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岛守人 (1896-1975),日本外交官。1918年东京帝国大学德国法科毕业,翌年经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合格,人外务省。1928年来华,任驻沈阳领事。1929年转任朝鲜总督府秘书。1932年12月14日,任驻哈尔滨总领事。1935年6月4日调任驻德大使馆一等秘书。1936年随重光葵大使赴...[详细]
阮宗权(1884~1975),字徽猷,出生于县内艾阳牛寨的一个农民家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福建巡警学校。宣统二至三年(1910~1911)任建宁巡警教练所长。民国元年(1912)至3年任邵武警务长。民国4至5年回县任高等小学堂教员,并参与重修《建宁县志》工作。 民国7年,宗权随...[详细]
饶漱石(1903~1975),又名石泉,曾化名梁朴,临川钟岭乡环洲村人。1923年(一说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到赣东北巡视地方党的工作。1928年3月至7月任中共赣东北特委书记,后调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1929年...[详细]
梅庚年,1924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五道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医疗队任卫生员。他不仅亲眼见过白求恩大夫,而且还听到不少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梅庚年平时不爱讲话,非常勤奋好学。1945...[详细]
一位骁勇善战,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威名远扬,有虎将称号,在影片《南征北战》中解放军抢占摩天岭战斗的指挥员之一的生活原型,他就是开国将军毛会义。 毛会义,1914年出生于兴国县崇贤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详细]
马定邦(1908~1975)陕西延川人。早年就读于延安省立第四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秀延县东区苏维埃政府秘书、中共秀延县委秘书。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班主任、神府特委党校校长,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详细]
鲁宗明(1914—1975),祖籍四川省云阳县新阳乡同云村,两岁时迁居陕西省,辗转来黄陵县康崖底乡老虎尾巴村定居。 鲁宗明勤于农耕,略识文字,乐于助人,其家小康时,卖自家耕牛为佃户娶妻。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响应党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号召,在村里成立黄陵县第一个互助组。因长年务农,积累...[详细]
罗厚福(1909年—1975年)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本地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连长,特务营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营政治委员,中共河南光山县区委书记、县委书记,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师长。坚持...[详细]
龙炳初(1914—1975)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教导团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治...[详细]
李文一(1907—1975)原名李公选。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一九0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 一九三七年参加八路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政治指导员,教导第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滨海军区第二十...[详细]
刘生海(1905~1975)陕西定边王坬子(今属陕西吴旗)人。幼时读过几年轮学,稍长跟人学过阴阳,成年后染上-、吸毒恶习,到处游逛,不务正业,村人皆称其为“二流子”。1935年家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帮助教育下,他戒烟戒, ,逐步走上正道,1936年被乡亲们选为王坬子乡苏维埃政...[详细]
刘继曾(1895~1975)原名刘贯之。四川金堂人。1920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1922年参加声援开滦煤矿工人大-的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因遭当局通缉,团中央派其赴苏联学习。1925年9月抵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共产国际委派,随苏联军事顾问团回...[详细]
刘长江(1902-1975年)出生于阿城县平山北部七里半屯的一个农民家庭。宾州(现宾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先后在阿城县南门里、小岭、交界、肖家岗和五常县兴隆镇、上马台等地当塾师。"九·三"后在阿城县椴树小学任教员。 刘长江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在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担任复...[详细]
刘宝山(1904~1975.12) 原名元胜,双乳乡人。 民国19年(1930)在西北-备2旅4团9连当兵。24年(1935)十二月一日参加何振亚领导的起义。是夜,奉命将连长张锡武处死。翌年八月九日参加了何振亚举行的第二次起义。先后担任大队副、大队长、副官主任等职。陕南人民抗日第1军改编为红...[详细]
林珠光(1901~1975年),又名聚根。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早年就读马尼拉中西学校,后继父业,成为当地富商。民国9年(1920年)捐资在家乡前埔创办以其父名命名的云梯学校。民国12年,捐助4万银元扩建厦门双十中学校舍,并每年资助经费5000银元,长期任该校董事长。在菲律宾曾任中华青年体育会会...[详细]
李曼瑰(1906~1975) 李曼瑰,女,笔名雨初,广东台山人。民国15年(1926)高中毕业,被保送入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执教于广州培道中学。不久复返燕京大学研究所研究中国古典戏剧。其后,留学美国,在密歇根大学获英文硕士学位,并先后赴哥伦比亚大学及耶鲁大学研究院选修戏剧及小说写作。在...[详细]
黎杰(1897~1975) 黎杰,原名本廉,字子俊,广东番禺人。幼年在家延师教读,后考进广州南武中学,民国7年(1918)毕业。是年,又考进北京大学。 黎杰在北京大学读史学系,参加了“五四”运动。他在学校严格要求自己:一要学好功课,二要勤习书法,三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北大毕业后,返回广...[详细]
梁后宙又名梁宙,别号梁其宇,南安县翔云乡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家贫未曾入学读书,然勤奋自学,不耻求师,初识文学,喜阅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自认为是平生最大的乐趣,并从中吸取营养,懂得做人的道理。 清光绪二十二年,后宙先后做过牛车生意,到新加坡马六甲车...[详细]
梁寒操(1898~1975) 梁寒操,曾名翰藻,号君默,广东高要人。早年苦读-诗赋,有“高要才子”之称。民国9年(1920),在广东高等师范毕业,翌年入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工作。民国13年被任命为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党部第四分部书记。其间,开始与广州市长兼市党部主任孙科接触,奉孙命兼任市党部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