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龙德华 [清][公元1901年-1975年]

  • 龙德华,原名龙祖福,化名杨彩华。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籍同乐镇秧林村彭家曹屯。12岁时跟邻屯水洞子姓方的铁匠学铁工技术。同时进私塾读书。学了一些简单农具的制造技术。不久,六维村田坝的恶霸杨昌梅以泗城府的名义来掳掠龙家(因龙家较富裕),并抓龙德华做人质,借以0银子。龙逃脱离家,中断了...[详细]

李熙谋 [公元1896年-1975年]

  • 李熙谋(1896—1975),字振吾,嘉善西塘镇人。自幼聪颖,为师长称道。早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专业;后考取浙江官费留学美国。191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嗣后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熙谋策动浙江教育界响应...[详细]

刘朝阳 [公元1901年-1975年]

  • 刘朝阳(1901—1975),义乌稠城镇青溪村人。少失怙恃,赖姐姐接济读完小学,中学起半工半读。1923年,入厦门大学教育系,兼攻数学、物理、天文诸科。1927—1930年,先后任教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系最早向国内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少数学者之一。英国学者李约瑟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详细]

李清 [公元1908年-1975年]

  • 李清(1908.2.16-1975.4.11) ,原名李旺孙。灵川镇雍田村人。佃农,为人刚正义侠。 曾是桂北游击队最早的农民小组——雍田村农民小组负责人。 1949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是灵川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的4名农村党员之一。 1939年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陈岸等在雍田举办广西党...[详细]

林岳川 [公元1922年-1975年]

  • 林岳川(1922~1975),原名林明堂,黎族,海南省万宁县牛漏镇七甲椰仔园村人。日本军队侵占琼崖不久,中共琼崖党组织在其家乡组织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间,在牛漏一带的山区成立长礼乡抗日民主政府,在乡长蓝云青发动下,林岳川与其二哥林明秀、三哥林岳景一同加入民众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活动。同年...[详细]

黎杰材 [公元1899年-1975年]

  • 黎杰材(1899-1975) ,木格君子乡人。唐山工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民国17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广西建设厅技正。抗日战争期间,任湘桂铁路,叙昆铁路和广西丹竹、四川简阳、绵阳飞机场、滇缅公路等工程处总工程师、处长。民国34年元旦获国民政府授予抗日勋章。解放前夕,去香港,后...[详细]

李焕 [公元1917年-1975年]

  • 李焕(1917—1975),原名自明,化名雷干,长兴天平乡李王村人,祖籍河南罗山。曾就学于长兴私立国学馆,后考取上海飞声国画函授学校。1938年2月,在安吉参加浙西行署举办的抗日学生军训练队,次年参加省政工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长兴以天平小学校长身份,开展抗日工作。次年任中共长...[详细]

李筱凤 [公元1920年-1975年]

  • 李筱凤(1920~1975),原名李荣灿,今临湘市桃林镇人,著名的湖南巴陵戏表演艺术家。15岁随叔父、巴陵戏名角李庆坤进永庆班学戏,初习武生。次年随叔父进岳舞台戏班。1937年抗战爆发,随班辗转湘西一带演出,改习老生,从此他“文武兼备”,技艺益精,锋芒初露。1949年7月岳阳解放。在清匪反霸和土...[详细]

李朝梭 [公元1910年-1975年]

  • 李朝梭(1910—1975),永康县珠山乡(今象珠镇)峡源村人。幼年父亡,母亲久病,家境清贫。11岁经同村著名婺剧花旦演员李宝剑推荐,人清渭街应思魁所办新金台科班,拜师夏老三学艺,专习正生。12岁登台演出,嗓音洪亮,吐词清晰,扮相端庄,表演细腻,博观众好评。先后在仲华、宏广、缙东等戏班献演,“朝...[详细]

廖明昌 [公元1898年-1975年]

  • 廖明昌(1898~1975),高安乡高安村人。 高安村周围原是一片荒山秃岭。1955年,廖明昌和余桂棠老人立志植树造林,改变家乡生态环境、贫穷面貌。遂邀约7位老人组成“老年造林队”,余任队长,廖任副队长。1年后余病逝,廖继任队长,1972年该造林队发展到30人。 老年造林队初建时,无工具...[详细]

