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熊子庚 [公元1908年-1977年]

  • 熊子庚(1908-1977),原名绍昌,字续三,修武县孟村人。 1937年春,参加共产党创办的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后任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二支部二大队教导员。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他胆大心细,机智勇敢,忠诚可靠,精明能干。总是准确、及时地把重要情报送到共产党八...[详细]

王玉书 [公元1900年-1977年]

  • 王玉书(1900~1977年) 王玉书,又名性佛,头桥乡联工村七队人。民国1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经在国民党奉贤县党部、县农会任职。青年时拜画家张聿光为师,后与其叔梦其、其兄玉振开设真艺美术社,人称“三王画室”,专为《申报》和《新闻报》搞美术设计,并出版《现世报》。民国15年...[详细]

王玉川 [公元1902年-1977年]

  • 王玉川(1902~1977),清化镇三街人。京剧名琴师之一。王自幼聪颖,喜欢戏曲,尤爱京剧,少年时投师“逍遥居”琴师沈照吉门下,14岁能登台操琴。1920年离家北上,拜名师学艺。1933~1937年为京剧著名表演家梅兰芳伴奏月琴,其受益甚深。日军侵占北平后,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演戏,王至武汉为梅...[详细]

王本祯 [公元1923年-1977年]

  • 王本祯(1923.10~1977.5),河南省平舆县人。1953~1954年在信阳农业机械厂工作,1954~1961年在开封机械厂工作,195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改进各种工具100多种,做到千日无事故、无废品、无缺勤,被开封市委命名为技术革新家。1958年提出合理化建议345项,实现30...[详细]

田维扬 [公元1906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田文扬。1906年11月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为市)吴家店皇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0岁起给地主当长工。1927年参加鄂北起义。1928年到国民革命军湖北省警备第5团当兵,后编入独立第15旅。1929年12月参加大冶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193...[详细]

路际平 [公元1898年-1977年]

  • 路际平 (1898年~1977年) 号万和,清丰县瓦屋头乡霍子寨村人。自幼读书,早年当过乡村教师。1916年开始攻读医学,从师于江南眼科名医宋连青,深得其秘授;继而取百家之长,在眼科医坛上名噪一方。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武强镇抗日民主政府人民医院任中医眼科医师,1956年调清丰县人民医...[详细]

鲁定华 [公元1901年-1977年]

  • 鲁定华(1901~1977),字耀中,武陟县木栾店人,鲁连城的长孙。其继承祖业,经营工商,是民国时期独资经营的企业家。建国后,商界著名的代表人物。 鲁定华幼年读私塾,1918年考入县中,1922年就读于北京私立郁文大学法律系。1927年毕业后回乡继承祖业。1928年任南京民国政府卫生部办事员...[详细]

龙开富 [公元1908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龙开富(1908~1977),湖南省茶陵县火田白腊(今红色农场)人。 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亲自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色警卫团第一连(今广州军区警卫营一连)任连长兼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炮兵营政治委员,军团司令部第4科科长,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等职。...[详细]

李武乔 [公元1901年-1977年]

  • 李武乔(1901.9~1977.12),曾用名李震寅,河南省方城县人。1918年考入河南省开封省立第二中学,不久被选为学生会理事,并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李武乔考入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学院,在哲学家冯友兰和文学家郭绍虞的影响下,一心致力于学术研究。1924年,李武乔受大革命的...[详细]

林砺儒 [公元1889年-1977年]

  • 林砺儒(1889~1977) 原名绳直,广东信宜县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同年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7年(1918) 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广州师范学校校长、广东省立勃勤大学教务长、广东省立...[详细]

林枫 [公元1906年-1977年]

  • 林枫(1906年9月30日-1977年9月29日),黑龙江望奎人。原名郑永孝,曾用名郑伯桥(伯樵、伯乔)、郑凌风、林硕石,罗衡。 1927年3月经范文澜介绍,在天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1924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曾参加进步-。1927年后在北京、天津一带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任...[详细]

李福堂 [公元1919年-1977年]

  • 李福堂(1919~1977),清化六街人。出生于工艺之家,从小热爱书画,20多岁在县内已小有名气。对中国画功力尤深,在博爱有较大的影响。 日军侵占博爱时,1944年李福堂在地下工作人员路福保的帮助下,到解放区的复兴印刷厂工作。为配合敌占区的宣传工作,他设计封面为《小放牛》、《甘露寺》、《霸王...[详细]

何福同 [公元1892年-1977年]

  • 何福同(1892.1.2~1977.9.4),开封市人。自幼酷爱武术。清宣统二年(1910),从山东拳师薛阴美学太祖门拳械。他身高、膀阔、力大,加之勤学苦练,武艺日精,尤擅长春秋大刀。1922年5月,冯玉祥第一次主豫,任河南省督军,当时在省会开封省政府大门前广场举行的欢迎会上,何福同表演的春秋大...[详细]

过静宜 [公元1901年-1977年]

  • 过静宜(1901~1977),江苏无锡人。民国13年(1924年)同济大学机械系毕业。民国15年后在沈阳兵工厂任技士,民国20年在南京兵工署技术司任技术员、技正等职。民国23年被派赴捷克布诺兵工厂、柏林弗立北威尔纳精密工具厂实习,回国后建立测量样板体系,解决了大量技术上问题。抗战爆发,任兵工署5...[详细]

樊玉琳 [公元1900年-1977年]

  • 樊玉琳(1900—1977),句容县人。21岁师范毕业后,任小学及职业学校教师、校长。民国16年(1927)参加国民党,曾任区行政助理,县政府科长、局长。民国23年,辞职返乡教书。民国27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进入苏南敌后,在陈毅的教育下,立志抗日救国。7月,镇、句、金、丹四县人民抗敌自卫委员会在...[详细]

董大江 [公元1904年-1977年]

  • 董大江(1904~1977),又名董成义,界沟乡赵郭村人。解放后,任村农会主席和村长等职务。1953年,任合作社长和农庄队长。1951年他种了一亩“平原五○”小麦,在管理中,重施基肥,多上磷钾肥,实行精耕细作,克服了“五○麦”高产易倒的弱点,单产353公斤,创造了全国高产新纪录,被评为县劳动模范...[详细]

董奥林 [公元1917年-1977年]

  • 董奥林(1917-1977)原名董希文,曾用名王守义、李毓三,孟县城内西街人。1917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经营地主家庭。自幼在私塾和县立第一小学读书,偏爱文艺、体育。1933年考入县立师范学校,品学兼优。由于受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的教育影响,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因参与闹-,险被开除学籍。1935年夏...[详细]

毕占云 [公元1903年-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毕瑞祥,乳名毕毛尔。1903年10月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禄市乡甘溪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起帮父母干农活。1922年入川军当兵,后入湘军,曾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10月26日率所部126人起义投奔共产党,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特务营,任营长...[详细]

包祥生 [公元1910年-1977年]

  • 包祥生(1910~1977年) 包祥生,又名祥森,字迪甫,党内名陈有信,南桥镇人。南桥包祥丰南货店老板包吉生胞弟。小学毕业后,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冲破校规束缚,投身-,被勒令停学,遂转入杭州之江大学就读。民国17年至军委会无线电训练所受训(一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训...[详细]

祖玉杓 [公元1893年-1977年]

  • 祖玉杓(1893—1977)沂南县双泉峪子村人。自担任农业合作社社长后,探索出一套科学植棉的先进经验,使皮棉单产由过去的二三十公斤提高到60公斤以上。1953年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