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奉祺(19082—1976)别名小三,北京人。擅长内画壶工艺。北京市工艺美术工厂内画壶艺人。叶宗镐(1938.1—)江苏徐州人。擅长雕塑、水墨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江苏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江苏油画雕塑院院长。曾参加北京军事博物馆门前群雕、侵华日军-受难同胞纪念馆浮雕...[详细]
杨在洲 又名史甄。1904年生于灵宝县西阎乡常阎村,就读于河南省立第九中学,北平中国大学毕业,授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接受进步思想,脱离地主家庭,投身革命。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后在北方局工作。1935年参加北平"一二·九"-。为了在家乡播下革命种子,1936年夏,将进步青年王斌吾...[详细]
王哲渔(1888~1976),原名王文熙,汉族,1888年生于古蓬乡镇内村。幼年读私塾数年,后考入古蓬中心校就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广西陆军第三中学。辛亥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他参加起义军,旋调汉阳总司令部任督战员。1914年至1916年,先后在清河 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和...[详细]
王赞斌(1890—1976) 字佐才。凭祥人。早年毕业于龙州师范学堂。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校,翌年毕业,参加国民党,历任广西陆军将校讲习所助教、第三队队长等职,继而任陆军第六团连长、营长。1926年任第七军独立二营营长,参加北伐讨袁,身负重伤。晋升团长。1930年任第十五军四十四师副师长...[详细]
沈福全(1924~1976年) 吴淞乡陈巷村人,中共党员。早年父母双亡,16岁进吴淞永安二厂做工,4年后被解雇,以卖豆芽为业,兼种少量土地。解放后,土改中分到了土地,翻身感促使他专心务农。1951年,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号召,带头组织“沈福全互助组”。1953年办起吴淞区第一...[详细]
若瓢(1905~1976年) 若瓢,曾用名苦瓢、苦凡,俗家名林永春,浙江黄岩人。浙江椒江印山模范学校毕业。民国7年(1918年),因病在天台山国清寺出家受戒,拜日妙为师。以后又在上海超尘精舍向兴慈法师求教,研习佛学,并自修古文和国画。曾在浙江宁波、镇海、杭州...[详细]
秦金林(1915~1976年) 秦金林,庄行乡长浜村人,中共党员。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种田,12岁到富农家做长工,27岁始与人合作,边摇闵行船边种田。解放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先后任村治保委员、村长、互助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等职。1958年,任庄行公社副社长兼红星中心...[详细]
吕永新(1905~1976年) 吕永新,浙江余姚人。解放前,务过农、当过小工、送过煤、做过旅馆服务员,经常失业,受苦挨饿。解放后,1957年初,到嘉露旅社,当家作主人,强烈的翻身感使他数年如一日,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旅客身上,千方百计方便旅客需要,普遍受到旅客好评,年年得到组织表彰。凡住在嘉...[详细]
鲁世英 (1897年~1976年) 字岫轩,清丰县高堡乡鲁家村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曾入县立模范小学、高等小学读书,1912年考入大名中学,191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2年又升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科。1919年,鲁世英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1924年教育研究...[详细]
罗集谊(1896—1976) 字觉僧,号浩然,扶风县绛帐镇西街人。 民国10年(1921)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后赴日本留学,攻读经济学和国际法律知识。结业回国后,被派往中国驻韩国领事馆工作。民国26年(1937)出任中国驻日本领事馆领事。中日战争爆发,两国断交,中国驻日...[详细]
鲁洪文(1907~1976),官道口乡大岭村人,出身贫农家庭,青年时被抓兵到国民党部队,受尽苦难。1934年4月逃离旧军队,返乡途中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入伍时为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团二-士,当年随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排长,团、旅粮秣股长等职。1952年因病复员回乡,1976年6月患...[详细]
芦凤仪(1916~1976),寨豁乡圪了山人。全国劳动模范。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2岁停学务农。因天灾-较多,无法生存,于1942年随父母到山西逃荒,次年返乡。 1943年,中国共产党在博爱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领导农民组织起来,生产自救。芦风仪积极响应,他带头组织了博爱县第一个变工组。在只有...[详细]
李玉清(1901~1976),浙江鄞县人。民国6年(1917年)入上海圣芳济学院读书,民国8年进同新和五金店,民国18年提升为副经理。民国27年5月自行开设利康贸易公司任经理,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友合伙开设强华五金店任经理。民国35年6月,入股标买日本“三友梭子厂”,兼任业务经理。解放前...[详细]
李绪三(1911.5~1976.8),原名孔令视,别名孔思明,河南省兰考县小宋乡小宋村(原考城县三区小宋集)人。 1921年就学私塾,1931年考入开封东岳中学,1934年毕业回乡。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冀鲁豫三省接壤的考城边区进行抗日活动。1939年1月间,李绪三被抽调到冀南特委驻...[详细]
刘峰生 (1907年~1976年) 又名刘万年,清丰县王什乡坟台头村人。出身雇农家庭。1929年,由于生活所追,自卖自身到冯玉祥部当兵。 1930年1月,刘峰生在江西随部队起义参加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部队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连续参加4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详细]
李全德,陕县大延洼乡朱家原人,1901年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20岁那年,因地主逼债,-逃离故土,以帮人干杂活为生。1930年2月,在湖南省西川参加革命,同年9月,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随部队转战南北,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延安。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李勉之(1898~1976),字宝时,天津人。爱国商人,先后在华新纺织厂、中天电机厂等企业任要职。20世纪初叶,李勉之兄妹的父亲李希明,在华北已是一位资本雄厚、颇具名气的实业家,除与原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并任总经理外,还在开滦矿物局、唐山华新纺纱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公司等企业投入...[详细]
李建勋(1884年~1976年) 字湘宸,清丰县城关镇东关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博士。8岁入私塾,14岁考中秀才。随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大名中学,1905年被选送至直隶高等学堂,后又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师范班。 1908年,李建勋被派往日本广岛高师留学。留日期间,不仅刻苦攻读,成...[详细]
李厚德(1910~1976年) 李厚德,四团乡三团村人。解放前在家务农。解放后,曾任三团乡信用社组长、四团信用社主任。1955年,有人冒领四团三坎乡农民陈小妹存单,李花两天时间,终于查清追回。同年7月,棉田发生虫灾,因信用社资金不足,理事们要求银行贷款。李以国家利益为重,带领信用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