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许斐成 [公元1905年-1975年]

  • 许斐成(1905~1975),河源县船塘铁坑人。192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民国期间曾任惠州府属十县市律师,河源县第一届参议员,河源旅惠同乡会理事长,是河源县有名望的开明律师。解放前夕到香港,后定居台湾台北市。1975年9月,于台北病故(原载《河源县志》第1151页)。船塘镇 船塘镇地处...[详细]

温虎干 [公元1910年-1975年]

  • 温虎干(1910-1975年),祖籍陆丰县碣北角溪村。民国19年(1930年)因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了马来亚,开垦荒山建造胶园。后成为颇具名望的实业家。他热心当地公益事业,大力推动各项公益活动,深受社会赞誉。1950年起,被侨胞推选为马六甲惠州会馆副主席,蝉联三届,1960年后任惠州会馆主席,汛...[详细]

王祥生 [公元1909年-1975年]

  • 王祥生(1909~1975) 曾用名祥僧,商州人。民国9年(1920)前于本地小学读书,后参加国民军。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七旅三团见习官,商县国民兵团团总,区大队长,陕鄂边区游击队营长,陕西保安独立大队中队长,中安五团大队长,西荆公路警备司令部参谋,黑龙口镇长等职。 在内战时期,王任军...[详细]

田颂尧 [公元1888年-1975年]

  • 田颂尧(1888—1975),四川简阳县龙泉驿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上将。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参加苏浙学生军,任军事部部长兼营长。之后,田颂尧加入川军,曾先后担任川军第4师参谋、川军第2师清乡独立支队长、川军第3支队支队长,川军第1军2师骑兵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等职。19...[详细]

田家 [公元1917年-1975年]

  • 田家 (1917~1975) 笔名白嘉、白丁。湖南湘西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晋绥文联《西北文艺》执行编委,晋绥文联文协秘书,晋绥边区朔县教育科长。1949年后历任西北艺术学院院委、文学系主任及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务处副主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主任,北京市文联秘书长...[详细]

唐守治 [公元1907年-1975年]

  • 唐守治 (1907-1975)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台湾“-”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芝山区)人,1907年出生。自幼读书,零陵县立中学毕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二十二师,任少尉排长。随军北伐,参加过保卫南京的...[详细]

苏卧农 [公元1901年-1975年]

  • 苏卧农(1901~1975),原名苏文,祖籍番禺县石井乡鸦岗古料村(今白云区石井镇),后迁居今花地街花地村。苏卧农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10岁时才开始在花地罗建侯私塾读书,11岁便在家中随张步云老师读书并习字绘画。民国4年(1915),芳村花地遭受大水灾,苏卧农-停学在家帮助其父栽...[详细]

苏君谦 [公元1910年-1975年]

  • 苏君谦(1910--1975),澄海县澄城镇信宁村人。青年时代赴泰,曾任泰国潮州会馆第五届至第十九届主席。 君谦深具爱国思想。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推销救国公债。每逢7月7日素食,以示莫忘国内苦难同胞。任潮州会馆第五届主席时,正当国家灾荒严重,遂与郑午楼等领导组织“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详细]

司徒朝 [公元1888年-1975年]

  • 司徒朝(1888~1975),广东开平县人。自幼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光绪二十六年(1900)到美国投靠做劳工的大哥,在洗衣馆做零活,后得当地一位小学校长帮助半工半读。他聪明好学,两年时间掌握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四年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纽约些路乔士大学,毕业后在些路乔士市立医院等医院任医师。民国9...[详细]

欧钊 [公元1912年-1975年]

  • 欧钊(1912~1975),人称金鱼钊,原籍广东顺德县陈村,世居广州西关和坚里(今龙安里)。13岁开始学玉雕,其师傅林鸿光是当时玉器行业的大师,因出产花鸟、狮子等工艺品而驰誉同行。欧钊学艺专心、刻苦,学师4年,颇受器重。40年代,玉器行业能造立体玉雕的人不多,为雕凿出逼真的玉石金鱼,他购买真金鱼...[详细]

吕玉郎 [公元1919年-1975年]

