、广东农工厅厅长兼建设厅长、南京市长、广东省党部整理委员、广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