梁镜 [公元1905年-1975年]

  • 梁镜 (1905~1975) , 壮族。 思林镇中山街人。青少年时毕业于百色中学。民国17年(1928年)夏,在国民党广西省党务学校毕业后,到东兰县地方警卫人员养成所任教官。同年该所结束调国民党广西省党部训练委员会任干事。 民国18年春,回乡受聘于思林县第一小学任教师。冬,调至国民党第四集团...[详细]

来家修 [公元1905年-1975年]

  • 来家修(1905~1975),号来佛,平南镇城东街人,8岁开始进东群小学读书(今平南镇中心小学) 。毕业后,转到大敬塘余家读专修馆。1924年考入平南县初级中学后转学桂平浔州八中。他左脚先天残疾,走路一瘸一拐,但他矢志锻炼,终于运动自如。篮球技术熟练,排球更有功夫。1927年参加广西省第二届运动...[详细]

来楚生 [公元1903年-1975年]

  •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勋,字初生,号安外、木人、然犀、负翁、一枝颐、非叶、楚凫等,萧山长河镇襄七房村人。他8岁入萧山仓桥小学,14岁考入杭州宗文中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杭州同潘天寿等从事书画活动。抗战爆发后,来楚生定居上海,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详细]

金兆梓 [公元1889年-1975年]

  • 金兆梓(1889—1975),字子敦,号芚厂,金华城区人。父名城,号芷圃,家贫,早年为塾师,清光绪二年(1876)贡生,曾任金华府中学堂监督。兆梓少时考秀才,名列榜首。宣统元年(1909)金华府中学堂毕业后,进京师大学堂就读。1919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治系。次年母病辍学回家,应聘任省立第七中...[详细]

霍满生 [公元1897年-1975年]

  • 霍满生(1897--1975),生于辽宁省海城市南台镇,鞍山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全国著名农民诗人,生前曾任辽宁省文联委员、鞍山市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著有《霍满生诗集》、长篇叙事诗《铁牛传》。霍满生出生在家境贫困的农民家庭。由于家贫,只念过三年书,连续给地主扛了29年大活。解放了,霍满生...[详细]

胡孟华 [公元1901年-1975年]

  • 胡孟华(1901~1975),湘阴县新泉乡人。湖南楚怡高级工业学校金工科毕业,1931年复深造于上海恒丰纱厂职员养成班,专攻纺织机械,以学优延聘该厂车间主任。淞沪沦陷后,他离厂辗转至广西桂林纺织机械厂任工程师、工务主任。该厂机械均系进口,几度迁徙,图纸散失,几乎无法安装。他凭经验,亲自安装,终...[详细]

黄显文 [公元1898年-1975年]

  • 黄显文(1898~1975年),男,壮族,乐里镇乐里街人,高小文化。青少年时期继承父业经营山货生意,民国12年(1923年)起投效军界营伍,历任桂军营部上士司书、连准尉司务长,恩阳、百色、凌云、西林四属民团督带部督察长,贵州板白保商司令部上尉营附长等职。24年起解甲从政,先后任区长、县临时参议会...[详细]

耿以礼 [公元1897年-1975年]

  • 耿以礼(1897~1975) 著名植物学家、禾本植物分类学家。字仲彬,江苏江宁县人。民国16年东南大学毕业,获农学士学位。民国19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民国23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农业科学院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建国后,一直执教于南京大学。1952年加...[详细]

褚凤仪 [公元1898年-1975年]

  • 褚凤仪(1898—1975),字汉莱,褚辅成次子。早年去法国、德国留学,专攻财经、商业。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代理院长及院长。1949年后,曾任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上海经济研究所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常委。著作有《...[详细]

段玉明 [公元1915年-1975年]

  • 段玉明(1915~1975),郊区河底村人。幼年家贫,8岁始学戏,曾拜张玉印(艺名“玉印红”)为师,并很快有了名气。之后,又师从王应锦(艺名“万盏灯”并入伙丁果仙创办的步云社,主工须生,演技日渐成熟。20世纪50年代初,多次与晋剧界 “丁(果仙)、牛(桂英)、郭(风英)、冀(萍)”等知名度很高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