  • 吕玉郎(1919~1975),原名吕庭镜,广东鹤山县人,小时在上九甫鹤山公会读书,居住西关宝源中约。从小爱好唱粤曲,拜粤剧名丑王中王为师,在“大罗天”剧团任二帮小生。广州沦陷后,到香港加入“觉先声”剧团。香港沦陷时到罗定县加入“大中华”剧团任文武生,与花旦王上海妹、丑生王半日安合作,称“三王班”...[详细]

李子亮 [公元1906年-1975年]

  • 李子亮(1906-1975)字翰明,号明生,全安镇章禾洞村人。其祖父信仰基督教,父李舒碧是基督教牧师,在曲江(今韶关)传教。子亮幼随父,6岁入韶关教会学校,16岁中学毕业。1925年,在上海“五卅”惨案和广州省港大-的影响,痛感中国人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杀害,激发民族自尊心,投笔从戎,考入广州黄...[详细]

刘述庭 [公元1891年-1975年]

  • 刘述庭(1891~1975) 刘绍先,字述庭,以字行,本县城关人,清光绪十七年生。宣统二年,考入陕西三秦公学。民国3年(1914)毕业返县,任县立乙种农业学校教员、校长,开展科学养蚕实验。10年,赴北平入平民大学攻读政法。14年,述庭去武汉,参加董必武主持的“劳 动讲习所”。18年,...[详细]

刘成章 [公元1911年-1975年]

  • 刘成章(1911.5~1975.12),河源县叶潭双下村人。1928年3月参加蓝能乡农会小组,1936年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12月,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1939年1月,经中共地下党领导人黄若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能溪乡抗先队队长、党小组长、支部书记、区委书记,1940年4月任...[详细]

李国藩 [公元1892年-1975年]

  • 李国藩 (1892~1975)字翰频,本县西岔河乡张大夫沟口人。自幼随父李廷元学中医,并拜王崇泰、张福寿为师。行医于宁陕、洋县、佛坪等地。如有请其治病者,不论晴天雨天,白天黑夜,不惧山高路远,即刻前往;不收诊费、谢礼。精于脉诀,尤擅长妇科、小儿科和小儿推拿。民国31年(1942),陈家坝乡孔家...[详细]

李富春 [公元1900年-1975年]

  • 李富春(1900—197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 湖南省长沙人,1900年5月22日出生于长沙三兴街40号。1914年入长郡中学读书。1918年毕业后就读于河北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一边学习,一边在哈佛尔塞勒得铁工厂做工,还...[详细]

梁维平 [公元1904年-1975年]

  • 梁维平(1904—1975),又名梁惠蓉,新兴县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梁因家道贫寒而无法上学,年仅9岁便跟人学织席、做炮竹。贫穷和灾难伴随着她度过自己的童年。15岁时,与邻村在香港做工的甘卓棠(中共党员、六大代表、六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成亲。1923年4月,他随夫到了香港,先后在布...[详细]

雷瑞林 [公元1910年-1975年]

  • 雷瑞林( 1910~1975),广东台山人。 雷青年时期,曾是空军驾驶员。民国20年(1931年),雷离开空军考入中央大学体育系,于民国24年毕业。雷曾参加过民国时期的全国运动会。 民国28年(1939年),雷到四川省省立体专任教,并提升为副教授。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广东在文理学院...[详细]

孔振林 [公元1915年-1975年]

  • 孔振林 (1915~1975年),男,宾亨镇山根村人。文化程度私塾五年,12岁跟随农军参加革命。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参与华侨会宁同乡服务团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1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1942年冬,任中共罗汶支部书记。但因形势险峻,罗汶支部-停止活动,党员疏...[详细]

焦菊隐 [公元1905年-1975年]

  • 焦菊隐(1905-1975),中国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原名承志,笔名居颖、居尹、亮俦,艺名菊影,后自改为菊隐。1905年12月11日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焦家祖上曾经显赫一时,其高祖焦有霖在清道光年间做过都御史,曾祖焦祐瀛,是咸丰时期的军机大臣、御史,咸丰临终时委以重...[详细]